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向王彦军贺喜,“彦军少年英雄,恭喜有车骑将军慧眼识珠,皇上一定会允了你做了镇南将军的。”
王彦军这才知道孟近竹为他送来了一份大礼,更是心头感激,“师傅大恩,彦军实在感激不尽,彦军发誓,必将终生追随着你,为大烈的江山社稷尽忠。”
孟近竹赶紧将他扶起来,“都是自己人,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
王阁老收到如此大的一份厚礼,与孟近竹心照不宣,当即道,“最近,传来不少关于近竹的流言蜚语,老夫听到后,将那些在皇上面前鼓动唇舌的人统统严厉训斥了一番,近竹尽管放心,有老夫在皇上身边,谁也休想动你一根寒毛。”
“多谢阁老在皇上面前美言,不过近竹得陇望蜀,想来个釜底抽薪,不知阁老与林大人两位能否助我”孟近竹单刀直入挑明来意。
辰玉收到孟近竹的眼色,立刻将另一份奏折捧给王阁老。
王阁老虽然料到孟近竹必有惊人之举,展开一看,还是被这罢相的主意吓了一跳,随手将奏折递给林若望,“这是靖王殿下的字迹,近竹确认有把握说服圣上吗”
林若望看了里面的内容,知道事关重大,不敢随便表态,只是伸长了脖子,听孟近竹到底有何高见。
孟近竹道,“皇上是明白人,如今的大烈,天下权柄尽在靖王之手,登基继承大统是水到渠成的事,只不过没人敢在他面前提及此事。近竹这便前去面圣,向陛下陈述利害得失,促请皇上退位为太上皇,好让靖王殿下大展手脚,励精图治。”
王阁老每天在隆化帝面前行走,当然明白孟近竹说的都是实情,不过他一生谨小慎微,要他立刻做出决断,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
还是人到中年的林若望更有冲劲,“老师,学生以为车骑将军所言极是,只要靖王爷和车骑将军肯牵这个头,咱们再合力敲敲边鼓,皇上一定会认清当前的形势的。”
王阁老犹豫了好一阵,目光落在身后的王彦军身上,“老夫一生已经享尽人臣应有的殊荣,如今真的老了,完全赶不上你们年轻人的豪气了。不过,为了王家的将来,老夫这便同你们一起去面圣。”
隆化帝正在宫中借酒浇愁,李德群匆匆跑了进来,“皇上,车骑将军孟近竹来了。”
“他不去剿灭叛贼,跑到通州来干什么。”隆化帝顿时惊得站了起来,背着手踱了几步,“他一共来了多少人马”
“启奏陛下,车骑将军只身一人前来。”
隆化帝这才定下神来,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轻咳了几声,“宣宣他觐见。”孟近竹大步进了由太守府临时改建的皇宫,跪倒在隆化帝脚下。
“孟爱卿不在前线杀敌,怎么反而跑到通州这个穷乡僻壤来了”隆化帝眼珠一转,猜测着他的来意。
孟近竹哪壶不开提哪壶,起身答道,“靖王殿下仁孝,得知通州地狭物寡,皇上待在这里肯定非常的不舒心,特命微臣来接皇上进京。”
隆化帝只怕一进帝都,马上会失去人身自由,岂敢应承他,“钰昭的一片孝心,朕甚为感
动,只是朕离开帝都之后,身子大不如前,一时半会只怕难以启程了。”
孟近竹知道他没这个胆进京,也就不再废话,将奏折高举过头,李德群赶紧接过,递给了隆化帝。
隆化帝看到要求擢升王彦军的奏折,御笔一挥,“准了。”
等他看到弹劾吴文瀚的奏折,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吴文瀚虽然平庸,但一向忠于朝廷,就这么罢免了他,只怕有些说不过去。”
孟近竹抗声道,“身居高位者,尸位素餐,便是误国。何况靖王所列吴文瀚的罪证,句句属实,岂止能用平庸二字作为挡箭牌。”
隆化帝只当孟近竹所言全是骆钰昭让他说的,不敢过分用强,勉强笑道,“照孟爱卿的意思,该如何处置丞相”
“靖王奏折中所列吴文瀚的十大罪状,每一条都是死罪。”孟近竹眼里放着寒光。
隆化帝知道事情绝无回旋的余地,叹了口气,“朕已经下诏让靖王监国,以后这些事情可以自行处理,无需再来向朕请旨了。”
“既然如此,为了天下苍生,皇上何不仿效唐高祖李渊禅位于太宗李世民的先例,成就千古佳话呢”孟近竹毫不隐晦的表明了他想要的东西。
“孟近竹,你小小一个二品官员,竟敢欺君罔上,妄议废立大事,该当何罪”孟近竹的一句话立刻刺痛了隆化帝,他顿时暴跳了起来。
“皇上息怒,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皇上若不接受太上皇的尊号,靖王殿下施政的时候,难免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地方,常常顾此失彼,长此以往,实非大烈之福。皇上既然龙体欠佳,何不安心养病,将国事全部交给靖王殿下,自己颐养天年,岂不快活”孟近竹字字句句咄咄逼人,根本不给隆化帝逃避的机会。
隆化帝怒道,“你你这是在逼宫吗”
“正是,不过微臣此举,绝无半点私心,全是为了大烈的江山永固。”
隆化帝忽然双肩抖动,剧烈的咳了起来。
李德群急忙上前给他捶背,一面颤声道,“圣上,瞧今天这情势,您要是不答应,只怕
gtgt
要隆化帝拱手让出皇帝的宝座,他如何甘心,顿时所有的气都出在李德群身上,“你这条老狗,都是你出的馊主意,让朕放弃帝都,如今闹得全天下人都在看朕的笑话。”
李德群吓得匍匐在地,“是老奴害了皇上。”
“来人,将孟近竹逐出去”隆化帝还想最后一搏。
这时,王阁老和林若望走了进来,双双跪在地上,“陛下万万不可呀,车骑将军为保大烈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如果将他逐了出去,传到靖王耳朵里,殿下恐怕也会坐立不安的,如此一来,迟早必生祸端。”
隆化帝本来指望着两人能够为自己说话,结果他们却跟孟近竹一个鼻孔出气,顿时泄了气,喃喃道,“好吧,既然钰昭等不及朕归西,那么朕就遂了你们的愿,遂了你们”
说到最后几个字,连他都听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说些什么了。
第230章君临天下
隆化帝颤颤巍巍的拿起毛笔,连却连个像样的字都写不出来,最后没办法,只好由王阁老代笔,草拟了一份禅位诏书。
王阁老当着几人的面,将诏书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大意是隆化帝自打离开帝都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无法再为国事操劳,他决定退位让贤,由靖王骆钰昭继承皇位。
隆化帝听完最后几个字,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愤懑,两行浊泪流到了腮边,叫李德群拿来玉玺,平生最后一次盖上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印信,然后摆摆手,“散了吧,都散了吧。”
孟近竹接过退位诏书,“太上皇为了大烈的江山社稷,可谓苦心孤诣,将来的史官一定会为您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阁老终究是隆化帝的老臣,见他一瞬间仿佛变得苍老了许多,心中多少有些恻然,匍匐在地上,“太上皇保重身子,老臣告退了。”
隆化帝目光呆滞,仿佛没有听到他的话,踉踉跄跄的直起身子,一个人径直往内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