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母仪天下 分节阅读 13(1 / 2)

[综]母仪天下 微云烟波 2411 字 2023-09-26

d行的时候,那些地主有那么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们也只能减租降息,才能留得住一部分佃户,另外,也会减少持有土地,改为投资工商业,这样其实也就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朱元璋听得非常专注,跟那些只知道喊着三代之治,却从来给不出一个具体办法的人来说,舒云虽说只是描绘了一个蓝图,但是想想就知道,这是切实可行的。

朱元璋的确重视农业,可是,不能因为重视农业,就将失去土地的农户也捆绑在土地上,这就不是为他们好,而是害他们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舒云已经搞出了成绩出来了,虽说应天如今的那些作坊多半就是纺织类的,其他的其实很少,但是,这对于应天的财政收入,已经是个很大的支撑了。最初级的农产品是最不值钱的,唯有将它们进行再加工,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不过,朱元璋想想也觉得,之前所说的事情,估计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实现,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应该抑制土地兼并,所以,还是得限田。

舒云琢磨了一番,忽然想到后世的个税,便笑道:“我倒是想了个主意,这事还得从税收上头着手现在税赋是非常杂乱的,等到回头天下平定了,最好还是摊丁入亩,也就是将人头税也算到田税里头去,不再额外征收人头税然后按照土地的数量征税,土地少的,只需要交最低等级的税赋就可以了,以户为单位,一户人家的土地数量达到一个程度,就要增加征税的比例,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敦促民间分家,不至于形成那种庞大的家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有人拥有太多的土地另外就是,对于官员还有士人关于土地的免税特权也得规定一下,免得为了避税,大家搞什么投献之事”

“好主意,嗯,各个品级的官员和士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免税额度,嗯,回头我得想一想”朱元璋愈发兴奋起来,他就是见不得当官的好,一听说可以限制他们,立马就激动起来了。其实他巴不得官员士人都没这个特权的,但是什么好处也没有,人家干什么要考功名当官呢真要是这样,下面的人只怕立马要跳脚造反了

舒云瞧着朱元璋这般神情,心中一动,忽然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税照样收,但是每年给这些官员或者是士人退税算一下一亩地大概能征收多少税银,然后直接年底的时候跟俸禄一起退给他们,这样看起来还好看,也省得有人私底下做什么手脚,搞隐田之类的。”

朱元璋盘算了一下,这个听起来很不错啊,虽说具体细节还要商议一下,但是,先把钱收到手,回头要是这些人出了什么纰漏要罚俸,正好还能多罚一些

朱元璋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小家子气的地方,他内心一盘算,决定回头就将这个额制度定下来。有的制度不趁着刚开始的时候就板上钉钉了,等到之后再说,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横竖如今大家土地都不算多,这个时候赶紧敲定,也省得麻烦。

第28章马皇后

朱元璋想要推行的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其他人根本拗不过他,另外就是这会儿大家也没觉得朱元璋拿出来的法律有什么问题,百废待兴的时候,大家资产都有限,而且,朱元璋兵强马壮,已经有了席卷天下的气魄,既然如此,何必为了百年后的事情跟他争执呢何况,也没理由争执,田税该收,士人官员也能免去一部分税负,虽说换了个方式,但是总比元廷那种强盗强吧所以,收点田税又怎么样呢

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干掉张士诚和方国珍,尤其是张士诚,咱们是吴王,你那边居然也敢称吴王,实在是太不给我们老大面子了当然,大家是绝对不会想是张士诚先称王,之后才是朱元璋的,其实张士诚后来就改了国号为周了

不过,不管有理没理,只要找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就行了跟方国珍相比,明显是张士诚那边更有价值,所以,先找他麻烦没商量。

张士诚呢,小聪明是有的,但是缺乏大智慧,看他之前做的事情就知道了,他那点地盘,按理说嘛,弱者是应该抱团对抗强者的,他却是跟陈友谅联手想要吞掉朱元璋,后来还跑去攻打刘福通,刘福通的地盘甚至跟张士诚不接壤,人家远交近攻,他跑去打刘福通,自个压根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还平白留了个大把柄给了朱元璋。

原本对张士诚,朱元璋并不怎么重视,本来想着派下面人过去也就是了,结果打脸的事情来了,朱文正带着自个的一干心腹手下投降了张士诚,临走之前,还命人将王氏还有自个的妻儿一块儿接走了。

朱元璋简直是暴跳如雷,他自觉自己对这个侄子仁至义尽,要不是他,朱文正如今就是个乡下的野孩子,哪里能够有如今的生活。朱元璋自个称王了,朱文正也被封了侯爵,他是朱元璋唯一还活着的侄子了,朱文正早就打算好了,等到自个做了皇帝,几个义子,起码也是个国公,朱文正之前立下的功劳不小,封个王爷不为过

想得很好,架不住这个侄子心思歪掉了朱文正觉得自个委屈,觉得自个憋屈,得到的封赏配不上他的功劳,又有王氏各种不甘心,加上手底下的人也有一些小心思,因此,朱元璋这边派他做先锋打头阵,他才开拔呢,就利索地带着人投降了

张士诚也是要恶心朱元璋,将朱文正就摆在朱元璋攻打他这一方的必经之路上,朱元璋这个暴脾气,还有什么好说的,也不管下面人的劝阻了,直接自个亲自带着兵马出征了

朱文正也是失心疯了,当年攻打江西,他的确有功,用兵确实颇有心得,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兵之道,大多数时候看的还是堂皇大势,逆势而行的也有,却多半没什么好下场。朱文正之前作为先锋出征,手底下真心跟随他的能有几个,张士诚把他往前头一放,也是为了防止他是诈降,所以,不光没给他多余的兵马,还叫人在一边监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算是有十二分的本事,又能发挥多少呢

所以,朱文正即便费尽全力,也没能守住城池多久,最后直接被生擒了下来。没办法,他是朱元璋的侄子和养子,其他人可没这个资格处置他。

朱元璋对于朱文正的选择自然是无法理解的,他直接叫来了朱文正,问他为什么要背叛。

朱文正却是一声不吭,他其实后来就后悔了,但是他这样的年轻人,就算是后悔了,也是不肯说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心中就没有什么怨气了,实际上,他其实依旧心怀怨恨。只是,理智告诉他,这些怨恨有些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朱元璋本来就是爱憎分明的人,他一向觉得,自家人最可靠,最能够理解他。就像是打完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先封赏了常遇春他们这些手下,没有第一时间重赏朱文正,他觉得朱文正对此应该能够理解,毕竟,常遇春他们是外臣,厚待他们,也是做给下面人看的,只要你们为我朱元璋效力,那么不管是高官显爵,还是金银珠宝,那都是应有尽有。

而自家人嘛,就不一样了,要的是实惠,现在先压一压,回头一块算一下,其他人也没话说

朱元璋打算得挺好,谁能知道朱文正压根不领情呢这会儿还死倔着不吭声,朱元璋气得简直要杀人。他勉强按捺住自己的杀意,忽然想到,舒云曾经说过王氏的事情。朱元璋犹豫了一下,干脆叫来了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