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330节(2 / 2)

gu903();他们想得倒是容易,改黑火药怎么可能那样简单,稍不留神就要步了六代矩子的后尘。东林场的匠人们哪里比得了常山,常山受墨宗传承,至少还知道要窝进山里造天火雷,东林场的匠人们没有基本的化学常识,该配方全靠经验和想象,发生事故几乎是必然的。

之后的几天,岐江城中几乎日日能够听到闷响。

有时候是乍然出现的一声,有时候接连好几声,有时候还能看到东林场的方向冒起滚滚浓烟。

每每发生这样的事,城中便会有门前都挂起的白幡,这些大都是为陆家服务的匠人们,聚居在岐江城外东区,也被叫做“匠坊区”。

匠坊区曾经是受人欣羡的地方,这里的匠人接受陆家的豢养,衣食无忧,生活安稳富庶,地位比普通平民要高出不少。

可是从那日起,匠坊区却几乎日日都传来哭泣声,人人连带哀色,神情惶恐。

但东林场的闷雷依旧没有停下,陆涛的情绪也越发暴躁。

“怎可能找不出?明明成品就在眼前!”

他发狠道,总觉得是手下的匠人不用心,不然怎么能比不上墨宗的那群杂流,这炮看着也没甚难的!

他不停地催促着工程进度,但不管他怎么严令斥责,东林场的火炮始终难产,不是火粉炸就是炮身炸,每一次试炮都是鬼门关,总有匠人伤亡。

渐渐地,匠人们的尸体不再运回城中,而是就地焚烧掩埋,送进城中的,只有一块小小的灵位。

匠坊区一片缟素,曾经意气风发的妇人们也都失去了精气神,行尸走肉一般过活。

家中失去了顶梁柱,陆家却未必再继续养着她们,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

岐江城一片凄风苦雨中,白鹭口却群情振奋。

按照宁矩子的安排,第一艘安装了蒸汽机的大船即将下水,众船匠都摩拳擦掌,等待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自己就能走的船,神奇着哩!

第299章

从青牛江回来之后的宁非,顺理成章地留在了白鹭口改造蒸汽船。

封恺陪了他两日,见他精神熠熠似乎没什么不舒服的,这才启程前往旧京。

关于崔安的处理,封恺仔细询问过宁非的意见。

定安城事发后,崔安虽然被关进大牢,但一直都是被好吃好喝地照料着,半点罪都没糟。

但是崔安过得并不好。

他每天吃不香睡不着,翻来覆去就想见阿佑一面。

可他没脸。

见了阿佑他能说什么?他怎么解释自己信上说得好好的,但一见面就带了刺客刺杀?他这哪里是做人娘舅的,分明就是索命的无常!

是的,崔安觉得自家亲外甥大概率没事。

虽然没什么凭证,但封家能一直把他这样扔着都不动手,说明阿佑平安完好。

虽然现在依旧对整件事一头雾水,但最担心的情况没有发生,崔安的心算放下不少。

他翻来覆去好几天,犹豫再三之后,终于借着差人的送饭的当口,提出了想要见一见墨宗矩子的要求。

“哈?你要见宁先生?”

那差役一瞪眼,手举到半空又放下,脸上的表情由愤怒转为克制。

“你也有脸啊!”

他嘀咕了一句,眼神十分凶恶。

似乎不是上面有交代,他就要动手打人了。

崔安脸胀得通红,风光了一辈子都没这样丢过脸。

但他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忍住没吭声,又求了那差人一次。

这次倒是没挨骂,但直到被放出大牢,崔安也没能等到自己想见的人。

“走吧崔郎君。”

封伯晟的小儿子阴沉着脸,一副送瘟神的模样。

在他的身后,是兵甲整齐的边军,刀尖雪亮,煞气逼人,一副生怕崔安赖着不走的模样。

崔安的心情也很不好,他一直在眺望城门方向,希望能在最后时刻见到他最想见到的人。

但,最终还是没等到。

封慷见他的心思都看在眼中,冷不防嗤笑一声。

“赶紧走吧,小非哥不可能见你的。”

“小非哥说你们崔陆两家送来了大礼,他也不能让你们空手回去,等你回了南郡就知道了。”

说到这里,小少年似乎觉得不解气,又恨恨地补充了一句。

“小非哥与你家早没关系了,别见人发达了就来打秋风,这么大人也要点脸!”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