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1 / 2)

放学后,何梅梅拉着苏叶的手,拍着自己的胸脯保证“苏叶,要是你有什么不会的,私底下我可以给你多补补课。包你拿到高中文凭!”

她没看过苏叶招聘时写的试卷,自然也不知道苏叶是以满分通过考核。在何梅梅眼里高中的知识很有难度,要拿到毕业证不容易。

苏叶听了很感动,她认真地点点头“我先谢谢你了!”

第17章

放学后,几个学生留下来在办公室等着苏叶。

他们分别是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虽然个个面黄肌瘦,但腰杆挺得老直,精神面貌都很好,一双双黝黑的眼睛压抑着兴奋。

苏叶问他们“怎么样?”

杨雪双眼闪着激动的光芒,她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了三块表,“苏老师,这是我修的!”

怎么取得邻居的信任、搞到这三块表的艰辛过程,杨雪没说,她只把成果展示给苏叶看。她摊开了自己瘦削的手掌,躺在掌心的手表被擦得雪亮,指针滴答、滴答地转悠着。

苏叶拿起表对着学校的挂钟看了一眼,调得还蛮准的。

她拍着杨雪的肩膀,“不错进步很大,万事开头难,这第一步迈出去了接下来就顺畅了。”

苏叶随口问“你没收人家钱吧?”

杨雪的腰杆挺得更直了,“没有,我都听着老师的话呢!不过――”

杨雪太激动了,她伸出一个巴掌,颤抖地说“修一只表人家给我五毛钱,我都没要。”

杨雪没有想过自己能靠这个挣钱,但它确实能挣到钱。杨雪妈需要帮别人浆洗一个星期的衣服才能挣到一块五毛,而这三只表杨雪只花了几天就修好了。第一次修表难免畏畏缩缩,多修几次杨雪肯定能更利索!

这点钱别人可能不会放在眼里,但对一个贫穷的姑娘来说却意味着很多……不过听老师的话更重要!

助人为乐,也很有成就感!这些成就感不是靠三毛五毛、一块两块足以形容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杨雪想以后就算没钱念书了,有了这门手艺也可以养家糊口了。

其他两个男孩顺势掏出了自己表,一个男孩挠着头说“苏老师,这个我不会修。”

“是吗?不怕,老师一个个来看。”苏叶掏出工具箱,她拆开了坏表,手把手地教学生修表。

三个学生看得眼珠一瞬不错、全神贯注,恨不得把所有的步骤都刻在脑子里、死死地记住。

苏叶经过一番打听,她知道了修表的在这个年代地位很高。杨雪能靠修表赚到钱苏叶一点也不意外。但她没把这点小钱放在眼里,苏叶想要的可不单是这点钱。

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她自然是想搞一番大事。

苏叶说“等你们都学会了修表,老师再教你们怎么修收音机。以前的实践课开学后还会继续上,老师找个机会跟校长说说。”

三个学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很激动,他们像快乐的鸟儿飞出了办公室,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传递这个消息。

他们还记得苏叶承诺过的教他们学做收音机,磨了那么久终于开始学修收音机了。

这个年代修表工多,但会修收音机的可不多。收音机的历史没有手表的长,它还是个时髦的新颖物。

六十年代娱乐活动少,手头上有钱的市民需要精神娱乐,很愿意省吃俭用攒下一部收音机。谁每天下班打开收音机、把音量调到最高,造福前后左右的邻居,谁就是整栋筒子楼里拉风的那个崽。

放学后。

苏叶以“科学老师”的身份给校长写了一封“增设实验课”的建议信。她在信中洋洋洒洒地写道

“在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重要。科学是一门复杂而精深的综合学科,它不能光靠课本获取,它更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

无论中专还是大学都已经开设实验课,曾经被点名表扬的先进学校也有实验课,我认为实验课很重要。在此我郑重地向校长建议给中学生们增设这门课,我愿意担任这它的授课老师。”

写完信,末了苏叶像这个年代的人一样惯例添了句主席的名言。

苏叶把信交给了校长。她一点也不担心校长会拒绝,提“开设实验课”可是科学老师的本分,她这封信还明晃晃地写着“白干活、不要钱”。

免费的劳动力,不要白不要。

苏叶打听过了,别的先进中学都有实验课,一中是省级中学却没有实验课,这就是一中的不对。在后世应试教育那么严峻的时候,物、理、化、生都拥有自己的实验课,这足以说明实验课的重要性。

隔天校长兴致勃勃地拿着苏叶的信,找到了苏叶。

“小苏你这个提议很有想法,我看了很高兴。学校就缺你这种敢想、乐于奉献的青年老师。实验课咋开,回头你给我一五一十整明白了,我就挪出周五下午的时间给你上实验课。”

一中以前不是没有上过实验课,不过招来的老师没有经验,学校缺钱买教学仪器,索性就不上了。苏叶的提议正中了校长的心。她看完信高兴还来不及,还能不答应么?

尤其苏叶还提起她教会了学生修理手表,可见她是个有能力的老师。看完信校长赶紧来找了苏叶。

校长从兜里掏出一块表,笑意浓浓地对苏叶说“小苏,回头你让你学生给我看看表,看看能不能修。”

苏叶挺直腰杆说“能,校长可不要小瞧他们,他们可厉害呢!”

苏叶终于获得了光明正大上实验课的资格。

在苏叶孜孜不倦的培养下,会修表的学生由三个增加到了五个、六个,苏叶继续鼓励着几个聪明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免费帮助街坊邻居修手表。

苏叶要搞的事情渐渐地有了雏形,她欣慰地摸了摸下巴。

她要搞什么事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叶不是牺牲奉献的性格,自掏腰包供学生念书的事她不会再做第二次。当然,她很穷也没钱干这件事。

苏叶打算弄一个“实践基地”。这个基地它既能产出经济赚钱补助贫困生,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苏叶第一次去回收站收破烂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价值却得不到利用的电子废品。这些废品稍微利用还能继续发挥价值。只是这个年代的人脑子不够灵活,懂技术的太少,不懂得做“翻新机”的技术。

苏叶记得九十年代那会有个女强人就是靠“收破烂”变成了首富,她把破烂变废为宝,赚得盆满钵满。这个女强人有句名言是一张纸就是一个森林。废物放在别的地方即是宝贝。

在苏叶眼中坏了的表、收音机,甚至支零破碎的电线、金属零件都是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