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烘炉 分节阅读 476(1 / 2)

神话烘炉 雪满林中 2244 字 2023-09-27

d然有钱有粮,却是没有强兵。

更重要的是,越是富贵之地,越是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

自古征兵,最差的兵员就是城市兵,只此可见一斑了

“恳请大人为了满城百姓着想,下令开城投降吧”

得了那总督暗示,周围一圈官员纷纷跪了下来,配合着演戏,给总督台阶下。

那总督听了,却是道:“胡说八道,我乃朝廷命官,当为朝廷守节,岂能投降今日有死而已”

“大人三思啊,三余膏腴之地,大人忍心让此地经历战火,生灵涂炭么”

“是啊,大人。那黄巾军打的是推翻景人,恢复天下的旗号。说不客气的话,那景人本就是鞑虏,当年窃据神州。入关之初,杀戮甚惨。如今天命改易,也是当被逐出神州了”

诸人七口八舌的劝道,那总督拿腔作势,就是不肯投降。

然而忽有一官喊叫:“不好,鼓声快要停了”

却听鼓声缓了下来,似乎当真时间快要到了。

那总督听了之后,顿时慌张,叫道:“快快,竖起白旗,我等顺天应人,归降黄巾”

“大人英明,快快竖旗”

降旗是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几乎命令一下,立刻就竖立了起来,刚好在鼓声就要停止的时候。

城下黄巾大军山呼海啸,发出兴奋呼喊,樟会一下,这三余之地就算是彻底拿下。

三余之地,就是指余水三省,分为南余,西余,以及山余之地,鱼米之乡,膏腴之地。

三省钱粮税赋占据天下一半,再加上其他周围数省,这就是占据了天下七成的税赋。

普通士兵虽然不知道这些,但是却也知道此地富庶重要。

最关键的是不动一兵一卒,就已经拿下,这就免了伤亡。

直到这个时候,王城提着的心才算是放了下来,笑骂道:“这些鸟官,不到最后一刻,却就是不肯投降”

“登基皇位还要三推三让。这些官员要是鼓声一响,就立刻投降,岂不是显得没有骨气自然是要稍稍坚持一会,显得气节了”

这话是褒是贬,就靠个人自己去想了。

王城大笑:“不管怎么说,降了就好,就是有功。拿下三余之地,这朝廷的钱袋子就落入我们手中了这景人如今没钱没兵,再拿什么和我们相斗这天下就要恢复了”

说着哈哈大笑,自觉恍然若梦

当初刚刚被王真灵劝着起兵的时候,都还只是觉着此事千难万难,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然而却不过一两年的时间,局势已经如此,岂不是让王城感慨

周围的将领们听了,都是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诸将聊天的时候,就见着城门大开,那些城中自总督以下,所有官员们都脱了景人官袍,只穿中衣,捧了官印,典册等物走了出来。

王城大笑:“走,上去看看,也要给这些人一些脸面。”

至于一时半刻,当然不会入城要是有埋伏怎么办

当然是有士兵先进入,控制城池各处,扫荡清楚之后,才能请主将入内。

这是一支成熟军队应当有的规矩。

曹操号称知兵,甚至自己写着兵书。当时,就好像不止一次吃过这般受降时候的亏

就比如在濮阳一个主将明知道可能有着危险,居然亲自带队入城,却在城外埋伏了接应,结果差点中计身死,这就是很秀的操作了。

后来李二评价其人是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也就是说曹阿瞒也就适合当个将领罢了,当皇帝还是差点。

不过看其军事生涯,就算是作为将领,水平却也是中等偏上。

不过李二那种天纵之才,自然能够轻易评价阿瞒。

换了普通人,还真没有资格

第五十四章降临五

只是这里,王城当然不会入城,而是等待着手下军队彻底控制了城池,扫清了可能危险,最后才会入城。

如此也可见,这支黄巾军经过了这一两年的战事下来,已经算是一支很成熟的军队了

夜半,已经入城。

王城已经入住总督府,就站在滴水檐下,却是黄昏时候已经下起了雨。

此时,几行护卫披着斗笠,或站在屋檐之下,一动不动的守护在这里。

王城看着这天井之中的奇花异草,四周的雕梁画栋,几乎不敢相信。

刚才睡醒,几乎就以为眼前一切,都是兰柯一梦。

知道这个时候,看到外面那些忠心护卫,方才一切都踏实起来,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胜利实在来的太容易了,一年半之间,几乎就已经席卷了半个天下,最为富庶之地,都已经落到了他的手中。

而景人朝廷眼看着马上就要日薄西山了

胜利来的如此轻易,让王城自己都觉着莫名其妙。

历代都是黄沙百战,经历无数艰难困苦,方才成就大业。

然而王城扪心自问,这一路走来,太过容易,几乎一个真正的险恶局面都没有遇到过。

所以,此时,虽然坐在樟会城内的总督府中,却依旧有着一种不踏实的感觉。

然而,王真灵却觉着这再正常不过。

王朝末世,这是正常操作。

一个封建王朝到了中后期之后,军队腐化的程度远超想象。

在各个世界,都已经有着无数例子证明了。

但是造反之事,千万不能够和朝廷打持久战

朝廷这种庞然大物,反应虽然迟钝到了极点。

但是一旦反应过来,其动用的力量也是远超想象。

所以,绝对要以快打快,不给其反应时间。

前世的明成祖朱棣的造反为什么能够成功

直接攻打南京

这个世界数次外洋番人入侵,景人朝廷为什么输的如此难看

许多人叫嚷着己方有着数万万人口,百万军队,外洋番人几次入侵,不过数千,乃至于几万而已。

便算是一人一口吐沫,也该把这些外洋番人给淹死。

一如另外一个世界所发生的那样。

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是如此。

另外一个世界,一鸦不过四千英军,二鸦敌人也没有超过两万。

就算是所谓同治中兴之后,建立了近代化陆军,装备更是一流。

然而甲午一战清军六十多万,日军不过二十余万,却打的大败亏输,几乎连京城都丢了

这就可以看出,其中最重要的是绝不是文明和武器代差的问题。

而是农耕帝国的动员反应能力,都慢的可怕。

若是对待传统敌人,或者造反义军,还有时间慢慢反应。

gu903();然而真正遇到外面的动员能力,攻击能力强大的敌人,却就根本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