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一个杂牌第六军去对抗优势明显的苏联一线主力部队,自然还是被苏联按在地上摩擦,被打的满地找牙
那么大本营为什么会拒绝增援关东军呢,这就要从关东军和大本营之间的龌蹉说起了!
其实早在1933年起,日军即全面着手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建筑了由图们经宁安、牡丹江、勃利至佳木斯、伊春、铁骊、绥化的东部铁路,并建成由林口经鸡西、密山到达乌苏里江岸虎头镇的支线;在北部建成经北安、孙吴至黑河以及由嫩江、霍龙门至黑河的战备铁路;在西部从白城子经索伦、五岔沟至阿尔山的铁路也被全部修通。
而且日本人为了这一仗,沿着这些战备铁路的两侧修建了大量的营房、仓库、机场、公路等军事建筑,在东北内地也耗资巨万,扩建了兵工厂、车辆厂等军工部门。其部队编制,则按战时编组,专门在东部、北部,成立了几个军一级的指挥机构。
关东军以临战姿态所需要的一切,其国内无不尽力解决。由于日本宣传机关的鼓吹,“无敌关东军”的雄名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然而随着名头大了起来,实力强了,关东军自身也就眼高于顶,变的狂妄了起来!
他们以建立伪满洲国,为日本开辟了数倍的疆土而自负。他们以指使伪满洲国的方式,对待其国内问题。他们以自己是日本在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力量,拥有对大陆政策的最后发言权而有恃无恐。
尤其是对一些重大问题,他们常常以根据现地的判断为理由而自作主张,对抗其国内。
此时的关东军,在日本政治生活中,已成为一个特殊有时又是很棘手的问题。
其原因除了关东军本身之外,还有日本军界利用这支庞大国外驻军的影响,来提高其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时甚至要挟其国内各界和左右日本政府的政策。
而关东军的这种傲慢态度使的大本营对他们这支军队异常的不满,但关东军对此却毫不在意,即便是在诺门坎地区屡遭惨败,但是关东军的那种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却有增无减。
对于此战,大本营在分析了日苏关系及根据诺门罕地区的军事情况后认为,该地的战事,短期内不会停止。为加强该地区的作战指挥,在海拉尔地区成立第6军。该军的司令官,由原驻湖北省京山、天门一带的敌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担任,原驻朝鲜的飞行团长藤本铁熊少将任参谋长。
自第6军成立后,关东军与其大本营的矛盾越来越深。日军大本营的想法是,以一个军专门组织计划、指挥该地区的作战,这样一心专用,也符合日军历来的做法,即根据需要成立军一级的指挥机构,作战结束后,军的单位也随之取消,部队的各项军事工作,由师团为单位组织实施。
对成立第6军这样一级指挥机构,关东军认为诺门罕事件,从开始即由关东军指挥其直辖的第23师团作战。由于战事失利,而突然成立第6军,来隔开关东军的直接指挥,这是对关东军的不信任,有意给关东军难堪。
再就是7月16日,苏蒙空军轰炸富拉尔基江桥后,关东军将东部地区的几个师团前移,同时要求轰炸苏蒙军的后方机场以进行报复,结果大本营驳回了这个请求。
关东军的参谋人员接到这份电报后,暴跳如雷。有的认为隐忍,就是对苏军的屈服;对苏军屈服,就是对日本帝国的污辱;对帝国的污辱,就要……这不仅侮辱了关东军司令部,也侮辱了一身三任的关东军司令官。
这样一支矛盾重重的军队能打赢武装到牙齿的老毛子才有鬼了,所以说日军的失败早已经注定了。
不过这一仗对于周卫国所部来说可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诺门坎地区作战的第六军所属的第7师团原本的驻地就是在热河,而根据周卫国所部下一阶段的作战构想就是要挺进热河。
现在第7师团主力在诺门坎地区遭到重创,一半以上的部队伤亡,极大的削弱了这个师团的整体作战能力,这对于周卫国所部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当然了,好消息远不止这一个,这不,周卫国这边刚刚看完延安方面转发过来的这封关于日军战败的电报,结果情报部门再次传回消息,日军在武汉战场遭到重创,真的是好事成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