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这篇文章该如何写”
“我正是为这个而来的”
袁克定便不无得意地说,
“我昨天突然想到了一个好方式,这篇文章采用枚乘体如何”
“你是说用答客问的形式来写”
“正是的”
面上尽是得意之色的袁克定放下杯子说道
“近来报上登的那些谈论国是的文章都是死死板板的,从开篇到结尾议论发到底,一副铁着脸皮硬着喉咙教训人的姿态让人见了生厌,读来乏味昨天偶读枚乘七发,顿觉兴味大增我想,皙子就是今日的枚乘,也来做一篇七发我做客,提问你做主,回答一问一答,把这个嗯,欲求稳定而不可得的民国的大道理通俗地说透彻,如何”
“太好了”
原本还在寻思着如何下笔的杨度兴奋得神采飞扬,露出枚乘式文人的本性来,
“就开始,就开始,提哪几个问题,你想好了吗”
杨度忙提起笔来,正要写,又放下:
“芸台,你干脆坐到我对面来”
“行”
第一次展现自身之才的袁克定高兴得一时忘记了大公子的尊严,自个儿端起椅子坐到杨度的对面
“我想好了几个问题,都是大家所关心的没有提到的,你再补充”
这几天,他可是没少拜读因那篇“大总统与日公使会面实录”引发的各报评论文章,所以心里也存着一些问题
“好,你说”
杨度重提起毛笔
袁克定将思路略为梳理下,摇头晃脑地说:
“我先这样问皙子先生,民国成立迄今三年,赖大总统之力,削平内乱,千侮,国已安定,民已苏息,自兹以往整理内政,十年二十年,中国或可以谋富强,与列强并立于世界吗你就说:不然若国家不思改弦张,则富强无望我再问:何以故你再答:此乃中国当今之弊也,我便惊问:何以如此然后,你就将李子诚的兵威抖出来,大谈强势军阀为何会使中国富强无望的道理怎么样,枚乘老先生”
“真有你的”
听袁克定这么一说,杨度便大喜道,
“我就这样回答你:民国三年的中国,过四亿的人口、数以百计的政党、数以十计的督军,无一不是社会不稳定的渊薮今日人意挑拨离间行卫国之举李经略使于先,他日势必将引其它督军,初时诸人以赤诚之心于国无虑,然后久之必生间隙间隙一生,绝非中国之幸,若矛盾激烈,必将引起国局动乱国家一乱,富从何来故中国富强无望”
虽说只是初言,但袁克定却拍掌叫起好来
“答得好我又问:那么如何时才能富强有望吗”
想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度又想到如何能把一些大道理通俗易懂的传达给看报之人
“中国之地上下一心、团结如一之时方能富强有望”
这几句话说到袁克定的心窝里去了,他霍然站起说:
“暂子,这篇文章就这样写,我也不再提问了,下面由你自个儿提自个儿答五天以后我来取我相信你这篇文章必定会是一支百万雄师,若是文刀得成我一定为你在大总统面前请功”
说完兴高采烈地离开了槐安胡同
袁克定走后,杨度开始正式写作他精神亢奋,思路泉涌那一肚子学问,如同决堤的河水一样滔滔不绝地宣泄在纸笔之间他把与袁克定的对答的几个问题加以拓宽掘深,以奔放而又严谨的文字将它们固定下来然后再来几个一问一答指出今日中国的困局,而每一笔都可谓是意有所指,矛有所对
所指者,为江苏,所对者为李致远
在文章中,他当然不忘极力吹捧李致远的爱国之心,当然却又不忘着重提出日置益于大总统面前挑拨之词,于国无利,又吹捧大总统、李经略使应以国事计,去其间隙以为合作,如此,方为中国之大幸,而所谓的合作,自然又是一番说话
作为一个政治家,诚实最为重要欺骗最为不道德而看着这满篇的文章,杨度仿佛觉得自己是古往今来最诚实的政治家他十分得意地挥笔完成了全文,然后痛饮半瓶威士忌,陶醉在自我设计的“政治家”的梦境之中
梦醒了
恰是一声惊雷把那还没做完的梦给惊醒了,看着报纸那篇欲求稳定而不可得的民国,再联系到最近几天的收到的那几份电报,一阵无力感从李子诚的心底生出
“为中国之稳定、中国之富强,于战兵,君当请中央裁撤军队,如此,方能维持中国之稳定,促进中国之富强”
瞧着那一份份通电,瞬间,李子诚茫然了,这是什么事啊仗还没打完,就有人通电要求自己裁军,似乎一天不裁军,自己便是民国的朱全忠,就是居心叵测之人
“瞧瞧,瞧瞧这报纸上说的是什么,什么大总统应以大度待人,绝不可为日人蛊惑,对苏省生出防范之心,什么李经略使应以裁军而自白天下,他娘的,放屁”
非常难得的在穆湘进来时,李子诚骂了一句脏话,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为了这个国家,自己付出了不少,可他们是怎么对自己的,这鸟未尽就有人寻思着先藏弓了
“鸟尽弓藏,现如今这鸟未尽就有人寻思着先藏弓了,我招谁惹谁了,江苏陆军的牺牲他们没看到吗一句话,让我以国事为重,自证清白,清白,有这个证法的吗我说不会开以武论是非之河,就断不会起这个头,我李子诚待人以诚,交之以心,他们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他们怎么不去看看那些个把军队当成私军的将军、督军,不去看看袁世凯他娘的,现在到好了,都盯到我这了,当真是以为,老子的枪是摆设是不是”
怒及了,李子诚心底的那几分脾气也给激了起来,虽说没想到要别人对自己感恩戴德,可想到自己一番辛苦,竟然落得这个下场,如何不让人气恼
前脚进办公室,后脚便听着他这一番牢骚的穆湘一笑
gu903();“还真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