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1 / 2)

穿越原始社会 召徕 2404 字 2023-09-26

江余这才露出一个笑,摆摆手道:你们自己动手吧,我有鱼汤就够了,不喝肉汤。

般:这

般有点不好意思,感觉占了江余的便宜。

芽坐在地上,还在回忆刚才的美味,见状笑了笑,没事,你们喝吧,江余不会在意的。

般这才动手舀汤,鱼汤剩的不多了,般和力对半分,两人尝了个味道,一口鱼汤进嘴,口腔里被浓郁的鲜味侵占,两人的眼睛顿时亮了。

般和力喝汤,江余已经把手伸向了鱼肉。

这会儿天太黑,没工夫做筷子,江余也只好做一回豪放派了。

他捧着鱼,以一种虔诚无比的姿态咬了一口鱼腹,不同于鱼肉的鲜嫩,鱼腹位置那块白肉吃到口中,口感软糯香甜。那是鱼身上少有的脂肪,对于瘦弱急需恢复身体的人来说,是难得的美味。

江余享受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而之前毛跟他一直强调这鱼刺多,所以他心里也有准备,不敢掉以轻心。

不过,在吃鱼肉时,江余也有特殊的方法。

他捏住一侧鱼肉,轻轻提拉起来,煮的熟烂的鱼肉随着力道在空中微微颤动,细嫩的鱼肉就与大刺脱离开来。

芽一众人看的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方式。

原始人的身体素质远超现代人,尤其年轻人有一口好牙齿,不然能过茹毛饮血的日子。

而且鱼肉里剩下的小刺经过煮制之后,不再那么坚硬,变得有些软化,已经能被江余和着鱼肉嚼吧嚼吧吞下肚了。

这样的吃法是有点影响口感,但是比吃发霉的肉块好太多了。

喝完了一碗鱼汤,又吃了一条鱼之后,江余终于感到了一点饱腹感,他停下了继续进食的动作。

不仅仅是为了剩下的鱼肉分给芽母子和毛,还因为这原始鱼的刺不是一般的多。

难怪要叫[刺],特么的完全是小刺里长了鱼肉。

熬汤还可以,吃就算了吧。

不过以后有条件,倒是可以试试用油炸。

江余忍不住畅想未来,突然身上一重,不知何时,秋扒拉到他身上了。

小孩儿睁着一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兴奋道:余,鱼好吃吗?

芽身子前倾,眼里有掩饰不住的忧色:喉咙痛吗?

毛:有没有被刺卡住?

般和力也紧张的看着他。

江余笑着摇了摇头,我没有被刺卡住。然后对秋道:你想尝尝吗?

秋大声回答道:想。

江余:好吧,我可以让你尝个鲜。还有,你以后要记得叫我江余,好吗。

秋动了动嘴巴,跟着重复了一遍,然后大声应道:江余。

好孩子。江余笑着奖励了他一条最小的鱼。

不是江余吝啬,而是小鱼里的刺更小,煮的也更软,小孩子会好消化一点。

本就是尝个鲜的东西,自然保险一点比较好。

其他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都没有阻止江余的行为,并且谁让江余这个做示范的也还好好的。

秋得到了一尾小鱼,真的非常小,只有他的小手巴掌长,他认真的学着江余的吃法,先吃鱼腹,香甜软滑的口感一瞬间俘虏了小孩的味觉,惊喜叫道:好软啊,好好吃。

江余吓了一跳,赶紧劝道:别说话,慢慢吃,一定要细嚼慢咽,别被鱼刺卡喉咙。

秋很听江余的话,吃完鱼腹。他用小手试探着提起鱼肉,把大刺同鱼肉分离出来,然后一小口一小口嚼着鱼肉。

江余一直观察着他,时刻准备着一旦发现不对,就立刻制止。

好在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强,完全没有意外发生。江余转念一想也明白了,毕竟原始环境这么恶劣,如果个体力量太过弱小,种族很容易灭绝。

毛看的眼热,也拿了一条鱼开始吃,与他想象中的腥臭味道完全不同,鱼肉除了小刺太多这个问题,其他都很完美。

芽做主把剩下的一条鱼分成三份,给了般和力。

吃完之后,几人发表了看法,鱼汤好喝。

鱼肉也不错。般和力都是青壮,牙口好的一批,所以并没有觉得小刺有多影响口感。

小小的秋道:鱼肉有点扎嘴。

江余以为他被鱼刺扎嘴了,连忙轻轻捏住他的下巴,啊

秋下意识照做。

江余借着火光仔细看了看秋的口腔,没有出血的痕迹。

他还是有点不放心,问秋:嘴里现在还有没有刺刺的东西,会不会不舒服。

秋笑嘻嘻摇头,我没事。我很小心,没有被刺到喔。

以后你还是不要吃了。江余做下决定,如今食物极度缺乏,比起腐肉,肯定是新鲜的食材更健康一点。但原始鱼的刺的确太多了,风险太高。

幸好现在已经回暖了,食物渐渐地会越来越多。今年他们好好规划,漫长的寒冬就不会那么难捱了。

只是现在百废待兴,一切还要从长计议。不说其他,明天芽他们去捕猎,如果能带上他就好了。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找到一些农作物,毕竟丛林那么大,长什么都有可能。

秋看着江余严肃的神色,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连忙改口,鱼肉不扎嘴,很好吃的,江余不要生气。

江余一回神听到这番话,哭笑不得,拍了拍小孩儿的肩膀,安抚道:我没生气,因为这个鱼肉里刺太多,不小心卡住你的喉咙,你以后就不能吃东西,会饿死的。怕小孩儿背着他偷偷尝试,江余故意把后果说的很严重。

秋信以为真,连连摆手,小嗓音里都带了哽咽,不不要饿死,秋以后不吃鱼了。

芽捂着嘴偷笑不已。

毛对江余挤眉弄眼,仿佛在说:你小子也很狡猾嘛。

江余简直百口莫辩,他这都是为了谁。

最后还是般看不过眼,转移话题,好奇道:鱼在水里,怎么水没有变白。

他们不过是把鱼杀了,再放陶罐里煮,清水就变成了白色,好神奇。

江余道:因为我们把鱼煎过。虽然没有猪油,但是鱼的数量可观啊,足足有四条呢。

鱼汤呈乳白色的关键在于煎,并且煎的火候要够。

江余想了一下原因,觉得鱼汤呈奶白色应该是鱼皮的功劳。他小时候用鱼胶粉做果冻,鱼胶粉就是白色,而且鱼皮里确实含有大量的鱼胶,鱼汤呈奶白色就是鱼胶起的作用。

而鱼皮经过煎制后比较容易溶解。所以鱼如果不煎,鱼汤的颜色就不白。

经过猪油猛烈煎制的,鱼胶更容易溶解,一条鱼就可以做出一大锅乳白色鱼汤。

江余连猪毛都没有,哪里去弄猪油嘛,只能质量不够,数量来凑了呗。

但是般不懂这些,他一脸惊奇:煎?不放水,把鱼放陶罐里煮吗?

江余:额,除了省略了[油]的过程,好像也没毛病。

但是你要控制火候,温度太高,会把陶罐烧坏的。

此言一出,般和力熬鱼汤的心思就淡了。

一个陶罐值好多肉呢。

江余眼珠子转转,笑到: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用石锅啊。就是时间久一点。

对呀,他们怎么没想到。反正这段时间野菜还没长出来,老人和小孩闲着也是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