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2 / 2)

望珠自从陷在后宫中,便也听康明王的嘱咐,躲在那座僻远的殿里,刻意低调。她虽然是个异族人,又不识字,却了解丈夫平时就敢直言,早就惹了皇上,自己在这宫中也是皇上扣押的人质,随时就会冒出凶险来,何况自己还带着庆回。因此她平时居于以前某位太妃住过的一座殿里,没有事很少出来。庆回每日去前朝上课,望珠也天天嘱咐他不要和皇子哥哥们争执,凡事退让。皇上也发现自己虽然扣留了望珠和庆回,却留下个大麻烦,若是她们母子稍微出一点事,自己这个皇上就略尴尬了。他格外告诉刘成和吴月清,要关照好望珠母子,吃的东西也由皇上特许,从给皇上每日准备的食材里,直接拿出一份在皇上自己的御膳房做了端给母子俩吃。

第三三七章他乡遇故知

“哼朕这倒是拿他们当祖宗供着了早知道真不应该留在皇宫里。他康明王不是和舅舅好么,就应该放到孟公府,省了朕多少差事”

望珠也并不用任何皇后或其他妃嫔赏赐,或者皇亲国戚贡给皇上的食品,甚至辅国夫人应秀灵偶尔被孟定国委托进宫看望珠,总要给母子二人带些美食,望珠也在应秀灵走后,全部送给其他宫里,或者赏给宫女。而皇上也默许她这样做,这倒是两人不约而同心照不宣了。

望珠本质只是个踏实耐劳,做粗活的大夏女子,除了眉眼长得还不错外,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更不是聪明机智的女子,她只是在被各派不势力断劫持、扣押与争夺的过程中,本能地生出了防备之心。

这一日,洛丽又来看她,她已经换上国朝装束,也很喜欢国朝各种精致富丽的化妆品,但浓黑的眉毛和漆黑的眼睛,长而卷的睫毛,妩媚艳丽,仍然一看就是外族人。她笑眯眯地对望珠道:“看,我给姐姐带什么来了”

望珠有点惊讶,想着洛丽是从大夏来,或许是从大夏带来了什么家乡的东西

洛丽往旁边轻盈地一闪,洛丽的宫女若兰端着个红漆描金托盘走上前。托盘上竟是一件轻滑柔软的长袍,洛丽笑着指着长袍对洛丽道:“衣”然后用大夏话又翻译了一遍。望珠也指指自己身上的衣服,瞪大了眼睛:“衣”

洛丽笑着说:“对”

她又从托盘上拿起和长袍质地完全一样的一块布,指着道:“布”

望珠从自己正在做的针线台上,也拿起一块布:“布”

洛丽点点头,咯咯笑起来。

庆回正好散学回来,一看到洛丽在,急忙上前,用不纯正却很流利的中原话道:“见过丽娘娘。”洛丽看到庆回,将他拉起来。庆回又对娘行礼,规规矩矩地道:“见过王娘。”

洛丽大笑起来:“到了国朝,全被弄得刻板得像木头”

望珠也噗地笑了,洛丽又拿起那件长袍:“庆回,这个用中原话怎么说”

庆回马上流利地答道:“长袍”

望珠一听变成两个字,又露出疑惑的样子。

洛丽道:“中原话,很复杂的”

望珠明白了,也笑起来。她是个淳朴而老实的异族女子,对这些复杂的东西也搞不明白,单纯觉得这袍子精美极了。洛丽告诉她,这个袍子是送给她的,那些布留着等娃娃出来再给娃娃做衣服。

望珠很开心,用大夏话和洛丽聊起天来,两个人好像又回到了塞北,那熟悉的家乡和遍地的牛羊。

皇上靠在榻上,吴月清给皇上送上茶,镶金丝边薄胎白瓷杯里,清碧的茶叶舒展开叶子,茶香袅袅地飘出来。皇上微翘一下下巴,吴月清无声地退了出去。

“隆琪到西陲之后,有没有奏报过来”

李忠义看看周围,殿内已经只有他和皇上两人:“之前在路上,还有几封过来,都回过皇上了。但到了西陲,两封奏报接连过来,直接都扣在孟大人手里。”

皇上闭上眼:“舅舅不听我的,让隆琪带走了一半禁军,还有京郊驻守的部队。这些人,是孟定国的嫡系。国丈没有远见,当年还想带走所有的西陲守军到江南,舅舅自然不可能答应。留下一部分军队,既是不让国丈坐大,也是牵制康明王。”

李忠义道:“还是孟大人威胁更大一些,他是想听皇上就听听,不想听就不听。各地的奏报,想给皇上看就给看看,不想给连说都不说一声。”

皇上看一眼李忠义,眉头皱得紧紧的:“你呢让你在禁军,禁军也不听你的。到了兵部,兵部的消息也拿不来。”

李忠义赶紧跪到地上,不无委屈地说:“皇上,微臣该死。但孟大人实在太过强势,好多事情微臣也无能为力呀。”

皇上:“这些年,争来闹去,也不知在做个什么。朕这个皇上,倒是头十年当得比较安逸。”

头十年自然是皇上十岁到二十岁的时候,孟定国和太皇太后一内一外,把持朝局,皇上每天只是读书习武政论,太皇太后逼他每日习学逼得也很紧。当然皇上年纪渐长,随即就不满大权旁落,开始想将权力收回了。

李忠义忙又说:“皇上,您要解掉应正云的职,那孟大人能答应”

皇上淡淡地:“对舅舅来说,应少言岂不是比应正云好摆弄我早就知道舅舅没反对这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