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等青菜,所以多了许多”崔远拿着账本侃侃而谈。
“而且我发现,黄瓜卖的最贵,却是卖的最多的一种”纪纲对生意的观察很仔细。
“角瓜也挺好卖,但是茄子豆角因为有秋天晒干菜,销售虽然也好,却总是没黄瓜多”穆肃也有了许多经验。
“当然,我们的各种蛋类也很好,尤其是这个时候,鸡蛋难得,有大户人家的生孩子,坐月子,一买就是一百个呢”开春最贵的时候,鸡蛋也才五个铜板一枚,如今可倒好,鸡蛋,十个铜板一枚,鸭蛋同样价格,鹅蛋大,要二十个铜板咧
食香阁就喜欢鹅蛋,他们家用鹅蛋炒菜,特别出息
“小大夫,我、我有话说”崔家婶子鼓起勇气举起手,跟个小学生一样。
“崔家婶子,您说”文景辉笑眯眯的也没有不高兴。
“我想说,到了开春,这些苗什么的,是不是能早点栽到地上那样的话,我们就比别人家早些收到菜,大批量的卖一笔”崔家婶子对菜屋的流程不是很清楚,但是觉得菜屋还是太小了,要是有大量的供货,他们还会赚的更多嘛
“这个说的不错”文景辉兴奋地拿了笔开始记载:“咱们可以提前育苗,等别人家才种菜的时候,咱们就把苗种到地里去那样就没了场地限制,可以比别人家早一个月出菜”
那个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出了青菜,照样能高价卖出去
“还有,明年咱们可要大兴土木,给盖个磨坊吧,水磨的那种,省事儿。”纪家舅舅也提了一件事情出来。
“这个也要记下来”文景辉又开始奋笔疾书。
“旌善亭和申明亭。”穆老爷子对自己的工作也很上心。
“这个肯定要建的”文景辉继续记载。
“文先生,我想将家搬到岗子村。”崔远看了看老娘,跟文景辉轻声的申请。
“嗯”文景辉抬头看崔远:“搬到岗子村”
“嗯”崔远点头。
老范突然有些小激动。
文景辉看向了武大:什么情况
武大看了看文景辉,又看向了崔家婶子。
“搬什么搬你爹留下来的房子和田地都在花草村,你搬什么”崔家婶子反对:“不搬”
老范蔫了。
“哈哈搬不搬都行,看你们娘俩的意思”文景辉打了个哈哈,这是没摆平内部矛盾呢。
“这五天里,能出的菜全都出去,过年还能养两天,初九肯定能接的上。”文景辉收了记录纸。
年前最后一次分红利算是圆满结束了。
“星宇,我跟你说个事儿”小胖子有些忧郁的将文景辉拉到一边说悄悄话:“我跟你说,我大姐这不是有了吗他公爹处置了谢姨娘,竟然又提拔了个姨娘上来”
“啊”文景辉有些发楞,这些关他什么事啊
“新姨娘很受宠,但是进门快半年了,也没听到好消息,就想让你去给看看,这不是我大姐都有了么”
“姨娘”文景辉皱眉,他对第三者是十分反对的,但是这个时代不同,姨娘这玩意儿,好说不好听。
“大姐夫的意思,是不想让你去的,有些太欺负人了一个姨娘而已,又不是家里没子嗣,为什么要你去”小胖子义愤填膺:“我当时就给挡了下来,说你惧寒,出不了门”
“你说的挺好,理由不错。”他的确是怕冷。
“那个姨娘噎死,自以为得宠,就想着要孩子,有了孩子,还不得肖想家业啊”小胖子对姨娘并没有偏见,但是对没眼色的姨娘可就不能容忍了。
他家里老爹也有姨娘,但是从不跟自己的娘亲红脸过,对他也好得不得了。
无法理解那些姨娘为什么好好的日子不顾,非要争宠斗狠
在大明,是没有“宠妾灭妻”一说的,除非你想被官府出面教育你,什么是“夫妻”二字。
“你回去告诉你大姐夫,本人有三不看,一不看贱籍妾庶,二不看无病呻吟,三不看必死之命。”
虽然说人无贵贱,但是文景辉相信,比起下人们的小病小灾一些普通人的疑难杂症更能体现他的医术;而贱妾生庶子,这年头哪怕是平民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纳了之后妾室所生之子,也是要记在嫡妻名下,是为嫡子
若是有了庶子,那肯定早已有了嫡子,庶子得了病,很多时候,都是当家主母的手段呐
更有一些富贵人家,没病也要让大夫瞧瞧,要么宅斗,要么装腔,文景辉最讨厌这样浪费他时间的人了。
必死之命就不用说了,将来有许多必死之命,文景辉是能救就拉一把,不能救下来,那实在是救不了了,也怪不得他。
“这个好”小胖子可高兴了:“那妾室,可不就是个贱籍的么”
小胖子第二天,揣着钱,拉着一车青菜,跟着同样上菜的车子回了县城,托人写了封信给大姐夫,重点说了文景辉的“三不看”
唐二公子接到信后,看了一遍又一遍,心里不得不佩服,文景辉这“三不看”,这第一个不看的,可是大大的讨了众位正室夫人们的欢心啊
直接拿去给父亲和母亲看,“父亲,不是儿子不帮忙,而是人家好歹也是个生员,岂能给一贱妾看诊”
“你怎么说话呢”
“怎么还不许我儿说两句了”
“我这不是这不是着急吗”
“有什么可着急的你没儿子吗没嫡子吗没庶子吗没嫡女吗没庶女吗连孙女都有了好几个了”
“可我还没孙子”
“你孙子不是被你那宠爱的心尖子给害死了吗”
两个人又吵了起来,唐二公子退了出去,屋里传出摔瓷器的声音,看来,家里又要换一批茶具了。
相隔太远,文景辉还不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五天以来,他忙疯了
将空间里的青菜和蛋清除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怎么也清除不了了,无奈只好罢手,但是总闷闷不乐。
武大好像知道他的心思一样,趁着俩人单独相处的时候,跟他一本正经的保证:“等到了初九,就你我两个人去菜店,你可劲儿的卖菜”
文景辉:“”
老范果然做了冰灯,一共二十盏,从岗子村到九河镇的水泥道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对冰灯点着粗蜡烛,看起来非常的华丽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二十五磨了豆腐,二十六就去赶集买年货了。
走之前,文景辉列个清单出来,谁负责买什么,买多少,都有分工,纪家舅妈笑着调侃他:“到底是读书人,脑子好使,你这么一分完,我感觉什么都不用我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