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2)

gu903();落地的一瞬间,俞想还有些恍惚。他觉得自己仿佛被扔到一座孤岛上,四周放眼望去都是海洋,一片陆地都够不到。

你干嘛?俞想问道。

但宫修筠却蹲在了他的旁边,仰头看着俞想。

这个姿势下,宫修筠显得很是虔诚。就像是跪拜在神祗脚下的凡人,他虽然蹲着,但却宛如在神前祈愿。

想想。宫修筠开口,他的声音有几分颤抖。

想想,我知道最近的所作所为不能弥补我以前给你带来的伤害。但我还是想请你,我恳求你,再喜欢上我一次,好吗?

从宫修筠开口,俞想就有种奇妙的预感,知道他即将说些什么。

但当宫修筠真的说出这些时,俞想却又觉得开始莫名地感动。他不会不知道宫修筠一直以来是为了什么,他完全明白宫修筠对他的感情,而他也在肆无忌惮地使用着这份感情。

而现在,宫修筠想这份心知肚明的秘密宣之于口时,俞想竟然还是觉得有些许的感动。他感动在好像宫修筠的爱意和激情是消耗不完的。

这不是俞想第一次拒绝他,更不是他第一次或隐晦或直白地提起这件事。

然而,俞想觉得这一次有一些地方不一样了。

因为他的嘴好像不受控制,拒绝的话在嘴边打转,但他无论如何也吐不出那两个字不行。

宫修筠好像也看出了俞想的异样,只见,他的眼中燃烧起了希望的光。这光没有如同流星一闪而过,而是不停地在两人之间穿梭。

宫修筠,我答应你,俞想说道,但不是现在。

只见宫修筠的眼中先是狂喜,然后又瞬间归于平静。

那是什么时候?他颤抖着声音问道。

等画廊举办画展和拍卖会后。

俞想选择了一个时点,这个时点是以他自己为坐标建立的,而并非是宫修筠。

他和别人不同,他不是要等宫修筠做出什么什么,他才会答应和他在一起。而是他想让自己变得足够好,变得没有后顾之忧。

他承认他不排斥宫修筠,也愿意和他试一试,但他更不想自己在这段感情中患得患失左右为难。

他开口刚想解释,宫修筠却用眼神止住了他。

我明白,他说道,我都懂。

俞想觉得自己很快乐,心意相通的一瞬间,他剩下了无数的话语,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得到对方全部的理解。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个人都向往着一段心有灵犀的亲密关系。因为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好了,在对方身上,你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你。

你们会有很多的不同点,但在相处的过程中,这些不同点渐渐改变、融合,最终靠着更深的认同联结在一起。

这就是爱情的诞生。

他和宫修筠一路走到现在,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宫修筠霸道强势又不懂得尊重人,而他自己一心想离开宫修筠,视他为洪水猛兽。

但在分开后,他们却都变了。宫修筠在学着欣赏他的职业,认同他的事业。而他渐渐发现,有这样一个人陪在身边,其实不失为一件坏事。

终于,在漫长的拉锯中,他们的认同感越来越深。以至于到如今,俞想已经有自信,他们的认同感和彼此之间的欣赏和喜欢,能支持着他们客服克服差异,一直走下去。

那我等着你,也请让我和你一起见证你的成功,好吗?

俞想点点头:好,我邀请你同行。

谢谢你。

宫修筠低下头,轻吻了一下俞想的手背。

俞想轻轻地推开他,搓了搓手背:很痒的。

但他却望进了宫修筠的眼中,那里盛着一整片星河,这片星河现在完全是为他而盛开。

第77章盛夏怀想

一年后,盛夏怀想画廊的大门处。

在给画廊起名字时,俞想纠结了很久。按照西方的习惯,应该直接用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画廊。但俞想却觉得用名字来命名有些羞耻,而用英文名字命名更是奇怪。

而同时,这个名字第一时间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盛夏怀想,这四个字仿佛承载了夏日的一切美好。阳光、树影、蝉鸣、冰棍,都被揉进了一个怀想中,这是个让人看到就想踏足的名字。

俞想站在门前,看着牌匾上崭新的字,和明亮宽敞的大门。画廊的外墙设计他有参与,其中有绘画元素的部分,更是他在纸上画好后,再转绘到墙壁上的。

画廊采用了偏西式的设计,画廊内部结构参考了尤金画廊,因为占地面积较小,俞想舍弃了雕塑馆,将西洋画派和中国传统画派分成左右两块。

目前算上他自己,画廊的四位艺术家都是主攻油画,而这一年里,他也正在寻找国画画家和书法家,毕竟国内的画廊,怎么能没有传统艺术。

怎么在这站着?宫修筠从后面走过来,问道。

有点近乡情怯。俞想有些不好意思。

宫修筠站到他的身边,伸出手臂,自然地搭上了俞想的肩膀,将人半圈在怀中。

他说:丑媳妇也得见公婆啊。

俞想狠狠给了他一肘:你才丑。

好好好,我丑。宫修筠就这样,带着俞想走进了画廊。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四个字春风得意。

这是这次画展的主题,更是俞想的心境。

带着三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开画展,而身为主办人兼老板的俞想,自己也还不到三十岁。

虽然时不时会诞生所谓的天才,但艺术界本质还是个谈资历的地方。画家的年纪越是大,意味着他们有更高的艺术造诣。

因此,这是个十分非主流的画展,更是个无比冒险的配置。

这一年的准备时间里,俞想不是没有动摇过。他思考过,要不要签约几名老牌画家来撑场面。但思索良久,他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因为他相信这些年轻人,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彼时,俞想要举办画展的消息刚出,就迎来了一片看衰的声音。

【他还真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等他这次狠狠摔一跤就知道了,他那套洋玩意,在国内可不好使。】

【倒也不用这么诅咒吧,虽然我也不看好他,但还是祝福他的。】

【行不通的,到一个地方就要遵守一个地方的规矩。他自己再有名气又如何,没人从画廊买画,我看他能坚持多久。】

【我赌他能坚持不过三年。】

【三年?估计画展结束他就会发现画卖不出去,我猜也就一年多吧。】

这些评论俞想都看到了,但他却丝毫没受影响。他还到处找有没有能下注的地方,他想把全部身家都押到自己能坚持上。

只是好像没人开赌局,俞想只能忍痛作罢。

但就在这样一片不看好中,画展的主题应运而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俞想就是要用这句话,他要告诉那些不看好他的人,我们年轻,但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才是画坛未来的希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