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的任务 分节阅读 37(1 / 2)

d不少。

标准的燃烧瓶,就是一个玻璃瓶,里面装上汽油,瓶口系着一根布带。

点着布带以后,就像扔手榴弹一样,将燃烧瓶扔到坦克、装甲车排气口或者是发动机的地方。就会直接引爆,从而毁掉它们。

当然因为排气口过于隐蔽,这也是让这个燃烧瓶的作用不是非常明显。

不过出于有备无患的心态,袁鹏飞把这个方法告诉了李云龙。又收集了全营的汽油,制造了十几个燃烧瓶,分发给了各连。

现在,他手里也仅仅只有四个燃烧瓶。如果不能起到作用的话,就得考虑用集束手榴弹了。

s:燃烧瓶不是扔在坦克装甲上,就会起效果的。那装甲是钢铁做的,不是木材。

如果抗日神剧还这么演,你们也无需奇怪,导演都是为了效果嘛。

另外燃烧瓶也仅仅对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坦克和装甲车起效果。如果遇上了使用风冷柴油机的被称为89乙型坦克,扔了也白扔。

出场的骑兵装甲车我不认为没有装炮的还能称之为坦克,日军一共装备了两款。

一款是九二式骑兵装甲车,35吨重,六厘米的超薄装甲,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配置,装备了167辆。

另一款是九四式骑兵装甲车,装甲厚度加强了一倍,达到了12厘米,只装备一挺重机枪,一共装备了843辆,别称“小豆丁”“豆丁坦克”,大部分用在了华夏大地上。

仅从数量上来看,还是后者出场的可能性大一些。

查一点资料就弄了我一个多小时,想着不能就我自己一个人看,所以就一起分享出来吧

第61章61为乡亲们报仇加更

s:感谢书友兰陵小书童一万两千起点币的打赏,本书的第一个舵主出现了,特此加更。

“营长,鬼子来了。”

通讯员发现了他心不在焉,连忙提醒道。

袁鹏飞拿起望远镜,心中默数着敌人的数量,大概和王二驴报告的数量差不多。

命令道:“告诉战士们准备战斗。”

小鬼子的装甲车大摇大摆的从田埂开上了村头,没有丝毫的戒惧之心。

他们也知道,土八路没有反坦克武器,对付他们的“坦克战车”,只能用人命来填。

所以在没有见到人之前,他们是不必有任何害怕的。

而即便见到了敌人,随同装甲车前进的步兵,也会将敌人阻挡在远处,让他们难以靠近的。

跟在后面的一小队日军,态度也十分猖狂,抱着玩乐的心态,不急不缓的跟在装甲车后面。似乎这就是一次郊游,根本不必担心什么。

“大斗,大智,这次你们动作要快些,这个村庄扫荡完了,大概就要午间休息了。

你们两个一个去抓鸡,一个去给我抓两个年轻漂亮的花姑娘,我们早点儿享用完了,处理掉。也省得装甲车里的长官抱怨。”

老鬼子一脸不爽的说道。

在这个变态老鬼子的心里,扫荡就应该按照“三光”政策,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来。

享受那些支那猪的恐惧,然后像勾魂使者一样,用刺刀将他们的性命终结。这样才是大日本皇军的享受。

而前面的战车上,那四个只知道命令的呆板家伙,根本就是不通人情的蠢货。

这是他们扫荡的第四个村子了,前面那三个村子,两辆装甲车开进去,机枪是一阵扫射,把人打得七七八八了。然后交给后面的大部队慢慢扫尾。

而他们这一小队,就是最苦逼的家伙。

三光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不是在扫荡村庄时保护着这两辆装甲车,就是在去扫荡下一个村子的路上。

干最苦最累的活计,却什么好处也享受不了,两天下来,小队的士兵早就满口怨言了。

而且这两天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所以他们做起掩护来,也只是做做样子,甚至有时候连样子都懒得做,自顾自的进行一场郊游似的“扫荡”。

走进村子后,老鬼子觉得有点不对劲。

怎么除了装甲车开动的轰鸣声,其他的声音都没了

这些被扫荡的支那猪,就是全部躲藏好了,也应该有点犬吠鸡鸣声吧

“小心戒备”

小队长抬手警惕的命令道。

不过却为时已晚了。

袁鹏飞一直就等着发号施令的人呢

小队长刚下达的命令,就被他的一颗子弹掀开了天灵盖。

而伴随其后的,架设在屋顶上的机枪,从大门缝探出的枪口,从围墙后扔出来的手榴弹,在他们脚下埋好的地雷。

“哒哒哒”

“砰砰砰砰”

“哒哒”

各种声响汇成了一曲杀鬼子的交响曲,而带着怒火的子弹,爆炸产生的碎片,也消灭掉了一个又一个,双手沾满了百姓鲜血的鬼子。

“还击,还击”

上级指挥官死了,还有下级指挥官做顶替。

他们指挥着残存的小鬼子,集中火力向着身边的两个院落进攻,想要先占领两个掩体,消除掉此刻被动挨打的局面。

而此刻守着两个院落的,是三排长吴仲良和手下一个班的战士。

他们早就用石头,杂物将院门堵死了,然后躲藏在角落的掩体后,向院外扔着手榴弹。

“砰砰砰,”

一阵爆炸声,正在砸门的几个鬼子全部被炸翻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连几个挨得近正在射击的小鬼子,也被飞溅的弹片打死打伤好几个。

而鬼子也不甘示弱,七八颗手雷在手中多持了几秒,然后分别被扔进了两个院落里。

手雷直接空爆,院子里顷刻间就遭受了弹片的洗礼。五六个躲藏在院落里和敌人互扔手榴弹的战士,仅剩两人幸存。

而幸存下来的两个战士,张伟、李文也并不是说他们命有多大。而是因为他们两个各自抱着一捆集束手榴弹,十分重要。

吴仲良特地把搜集来的大锅给他们扣上,棉被浸湿了水扣在大锅上,给他们在角落弄了一个狗窝似的防护洞掩体。

虽然这样投弹慢一点,可是防护性也提高了一个档次,鬼子手榴弹的碎片扎满了棉被,可就是没有伤到二人。

在经历过这一波洗礼后,他们两个继续用随身的手榴弹,往院外扔,就是不给鬼子砸开大门的时间。

鬼子的目的全部落空了。

跟在战车后那个变态的老鬼子,在遭到三连袭击的时候,第一时间躲在了战车后边,依靠着战车这个掩体,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