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 / 2)

新纪元1912 无语的命运 2223 字 2023-09-30

无意间闯进了李子诚的视线中。

“1911”

看着那日历,李子诚这时才算想起来那些水手们有些怪异的着装,一开始自己还以为这是难道说看着那日历李子诚几乎觉得内心在颤抖着,天知道,这这不是愚人节吧

1911年

怎么可能,不可能这一定是玩笑,没准他们刚过愚人节,没准眼前的这位托马斯船长或者船上的水手有人在搞什么恶做剧,没准可他们的衣服,想着那些只存在于历史照片中的服装,一时间李子诚不知道自己是应该相信,或是是

“托托马斯船长,请请问现在是几月几号”

在问出这个问题时,李子诚感觉自己的心脏似乎都提出嗓子眼里,可究竟是恐惧还是期待亦或者说是

“看我”

李子诚的话,让托马斯恍然大悟似乎的自说一句,有过同样经历的他又岂会不知道,离开荒岛之后,任何人最希望知道的恐怕就是最准确的时间了。

“现在是1911年1o月4日”

什么

1911年1o月4日

听着这话,李子诚只觉背脊一凉,差点没冒出冷汗来。

现在,一切都可以解释了,解释了为什么会有这艘破旧的货船,为什么船上会有那么多的船员,为什么可为什么,自己会身在1911年,自己分明是身在

满是无奈的苦笑在李子诚的脸上浮现出来,而托马斯李船长似乎体贴入微的关怀道。

“李,放心吧,无论你离开家人多长时间,只要你回到他们的身边”

可可我能活到那时候吗自己要到一百年后才能见到他们啊

惊讶、冷静,再到后来端着酒似无奈的喝口酒,短暂的神情变化看在托马斯眼里,立即让他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东方人和其它人的不同,即没有欣喜若狂、也没有失魂落魄,面对灾难和获救表现的如此冷静,曾有遭同样的亲身经历的托马斯隐约觉得眼前的这个东方人或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船员,至少他的未来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船员。

现在这个中国人已经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是船员吗再一次仔细打量了一下,他身上有衣服虽说看起来有些破损,可却很干净而且做工很精致,脚上的皮鞋除去些许海沙外,看起来似乎也很干净,一个人流落荒岛还能注意着这些细节,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船员。

有过亲身经历的托马斯知道,面对这种情况即便是一名船长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心生绝望之意,只需要几个月就会从一个文明人变成“野蛮人”,而眼前的这个人显然和大多数人不同。

端着酒杯垂头沉思的李子诚并不知道船长在想什么,什么衣服、什么皮鞋,在飞机上的行李箱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衣服,唯一需要的就是找一些合身的罢了。

1911年

一口将杯中的酒喝完,心叹一声,李子诚有脸上露出些许喜色。

“即来之则安之吧”

“要再来一杯吗”

见他喝完那杯酒后,托马斯拿起酒瓶问了句,这个年青人有点意思

第004章两条街间浮想今天三更

今天三更了,呒呼新书艰难啊求收藏,求推荐请各位大大放心,这会书不会虐主不会纠结,有的只有一个人和一群人抛开一切,追求一个梦想的故事

唐人街,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他们的“避难所”,但即便是在这里中国人仍在继续受苦受难。在这里,他们同样会遭到石块的袭击,蔬菜车会被掀翻,辫子有时候仍然被人揪扯。

对于很多中国移民来说,他们一生就生活、居住在唐人街那几个拥挤、狭小的街区里,从不越雷池一步到白人的世界里去。就是在唐人街,华人移民们在特殊的环境下,用特殊的心理状态酝酿了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可以说。唐人街就是他们在美国建造的又一个家乡。唯有在那里,他们才可以抬起头大声说话、谈笑,唯有在这里,他们才会稍微感到一点自在、自由和自信。

这就是唐人街

行走在唐人街间,李子诚看着周围那些正在剪去辫子,或是在店门外插上五色国旗的同胞们,看着那些穿着长袍马褂却在外面罩着一件西装的同胞,他们就是自己的同胞啊

偶尔看到街边店铺上悬挂的孙中山等人的照片,李子诚不禁暗叹着自己来的时机不对,如果再早一天的话,没准自己还能碰到武昌起义后从丹佛来到纽约的孙中山等人,指不定还能和这位国父有上一面之缘,或许

想到自己竟然和他只是半天之差,李子诚不禁有些懊恼,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在杰克森威尔逊港耽误了时间,或许自己真能见到那位国父,要知道自己来到纽约中央车站的时候,他不过是刚从码头登上前往伦敦的邮轮。

“人家现在正在伦敦”

“少爷,要不要找辆马车”

就在心下思量着的时候,身旁传来一个声音,一直跟在李子诚身旁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恭敬的说道。

“阿四,你去找辆马车吧”

从唐人街到华尔待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更何况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路该怎么走。

“是,少爷”

话音一落,阿四便飞似的朝街口跑去,看着那穿着灰西装头戴鸭舌帽,在人群中穿行的阿四,李子诚忍不住笑了笑。

一个星期前,在托马斯李船长的帮助下,自己终于摆脱了“保释”,得已离开佛罗里达乘火车来到了纽约,在纽约唐人街的中华会馆内,碰到了的阿四这个从国内偷渡到美国,原本想和父亲团聚,结果父亲却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病死的少年,举目无亲的他一直在唐人街做着帮工,而同样举目无亲的自己,同样需要一个熟悉纽约的跟班,一切几乎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分钟功夫,阿四便带着一辆同样由华人赶着的西式硬篷马车停在路边。

“少爷马车到了。”

点点头在钻进车厢的同时,李子诚冲着阿四吩咐一句。

“去华尔街”

马车缓缓的行走在曼哈顿的街头,看着车外那狭窄的街道上交错的马车、汽车,望着那些穿着大衣、戴着礼帽的路人。

“这里就是1911年的曼哈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