分节阅读 269(2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95 字 2023-09-30

gu903();环视着眼前的众人,李子诚的声音微微高扬

“可说这么说在文明的起源中,挑战与应战的交互作用乃是于其他因素的一个因素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降一场又一场的侵略战争,一次又一次加深了我们中国的民族危机,也一次又一次地让中国人思索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而这场战争洗礼,让中国这个被国人所感叹的“一盘散沙”的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终成为民族的生可以说”

话声稍顿,李子诚有不无激情的声音说道

“这一天是我们中国诞生的日子,多这一天起,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地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而我”

看着眼前的朋友们,李子诚笑了,笑的很是灿烂

“而我个人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个人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笑着,李子诚的心里在笑着,他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再过几天,一定会传出去,不需要自己主动的宣传,自己的这些朋友们会帮自己传播出去,到那时这个国家的所有的人都会赞叹着自己李子诚的胸怀

而现在,名声与声望将是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掌握了这个武器,袁世凯也好,其它人也罢,他们就不能动自己寸毫

“是啊,在这一切的面前,你个人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去了京城,要面对的是袁世凯是袁项城,你以为他”

尽管赞同李子诚的言语,但是章炳麟仍旧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不过是他的幻想罢了,因为他面对的是袁世凯

“他是中华民国大总统”

打断章炳麟的话,李子诚用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

“他会以国事为重,我本人同样会以国事为重”

国事为重,当然,当然会以国事为重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此次我往京城,大总统必将留我于京中任职,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希望能够在这个大时代中,为这个国家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不解,所有人都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李子诚,甚至就连穆藕初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央

迎着众人的不解,李子诚在心下轻叹一声,有些话还是说出来的好,为了自己,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团体,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去京城的用意,是为了这个团体,而不是所谓的“待人以致诚”,在自己人面前可以伪装,但有时面要放弃伪装

“现在陇海已显其形,剩下的,就是以线带面,促进全国发展,这意味着,若是我想主导中国的发展,就必须要去中央,只有站在高的位置,我才能去掌握这一切去控制这一切,如此,才能利用这一千载难逢之机,充分发展自己”

第一次,李子诚在外人的面前展露出自己的野心,去北京、进中央,进而掌控全国,这将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一但迈开这一步,也许,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都将为之改变,也正是在产生这种意味之后,李子诚才真正有一种未来尽在掌握的感觉,第一次有了那种把握未来的安全感

“经略使,你的意思是”

原本在众人劝说时,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陈陶遗反倒第一个品味出了经略使话里的意思来,他话里的意思非常简单,他不是去京城“送死”,而是去京中“夺权”

“夺权”

这个倒是众人松了一口气,经略使是去夺权,而不是去交权,这意味着至少事情并没有他们一开始想象的“作茧自缚”那么简单

“我的意思嘛”

笑着,李子诚端起茶杯不再言语,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穆藕初、章炳麟、陈陶遗他们几人,有些话并不需要讲得太过通透

“如果我带头向中央交出权力,那么,全国其它省,也必然将交出权力,这是一个根本前提,这意味着,中央集权必将重现于中国,而随着中央集权的出现,中央的权力势必做大,身处中央方能着眼全国发展啊”

“经略使,你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了”

可以说,在经略使公署中,对袁世凯有好感的人并不多,可以说,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曾因袁世凯的缘故,而遭受了一番波折,章炳麟是,陈陶遗同样也是

“一但你前往中央,交出军权之后,咱们的大总统,又岂会迫使他人交出权力他人又岂会心甘情愿交出权力”

“他人是否心甘情愿交出权力,那就是袁世凯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带头去做,咱们的这位大总统,或许别的他不想,收权之事,他比谁都想,咱们要做的,就是支持他,至于将来嘛”

端起茶杯,李子诚细味着杯中的铁观音

袁世凯的阳谋看似无懈可击,看似可以让自己就范,若是不就范就自毁其名,可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其它人,都看不到未来,他们看不到,并不代表自己看不到,自己可以看到未来,自己知道未来的走向,同样也知道那些人的未来,尤其是袁世凯的未来

现在的袁世凯是中国的主心骨,后年,在这个主心骨消失之后,整个中国就陷入了“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阀混战之中,而现在,自己去中央,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