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战争大抽血(1 / 2)

水浒大宋 树者 1270 字 2023-09-28

在金国全线崩溃的情势下,中huáguo各部兵马都打乱了,整个战场成了一锅乱粥。\

种师道和贵武忙是四面八方地派出哨骑,勒令先锋部队停止进攻,就地驻扎安抚辽地百姓和抓捕流散的敌人士兵,等待后援兵力。

到十月底的时候,从西京道和中京道送回来的战俘已是突破十二万人,一部分辽人百姓逃入中原关内,一部分被安抚在汉人占领的较大的城池中,散落在乡野的百姓不计其数。

朝廷的粮草dànyào一批又一批地涌入西京和中京道,海路上的商船成群结队地运送物资过去。大部分粮食是用来给辽人百姓吊命吃的。

盖因金军逃走时,把各地粮草席卷一空,留下数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对这个情况,中huáguo朝廷早有准备,这太正常了。

当然,中huáguo救济辽人百姓也不算白救济的,均是安排把田地平整成连片状为以后涌入北地的农场主们做准备,另外则是组织人修建海津港{天津港}和从关内进入关外的几条主要道路,把官道修成国道的规模。

对这群辽人百姓,朝廷只满足一天三顿饱饭,给三元钱每月的工资,必须服役五年,才能重新分配土地。

饭都吃不上了,辽人百姓还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再说还有工钱拿,日子也算过得去。

开发东北重工业带是朝廷第二期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趁着战争把土地和人口重新分配的阻力几乎是没有的。

所有散田土地按照地形组成一片片连起来的整田,在几个大城池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构筑清一色的砖石房,按照后世两层楼的样式把人口集中在城市中强行推动城市化。

现在国内到处都在推行城市化建设,为什么归根结底是人口集中后比较好管理,无论是经济政策的施行还是军事管理,都非常靠谱。

把散户农耕整合进城市中进入工厂里劳动,土地一下子就腾空出来了。朝廷可以借此发展优势更大的农场主经济,或者把贫瘠土地租给商人们开工厂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相比起西京和中京道,中huáguo国内这般整合土地反而是有点缓慢,得照顾民情。但在辽地,可就不管那么多了,采用军管制度强行推动政策的落实。

按照辽地人口八百多万人的数量,五个工业带绝对就能吃下这片土地,把这八百多万人整合进三十到四十个大城市中,先行开展为期6年{到第二期五年计划结束}的军管制度。

商人们就像闻着血腥味儿的鲨鱼一样蜂拥而去,这个时候不去抢占先机,过几年黄花菜都凉了。

现在辽地到处是只求一口饱饭吃就可以替人干活的百姓,开什么行当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所需要的只是先期投入罢了。有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前线,朝廷通常都是采取就近购买原则,足以养活工厂啦。

由于平添出数百万属于饥荒中的人口,中huáguo的粮价节节攀升,涨到了惊人的两分钱每斤,东南沿海一带成百上千的商船沿海北上,粮商们也是疯了。

依照目前局势看,朝廷定然不会只满足于西京道和中京道的,还有上京道和东京道的一大批土地和辽人百姓呢,粮价在未来一两年内绝无跌下来的可能性。

所以当朝廷初步统筹好中京道和西京道的土地后,报名去北地当农场主的百姓多不胜数,农政总署和工建总署、商务总署忙的昏天暗地,连着加班,哪里还有休息时间了。

gu903();什么是战争红利,这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