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未亮,胡里就离开了,走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吵醒了那道士,给自己一剑。
走在林间,透过那树叶间的间隙看着刚出的太阳心情大好,不自觉的哼起歌来。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
美梦有几多方向
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
想起昨晚那群书生说聂小倩依旧在世,一想到说不定自己哪日还能见到对方,胡里越发高兴起来。
等到日头高斜,遇见路上一处茶肆,胡里不自觉停下脚步,进去坐下了。
哼了一路的歌,嗓子还是有点干。
店家殷勤的上前问候,“小郎君要点什么?我们这里有茶水有吃食,虽算不上美味,但却干净新鲜,分量也足。”
胡里笑道:“给我一杯茶水就行了。”
“好嘞,您稍等。”
很快,店家就将茶水端了上来,“郎君慢用,小心烫。”
胡里慢慢喝着茶,听茶肆里的商人在一旁抱怨:“好好地饶了这许多路,好些生鲜果子竟白白放坏了!”
同行的商人劝道:“行了,只不过损失些钱财,总比没命好。”
那人听了劝,也不再抱怨,只是叹道:“也不知道怎么平白来了这么一桩祸事,那条官道才修了没几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钱财人力,如今全白费了。”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胡里拱手行了个礼,“敢问两位大哥,不知二位说的官道是哪条官道?”
商人还未回答,茶肆的老板已笑道:“说的还能是哪条官道?不就是从这里往前走,往榆林走的那条官道。”
胡里赶紧问道:“那不知那条官道为何走不得?”
“唉,也不知何时,那条官道上来了条蛇,经常盘桓在大路中间,每次经过,都要驱赶。”商人说道:“慢慢的,那蛇越长越大,等它长到了数尺长,碗口粗的时候,它就开始追逐行人,但那时路过的行人只需多加防备就行了,但从两年前,那蛇又大了几倍,每每追逐行人,被殴打击伤也不离开,有一次,一个人被他追上,差点被缠死,请了人来驱赶,它也不走,之前有人远远的望见这蛇横躺在路面上,已经有两人合抱的大树那么粗了,有老人说那蛇是要成精了,这样一来,便没人敢走那条路了。”
胡里想了想问道:“那走那条官路至榆林需多久?”
“三日左右。”
一旁的店家问道:“小郎君可是要去榆林?”
见胡里点了头,店家便劝他:“小郎君听小老儿一句劝,若是要去榆林,还是走老路最好,虽是远了些,但也只是多花费了几日,总比没了命强。”
“可是我赶时间呢。”说着,胡里还把自己胳膊举了举,“再说我自小习武,虽不能制服那大蛇,但逃脱总是行的。”
这话一说,茶肆里的人都看向他那细条条的胳膊,顿时觉得胡里是在开玩笑,店家张了口还想再劝,却被胡里抬手止住了,“多谢店家好意,只是我主意已定,店家不必再说了。”
角落里站起一个人来,拍着桌子笑道:“好!鄙人愿与小郎君一道。”
见茶肆里的人都看向他,那人大大方方的说道:“说来惭愧,因自小被蛇救过,就和蛇结了缘,长大后也没什么正经的手艺,也就这训蛇的本领还能让自己混口饭吃。”
说完,耍蛇人唤了一声‘小青’,只见一条成人手臂粗细的青蛇不知从何处游了
出来,盘在耍蛇人的身上。
众人纷纷后退,胡里却走上前去,同那人定好了一块出发。
胡里与那耍蛇人互通了姓名,一个胡小弟,一个高大哥的叫了起来,待休息片刻,二人果然一同走了那官道。
说是官道,其实不过也只是一条较宽阔平坦的土路罢了,胡里与那姓高的耍蛇人聊得很是投机,见胡里不怕蛇,耍蛇人还将小青放了出来,任它盘在身上。
胡里笑着问道:“这条蛇叫小青,莫不是还有条蛇叫小白?”
小青与小白,再来个许仙。
想到这,胡里脑中已经响起了白娘子传里的曲子。
耍蛇人却叹道:“实不相瞒,小青已经是我拥有的第三条蛇了,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青蛇,只一个叫大青,一个叫二青。”
耍蛇人告诉胡里,那两条蛇十分通人性,每每出去卖艺,见过这两个蛇的人就没有不夸赞的,后来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要一条新的蛇来做替补,但一直没有遇见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