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大整改(1 / 2)

水浒大宋 树者 1092 字 2023-09-28

年后开朝。

如今的皇帝陛下不喜玩古人那一套,弄什么天天上朝的把戏,大臣们也轻松许多,平时都在自己的官署里办公。

只有陛下批阅札子后传唤某人,抑或是六天一次的朝会,内阁大臣们才会聚集在议事厅中汇报一项项公务。

皇上的旨意通过秘书署传达到各个官署,各个官署也通过秘书署把公务上传,然而偏偏秘书署的不属内阁成员,权利被一层层分的很细。

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大多官署的副职官员都是有着秘书这个角色的职责,也知道陛下似乎有意把这个部门当做人才储备来培养。

就如首相和外交大臣的关系一样,皇上不止一次说过首相必须要懂外交的话语,暗示日后的首相选拔会优先从朝公署里挑。

年前,许多政策虽然颁发下去,但有没有落实到位,有些不放心。于是带着秘书们四处突击检查,搞得各处官署手忙脚乱,胆颤心惊。

银务署的货币政策成了第一个被检查的项目。

目前市面上已经在大肆回收铜钱金银碎铤,把金银币和新版一分纸票{含两条银丝}每日每夜地加印制造,没有了宋国的威胁,低面值一分纸票也渐渐得到了百姓们的信任,有了流通好转的迹象。银务署也出台强制措施,禁止民间百姓大额度地兑换一分纸票{超过十元就必须去当地银务分署里兑换},有效地加大了纸票流通率。

在商务总署制定经济政策后,各处作坊都按照人数的规定改名为公司或者集团公司,引进福建和两浙路流行的先进机械扩大生产。

为了进一步刺激内需,银务署配合经济发展降低了储蓄利率,并且开始逐批次地回兑去年的战争债券,发行了一种新的长期国家债券,只不过利率较低。

工建总署的首批次建设四十三处大型国营砖窑和二十一处国营水泥厂的计划也正式落实,主要是在北部和西部建造这些大型国营基建工厂,一方面是改善北地的民生,一方面是加大对边境地带的防御工事建设。

原本单纯的炮楼、碉堡计划进一步完善,以修路为主,修工事为辅,炮楼碉堡之类可以在战争过后改建为驿站或者居住村落,因此工期延长以为长久之计。

商务总署亦是在北地投资,尤其是西北一带大量建造棉花加工厂,鼓励农民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同时计划修建一条从开封府到太原府的有轨马车铁道。

这个铁道建设计划最初的制定目的乃是安排宋国遗留下来的将近十二万禁军的士兵,为了防止这批人搞事,亦然大笔一挥签署了这件工程建设计划,把这十二万人全部划归军部为工程兵种。

为了让这批人安稳下来,整个财政计划都向北地倾斜,预算超过了两千五百多万元,计划耗时两年。但同时也有问题产生,那便是军器监铁产量吃紧。

眼下,南方的冶铁厂既要供应武器装备的制作,又得用于农业器械生产,产能严重不足。

gu903();只得着令商务总署在北地投资一批铁厂,就地取材地用于工建工程,同时拨下一批名额进行招商,鼓励商人开办私营铁厂和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