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皇帝未当场应下他的请求,过了几日却恩准了,这其中必有缘故。听闻睿王与睿王妃近日常入宫探望皇贵妃,眼下又见到了这名来看热闹却又故意掩盖容貌的路人,陈国公心里顿时亮堂起来。

多谢阁下相助,否则小女不会有今日之生机。

路人得了夸,不好意思道:举手之劳,希望皇希望杨小姐往后一切顺利!

陈国公猜中了,也不揭穿,笑着道:老朽正有一件事拜托,还请帮忙递个话。请他多注意顾珍。坊间有传言,他的王妃是老朽献给太子的男宠,顾珍曾特意来找老朽打听过。如今老朽算看清了顾家的真面目,虽不知顾珍打的什么主意,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

路人开始有些困惑,后来逐渐听明白了,慎重地一点头:我定会向他转达。多谢陈国公。

女儿之事已尘埃落定,陈国公无比痛快地摸了摸胡须:依老朽看,他以后必将前途无量,就当老朽提前向他道贺了!

第103章惊魂1

如铁把陈国公的提醒一句不落地转达给了睿王,顾珍打探过颜家的消息,陈国公的意思是要睿王警惕顾珍使坏,这么说,顾珍有可能会对颜家下手?

如铁对此人的印象尚且停留在斯斯文文的礼部尚书身上,有点拐不过弯来。

堂堂一部尚书,也会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吗?

穆承渊淡淡道:有何不可能,知人知面不知心。顾珍歹毒,顾琰阴险,各有特色。

他这般笃定,倒叫如铁好奇起来:殿下是与他们交过手吗,否则怎会这般清楚?

穆承渊道:吃过一次亏自然就清楚了。

原来就连睿王都被这俩兄弟坑过?看来真得小心防备

不过,如铁就没见睿王吃过谁的亏,估计是穿来之前发生的事了。他想从睿王口里套出一点话来,但是穆承渊打定了主意不说,嘴巴也死紧,如铁用尽了浑身解数,都没打听到什么,只能放弃,继续研究顾珍。

殿下觉得他会怎么做?

穆承渊已考虑过了,暂时还不知顾珍的意图,那么只能先尽力做好准备。

顾珍很聪明,父皇既开了金口定了你的身份,他必不会像静答应那样再撞南墙。让如银多留意颜家的消息,我也会派些人手过去,确保那一家老小的安全。

承渊

如铁早和颜家断了关系,睿王仍做出这般布置,叫如铁好生感动。

他虽不与颜家来往了,如银仍是颜家人,经常会补贴如金和颜老爹,并不瞒着如铁,如铁得知后也不阻拦。如银若是钱不够了,如铁便会偷偷拿出自己的例钱塞给何氏,这样也不算违背当初立下的字据。他可以不去管颜家如何,总不能看着如银、何氏没饭吃。

穆承渊见如铁顿了一顿,故意张大嘴巴,装出很吃惊的样子,忍不住拧了拧他欠揍的脸,嘴里笑骂:在我面前装什么装,别以为我不清楚你们两个私底下的动静。那边没来闹你,如银也算有功了,总不能真叫顾珍对颜家下手,用颜家人来威胁你。

嗯,谢谢殿下!

颜家到底也没有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对如铁来说应是陌生人一般,并没有仇恨。真落入顾珍手里,如铁还是会为难的。

睿王既有准备,他以为十拿九稳了,甚至暗搓搓地盼着顾珍早一点行动,早一点露馅,早一点被打脸。太子身边就剩下一个顾家,皇太后如今对皇贵妃和睿王的态度都很软和,说不定顾珍再加把劲,太子之位就直接不保了。

可是哪有那么顺利,因为陈国公的儿子太过英武,顾珍被揍得鼻青脸肿上不了朝,暂时只能消停地待在家里养伤。皇帝体谅陈国公爱女心切,口头安慰了顾珍几句,他正有心削一削顾家的势力,顾珍病了,便体贴地让已熟悉礼部的左侍郎暂代尚书一职,这下子不只顾珍,就连顾琰都被惊动了,才刚入冬没多久,顾家人就感受到了三九天才有的冷意。

寿康宫。皇太后这大半年来都很忙。皇贵妃有孕在身,宫务都交到了太后手上,太后觉得这是皇帝一片孝心,投桃报李,她也会尽力照顾皇贵妃,佑护皇贵妃平平安安生产。后宫有皇太后镇着,只有极个别人不安分地蹦跶,都被皇太后无情打压。对于某只没眼力见的出头鸟,皇太后也当着众妃嫔的面降位训斥,后宫一下子变得清净许多。

