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8(2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75 字 2023-09-30

“这个国家一直在变化着,大方向是朝着好的一面,小方向同样也朝着不好的一面不过,就像之前我曾对你说过的那样,这个国家大有希望”

说罢,黄远生笑了出来,笑容的很是灿烂,这是胜利者的微笑

“我们去为那些人拍照片”

黄远生手指着远处那长长的队列说道

一万一千六百五十四名日军官兵,其中包括第二军参谋长明石元二郎在内的6名高级将领,穿着破旧的军装,在接近摄氏零度的寒风下,一步一拐地朝着位的战俘营走去

这一天是民国三年11月7日,此时,从北方吹来的寒风,把这一带先前被炮火惊扰的大地带到久违的和平与安宁之中

站在一条不见首尾的战俘队伍的一侧,徐树铮检视着第一军在这里的最后工作

他知道,此时,另一个战场正在等待着他,他不会像外界推测的那样,将在山东配合江苏陆军向日军发起反攻,事实上,山东的大反攻已经不复存在了,日本特使已经到达了京城,在英法美三国公使的介入下,最多到明天,就要实施全线停火,战争结束了

可另一个战场,却即将上演一场的战争,一场事关第一军未来的战争,他要去主导那场战争,作为那个战场的主角,为第一军、为老总,同样也是为他自己争取一个全的未来

出兵欧罗巴

想着近日报纸经常看到的闻,徐树铮的眉头微微跳动着,他能够清楚的看到出兵欧罗巴背后的阴谋,他在这里也曾实施过,正是通过战场的洗礼,他得到了第一军,先前,他发出的布告,最迟明天早晨就是通行全国报纸

到那时,全中国都知道中央陆军有一个“徐树铮率领的第一军”而不是“暂编第一军”,仅只去掉两字,却造成了一个即成事实,大总统如果意欲裁撤第一军的话,就会落个“鸟尽弓藏”的骂名,大总统不会那么做

但是“出兵欧罗巴”却不是一件能轻松推脱的事情,要想办法啊

“李致远,这次要和李致远一同克难了”

徐树铮在心里如此思讨着,同时考量着在抵制出兵欧罗巴事宜上的盟友,但他却知道,只要李子诚强烈反对,再加上陆军部从中推波助澜,大总统欲借欧洲战事收回兵权的想法,恐怕也就汤了

“不但要拿下第一军,我还要”

只有少数的几个人会在这个胜利的时刻去思索着政治上的角斗,去思索着个人的利益得失,对于多的人来说,他们只是单纯的享受着这难得的胜利之喜

望着眼前的那些排成队,朝着大陆腹地走去的日本官兵,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头功,被报社称为“中央陆军第一将”的吴佩孚同样在心里感叹到世事的无常,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像一只巨手,瞬间扭转了整个亚洲的局势

三个月前,面对日本,中国只有妥协退让之势,而现在,就此时,他却是以一个胜利者的身份,亲眼目睹到上万名日军成为人的俘虏

“看看,这些日本兵,即便战败依然昂首挺胸,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军队啊不因被俘而夺其志”

吴佩孚用充满敬意地看着眼前这些只有二十多岁的日本军人,他们的军装如今已是残旧不堪,有很多人还负了伤,需要战友搀扶着走路,但呼啸的北风掩不住他们整齐的步伐声他们保持着军人最后的尊严,他们是战败而降

他们只选择堂堂正正、一派从容地退出这个战场,他们一直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如果换成西洋人的军队,也许在他们上岸的那一刻,他们就会选择投降,这就是东方精神,东方军人的尊严

想到这里,吴佩孚脸上的笑容变得浓了,他为自己能打赢这场战役而心生自豪之情他相信未来的军事教材里一定会记下这么一次伟大的胜利,同样也会记住这场是战役,是他,是他和他的部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浮现出自己的部队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两个曾被俘虏的士兵,想到这里,吴佩孚心头笼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虽说他们是力竭后被俘,但是多少的,在他看来,这总显得有些不太光彩,为这场堪称完美的战役,添加了一些阴影

但是很快,这层淡淡阴影就被一股无名的激动挤得无影无踪了他永远记得这两天,记住他下令发起向敌纵深进攻的命令的那一瞬间被寒冷和饥饿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日本陆军就像一排堆砌在一起的积木,一下就被潮水般的攻势冲垮了

他们甚至没有反击的余地,面对潮水般的攻势,他们能做的只是苦苦支撑,仅此而已

想着想着,想着那些士兵们拼命前进的一幕,想着他们累到力竭的一幕,一种难以抑制的铁骨柔情流遍全身,最后冲到了眼眶这一个多月来,他几乎是和最普通的战士一起度过的每一天,他清楚的知道,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一个个所谓的“名将”造成的,倒不如说是一个个英勇的士兵造就的

这时一个通信兵跑报告:

“报告吴旅长,司令请您过去”

“我去一下”

吴佩孚在离开的时候,有意地拍了拍身旁一个士兵的肩膀,然后说了一声

“辛苦了兄弟”

辛苦了

每一个人都辛苦了

在吴佩孚转身离去的时候,上万名日军组成的战俘队伍还在黑洞洞的枪口前流动,在卷着雪花的北风中流过,此时这一幕,似乎是在那昭示者着一个历史的结束与另一个历史的开始

在朝着司令所在的位置走去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