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偷偷的挽了个圈套(2 / 2)

钱多多像个神棍似的站在台上举手强调但是的时候,大学新生们已经不由自主的专注倾听,被他完全抓住了注意力,起码大部分新生都很专注,极少数没注意的可能高考都是蒙进来的吧,一点思考能力都没有了,因为所有人目光里那个学长,就像站在舞台聚光灯下那么引人注意:“记住!我说的但是,但是千万不能问这位导师,不能让他觉得你啥都不懂很费劲,所有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回头去问你上课的任课老师,懂了吗?那才是有责任必须要解答你的老师,哦哦,这位老师会很惊讶呀,这么早你就开始钻研这么深的东西了,你叫什么名字?记住,只要你经常这么干,期末的时候,你的任课老师一定会看看你的成绩,平时的考评分一定不会低,所以大学几年下来,你的每学期期末成绩都不会太差。”

整个会议中心都有点轰动了,这时候的大学新生们,还对期末考试有非常重的印象,还非常在意这个成绩,学长介绍的这个办法真是鸡贼透了!

可以说好些老师、院校领导已经基本猜出来钱多多的诡计了,他表面鼓吹怎么投机取巧,却引导学生们不由自主的把精力提前投放到专业研究上,光是经常主动找老师提问学习,这已经能算是好学生的日常操作了,在大多数大学教师的概念里,这种学生不多,有就是学霸。

其实当初钱多多何尝不是从主动找老谷提问开始,在专业上逐渐和同学拉开距离的?

大学的特点,就是没有谁会来逼着你学习,钱多多却绕着弯编了个套!

有很多人吐槽大学各种学术黑暗,体制错漏,钱多多却依旧是他那种我来适应你的态度:“年轻导师每年都会争取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也是可观的,如果你真的能做得很好,跟老师关系也足够好,没准儿老师真能拿个省级刊物给你挂个名,做个顺水人情嘛,如果真的撞大运,蹭到国家级刊物,你的名字就能在知网被搜索到了,发刊挂名这些在各院校是有加分的,入党发奖学金各种荣誉的优先度也不会太差,只是这时候你们在乎的不应该是这个,而是你大一时候到底跟着导师学到些什么?”

刚才有点欢腾轰动的气氛又安静了,还能思考的目光少了很多。

因为钱多多在提炼出更深的教导:“导师的同学朋友都不会太差,如果有机会能跟着导师蹭饭,多听听他们聊什么,不要在乎吃什么喝什么,多倾听他们聊的专业话题,不管懂不懂,悄悄记下来,一年的时间足够你提炼出来个论文方向,多跟老师导师请教,大二就把这个论文磨出来,不管多稚嫩,打磨出来,大三争取能找我们学创中心谈科研经费科研项目,谈和市场接轨的产业研究,也就是尽量做专业实习,大四该找工作的时候,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钱多多举起手指,一个个指头立起来:“当你离开大学的时候,任何状态下遇见竞争者,他学术钻研,论文优秀,你也是,竞争者说他实习经验丰富,你也是,竞争者说他有导师人脉熟悉行业,你也是啊,而且退一万步说,你想再跟着之前的导师读研,你的导师会很欢迎你,这就是我推荐给大家的大学生涯,希望你们能喜欢。”

偌大个学术会议中心鸦雀无声,钱多多的表述再无半点投机取巧,所有过来人都听得出来,这是个压缩得极为密集的高效学习计划,这甚至是在逼着人从大二就开始比肩研究生级别了。

如果非要说这套做法的核心,可能就在于从一开始进校,就为大学新生们树立了极高的眼界,一开始就朝着研究生导师那个段位看齐。

眼界!

这才是钱多多最想递给大一新生们的法宝。

就像他从赵晓雅那里得到眼界一样。

大家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起点各不相同,眼界视野自然也不一样,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像自己这么幸运遇到赵晓雅,但如果能把这倾注到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师那里,恐怕就有很大几率能强行拉高眼界,年轻导师当然好坏都有,但大概率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生,跟着他们不会错。

什么论文,什么平时成绩,什么发表期刊,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界看着的是高水平,在乎的是课题研究,这几年大学生活就不会荒废,只要能进了这个门,就走上了正确道路,进大学是来做学问提高自己的,而不是组队开黑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自由自在玩耍。

也许到毕业时候,可能学术上的差距还不能比肩研究生硕士,但眼界已经齐平,更重要的是,这时候才二十出头啊!

年轻时候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会议中心里面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鼓掌的,反正主席台上万校长在鼓掌,前排就坐就跟着鼓掌,学生们更是掌声雷动。

只要有人能听懂,并付诸实施,钱多多觉得自己就功德无量了。

不过新生总是生机盎然的活泼,居然有女生扯着嗓子:“请问学长你有女朋友吗?!”

马上就把会场气氛又笑得一片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