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国密码 第338节(2 / 2)

古蜀国密码 月斜影清 2100 字 2023-09-27

gu903();新都也就罢了,可是,启王子何时加冕,却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或者,启王子到底加不加冕,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德高望重的夏后氏首先打破沉默:“大费残暴不仁,一登基便让整个大夏遭遇了五年大旱,百姓饿死大半,可见,他不但辜负了大禹王的信任,也触怒了上天,现在,他的残暴统治已经彻底结束。我认为,启王子是当之无愧的大夏之王,建议启王子尽快登基加冕……”

有男氏也连连点头:“启王子授天之命,功高盖世,单凭祈雨成功,足矣证明是上天选择了新的大夏之王……”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费虽然被赶走,可大夏的王位长久空虚也不是办法,还请启王子早日择定良辰吉日,加冕登基,如此,天下百姓才可安心……”

“以我所见,此事不宜久拖,不妨就在钧台登基,待得明年便可改元,大家意下如何?”

……

附和者众,但沉默者,更多。

诸侯们来参加钧台之享便有了心理准备,启王子登基,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任何理由都无法阻挡了,所以,谁也不想说什么不中听的话,即使内心不满,也只是沉默相对。

姒启却看了看众人,一挥手,让整个会场安静下来。

他先是长叹一声:“小子起兵西北,原来因为大费勾结西北妖魔残害十万徭役和几万商旅,后来,见天下百姓逃难饿死,更是不忍,所以,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举兵相抗。但是,现在大旱结束,百姓慢慢开始回归,小子却志不在称王,还请诸位按照我大夏的传统,另外推选德高望重之长者,继承大夏的王位……”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

放眼会场,可以说,当今天下重要点的诸侯们都来了。

可是,无论才德名声,谁也不是顶尖级的,无论推举谁,都不足以服众。

再说,按照几千年来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谁打下天下,谁就是王者。

启王子赶走大费,手握重兵,而且钧台是他的地盘,谁敢贸然出来做下一任的王者?

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很长时间的沉默。

姒启也不急着发声。

倒是斟灌氏忍不住了,“启王子大仁大义,本是最好的大夏之王人选。可是,大家别忘了,我们大夏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大夏之王也是万王之王,都是因为自古传承尧帝以来的禅让制度。可以说,每一位王都是全国公认的最德高望重,战功赫赫之人。纵大费当年被大禹王钦点,也是因为他的战功和名声。虽然他继位之后表现很差,彻底辜负了大禹王的信任,可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就中断大夏传承千年的禅让制……”

第369章求婚失败3

涂山奉朝淡淡地:“斟灌首领的意思是,我们该继续把大费请回来做大王了?”

“当然不是!大费早已不配为大夏之王。可是,原本最好的人选启王子却是大禹王的儿子。如果启王子做了大夏之王,岂不是开始了家天下这样的制度?这可是从尧帝开始就明令禁止的……”

斟灌氏干脆直言不讳:“尧帝的儿子丹朱觊觎王位,被尧帝亲自发配;舜帝也有七八个儿子,可舜帝依旧选择了大禹王。到大禹王时,也没辜负诸王的传统,把王位传给了大费。如果启王子登基加冕,岂不让天下人误以为大禹王有私心?或者以为启王子有私心?这对启王子和大禹王的名声,可都不是什么好事……”

夏后氏不以为然:“启王子纵然加冕,也不是大禹王禅让王位给他,这有什么私心不私心的?”

“话可不是这么说,外界只知道启王子是大禹王的亲儿子,谁管你是怎么得到王位的?”

“你们别忘了,大费也是国师皋陶的儿子。当初大禹王先把王位传给皋陶,然后才传给大费,那时候,你们怎么不站出来说这一套?”

“这有可比性吗?皋陶虽然被定位继承人,可是,他从来没有登基便去世了。也是在他去世之后,大禹王才重新把王位传给大费的,可不是皋陶自己把王位传给儿子,我想,这就不用我多说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大费占据的最大优势,便是并非父子俩都做过大王。

皋陶死得早,于是,一切便可既往不咎。

斟灌氏振振有词:“再说,大夏的千年禅让制就这么终结,这可不太好吧??若是武力便可以夺取天下,这以后,谁还信奉道德仁义?岂不是但凡有点势力者都揭竿而起?大夏还会不会有安宁之日?”

褒氏也道:“禅让制,乃大夏立国之本,自尧帝以来,从无人敢破坏。如果一国之根本原则也可以随时被废弃,以后,大家还能相信谁?”

此言一出,诸侯们频频点头。

尤其那些内心早就不满的诸侯,更是毫不犹豫表明了态度。

“斟灌首领言之有理……”

“褒氏首领也说得对,国策根本不能随意破坏,否则,大夏还有什么权威?”

“我也觉得暂时不该轻率决定王位的问题……”

神圣的禅让制之所以被一直推崇,是因为它保持了一个道德的标杆:为王者,必须在战功、道德上都没有缺憾,二者差一不可。

更关键的是,禅让制和家天下,是一对死敌。

它确保王位不被有私心的大王传给自己的子嗣,如此,其他德才兼备者,才有冲击王位的希望。

就算冲着王位,也有无数之人肯于用道德约束自己,提炼自己,最大程度保持自己的高道德水准。

否则,无论你如何努力,无论你如何杰出,无论你如何战功赫赫,可就因为你的血统和大王的不一样,你便注定永远无法仰望大王的宝座。

这样的制度下,谁还肯坚持不懈地成为一个好人?

谁还肯坚持不懈地争取战功?

其中一大半的诸侯,倒都公开赞成斟灌氏了。

毕竟,谁也不愿意堵死了自己和后代晋升的道路。

姒启是何等样人?

一见众人的反应,便笑起来,朗声道:“小子早就说了,起兵之初,原本也不是为了王位。事实上,小子的乐趣在于音乐和演奏,本想做个闲散之人,找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一辈子吹吹笛子,演奏曲子,那才是人生快意之事。可是,现在这个局面,小子也无法立即撒手而去,为天下百姓留下一个烂摊子……”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