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宋朝廷有何消息”
“据开封传来的消息,童贯、宿元景、高俅等人一力隐瞒南地战败的真相,而怂恿平燕军北调收复燕云。探子回报,开封里平燕军增至十五万,确有粮草调动迹象。”
眉头皱起,这不算一个太好的消息,追问道:“他们的火器列装军队了”
“这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开封府郊外每天都能听到轰隆炮响的禁军训练声,赵家天子还大肆封赏了军器监和童贯一干人,百姓们都在盛传霹雳火神炮的威力。俱打探到的消息,火炮确实有少量列装进了平燕军,不过数量很少,最多不超过一百门,而且打的都是实心弹。炮身还是老法炼出的生铁。”
深吸一口气,重复道:“一百门生铁炮”
孔灯顿了顿,答道:“根据宋器监铁坊里炼出的铁料量来算,肯定超过七十门20口径以上的火炮。至于火枪兵,他们也取名神机营,至少已组织了四个营。”
按宋制,四营就是一千五到两千的兵力。
“果然是家底子厚实啊。”感叹一声,短短时间里,宋朝廷就能追赶武器装备差距,达到了第一代火器的水平。虽然士兵素质跟不上新式火器的运用,但也架不住对方蚁多咬死象的威胁。
北宋末期的确是有研发火炮的成熟条件,有了参照物,朝廷里的能工巧匠比麾下的人才储备可多的太多了,在短时间里研发出第一代生铁料火器很正常。
不过,比朝廷快一步的就是火炮装船的军事改革和坩埚法的应用,只要封锁住沿海一带,他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兵员素质比起宋朝禁军可谓强之甚远。
不管怎样,宋国始终是个比辽人、金人、蒙古人更有威慑力的政权组织,以免夜长梦多,当尽快结束内战、统一汉家才是对策。
宋朝文人阶级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思来想去,觉得和平统一几乎是异想天开,现阶段想获取文人阶级的支持也如镜中水月般不现实。
他起身,站在幅员辽阔的东亚地图前,沉思良久,缓声道:“你即刻前往登州,对辽国南京道展开内部策反,尽量达到以战促和的目的。可以适当放宽些条件,支持耶律淳撤往塞外蒙古高原。”
“那与耶律延禧的关系”
“对付这些塞外民族,分而化之是最好的办法。明里支持耶律延禧,暗里支持耶律淳,可以保证辽国不会东山再起,还可以给金人找些麻烦。”
提及金人,下意识问道:“金国最近有什么动作”
“大动作没有,小动作倒是时而有。自年前击败耶律延禧后,金国东路军大部追击辽国余孽,西路军兵峰压在大同府、古北口、北安州一带。”
看着地图,忽而瞪眼道:“这么说,他们有强取幽云之意”
“那倒不是,探子消息回报,金人大部按兵不动,只放纵少量骑队掠夺百姓和财物。况且,金国与宋国有盟约在先,幽云一带归宋军取。能不能拿回来,还要看童贯的平燕军牙口硬不硬。”
“从前希望不大,如今却是难说了。”踱步沉思,如今的朝廷平燕军装备了数量不少的火器,比己方当然差之甚远,但对阵日落西山的辽军却是胜算大增。
如果让宋朝廷拔了头筹,那北上战略就是完全失败的,那一句“不复幽云不称王”也就成了笑话。
这对于一心想走“正统”取天下的张某人来说,是决不可接受的结果。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