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东路地广人稀,人口比较集中,栖霞县拥有人口接近十万数,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县,粮草充足。驻防在这里,就是堵住朝廷禁军进入登州的一个大口子。
贵武依葫芦画瓢地招募一批反叛军官,让他们杀掉县令等人当作投名状,联系上军机署的人负责监督,同时从先锋军中抽调一个混编营{2500人左右}前往蓬莱府外援军机署。
军机署在登州谋划两年之久,虽然临时由锦衣卫的头头孙德胜来负责统揽全局,但也就是推门放一把火的事情而已。
在先锋军攻占了阎家口寨休整的时候,军机署早已安插在驻防禁军中的将领们就开始造反,四下呼应,整个蓬莱府乱成一锅粥。
孙德胜一边组织造反事宜,一边努力控制局势,另派人去游说几个立场动摇的指挥使。待得先锋军抽调的混编营穿过岠嵎山,攻打黄县之时,消息已传到了蓬莱府。
这一下,几个立场摇摆不定的指挥使便没了底气,接受义军的收编,免了性命之忧。
这局势便如墙倒众人推,另有两个指挥使只能带兵突围而出,逃奔烟台方向而去。蓬莱府知府改旗易帜,成立了登州官署衙门,配合义军对各地县镇乡村进行宣告和整治。
一时间,整个登州人心惶惶。
三月底,第二批援军按时北上进驻登州,此时登州的清剿行动已经进入了尾声,俘虏抵抗的朝廷禁军、私营军寨的士兵超过一万二千人。如何处理这批人,是一个头疼问题。
把他们留在登州显然不靠谱,朝廷万一发兵来剿,可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派人手盯住他们。而且这一万二千人就是一万二千张嘴,着实消耗粮食。
杀了他们也不可能,这批人大多是山东本地尤其是登州本地人,拖家带口的在这里,杀了他们恐怕要激起民愤,到时好不容易稳下来的局面又得乱起来。
思来想去,贵武决定把这批人分作两部分,从中挑选出“思想比较积极可靠”的人,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甚至是军事急训,以增强对登州的控制力度。
至于另一批表现不是太好的或者“思想顽劣”的人,则统统送回南地去劳动改造,反正南方兴建作坊,大力开发矿山,到处都缺劳动力,不愁没地方给他们干苦役。这样至少也能给这帮人的本地亲属们留个念想,警告他们别搞事。
第二批援军看似只有六千人不多,但实则基本上是从两浙路抽调来的老兵军团,大部分都参加过由拳山、广德军、江宁府、驱逐方腊的战斗,以炮兵和火枪兵为主,对大军整体战斗力的提升以倍数计。
至于战车和盾枪兵的装备也送了一批来,让贵武看情况就地招募士兵,经过短期急训后还是可以当成炮灰来用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