太子妃与太子和离了,皇太后从百忙中抽了空,问过皇帝之后,便开始操心太子的婚事,突然之间却发现,能选做太子妃的贵女少得可怜。倒不是说如今的贵女年龄不对或是才貌一般,事实上才貌双全的适龄小姐不少,各府夫人们前来寿康宫请安也很勤快,可当太后提起太子身边没正妃照料时,这些夫人却一致沉默了。

皇太后在宫中多年,哪能不知这些夫人的意思,她们并不希望女儿做太子妃。说起来这都得归功于一个人,陈国公。太子之前的正妃杨氏就是陈国公府的小姐,陈国公上回和太子大打出手,就是为了让杨氏与太子和离,结果闹得皇城各府都知道了,太子暴虐成性,连嫡妻都打,但凡疼女儿的都不想把女儿嫁过去。

当然,也有人觉得太子只是脾气不大好、陈国公太小题大做,可另一方面,太子如今一直走下坡路,睿王则刚好相反,指不定等皇贵妃生下六皇子,皇帝一个龙颜大悦,皇贵妃就成皇后了,睿王就成嫡子了。这些人仍在睿王与太子之间观望,都想为自己家结一门好亲。太后这时急着为太子挑正妃,他们都觉得为时过早呢。

再剩下一撮人,却是直接冲着睿王来的,睿王眼下只有一个王妃还是男的,傻子都知道未来的睿王侧妃有多金贵了。

皇太后一圈问下来,难免有些失望,她心心念念的太子,怎就连个正妃都娶不到了,这些夫人居然还话里话外打听睿王,皇太后心里堵得慌,却不好表现出来,睿王也是她亲孙,大婚快一年了,确实也该娶侧妃了。

静答应如今这样子,皇太后断不能再让她插手太子婚事,睿王生母是皇贵妃,太后眼下正苦心经营与皇贵妃一脉的关系,她若是有意替睿王选侧妃,绝不能绕开焦氏。故而皇太后并未松口,想着改日再与皇贵妃商议一下睿王的侧妃人选,她先把太子妃给定下来。

还以为太子妃人选有的是,谁知挑来挑去竟选不到人,皇太后又怕把条件降低会委屈了太子,若太子妃家世一般,不就比睿王妃差太多了?皇太后绝不允许这种事发生,最后就只剩下顾家。

惠安侯顾夫人尴尬地坐着,与皇太后四目相对。犹记得不久之前,她与太后还在商议怎样让嫡女顾卿雅入太子府,那时太子还很抢手,如今就变成太子妃选不到人了。其实太后一看她,她就猜到了太后的意图。可是顾卿雅是顾侯最小的嫡女,顾家哪来的嫡小姐能做太子妃,总不能叫太子娶个庶女吧?

可叹造化弄人,顾卿雅就是为了当上太子妃疯魔了,结果如今太子妃一位空了出来,顾卿雅却不顶用了。

皇太后也清楚顾侯家的情况,咬牙暗示:请顾侯再想想办法,哀家记得顾珍膝下也有嫡女。

都这时候了,顾珍嫡女也使得,但是顾珍是礼部尚书,并非惠安侯本人,虽然对外都说是惠安侯顾家,到底还是有区别的。皇太后的意思,是叫顾琰把顾珍嫡女认到自己名下,这样太子娶的仍可算是惠安侯嫡女。

顾夫人弄明白太后之意,心事重重地去了。

皇太后疲惫地揉揉额角,亲自去把太子妃人选报给皇帝,皇帝扫了一眼便放下了,心里有些冷,太后果然中意的仍是顾家。经过了杨氏与太子和离,皇帝对太子很失望,杨氏是他当年亲自挑给太子的,他不想再为太子这般操心,既然皇太后选了顾家,就顾家吧。

皇太后也顺便提了睿王侧妃,皇帝唯恐皇太后再给睿王塞个姓顾的过去,赶紧道:承渊大婚没多久,咱们就张罗着给他娶侧妃,朕怕荣安面上不大好看。

其实皇帝想多了,皇太后深知当年的顾卿仪是何去向,按睿王的性子绝不会再娶顾氏女,太后也不会勉强睿王。

皇太后笑眯眯道:承渊大婚都快一年了,便是驸马都能纳侧了,不算失礼。他如今也大了,总没子嗣怎么行?

皇帝心想睿王至今没有子嗣的确不大好,便道:承渊若是纳侧,皇贵妃必然闲不住,不若等她生养完再说,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了。

那就再等一等。

皇太后也是这般想的,她有她的私心,至少睿王与太子在婚事上不会撞了。皇帝既不反对顾氏女当太子妃,最好不过。

她等着顾家把嫡女报上来,顾珍嫡女她见过,是个不错的,谁知顾夫人隔日带过来的,却是顾琰的一个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