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亲人没有隔夜仇(1 / 2)

 “我今天要演唱的歌曲是,《父亲写的散文诗》。”

一瞬间,

网上不少热心网友发出了质疑:陈明不是孤儿吗?哪来的父亲??

不只是网友,

云城熟悉陈明的人都愣住了。

陈明从小就在孤儿院长大,期间根本没有亲人领养或者认亲。

可万万没想到,

陈明居然写了一首关于父亲的歌。

吉他声轻轻弹响。

陈明没有解释。

昨天之后,

陈明心里想的都是父母。

而且,陈明一直觉得,歌曲应当具备某种特殊的力量。

当每一首歌承载的力量宣泄而出的时候,应该会影响到现实生活。

作为童然和杜可可的朋友,陈明不希望她和父亲一直闹僵。

正因如此,

陈明想把这首歌唱给杜可可,也唱给杜平安。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华国的发展虽然和平,但并不是一直富裕。

他们也经历过全民贫困的时代!

甚至,他们比那时候的中国更苦。

即便是今天,

华国繁荣的背后依旧隐藏着不少贫困孱弱。

他们是想要跟上时代,却又被时代抛弃的人.......

这首歌的副歌前面,代入的是父亲的第一视角。

而恰好的是,

陈明的嗓音非常适合这种叙事般的唱法。

一瞬间,

无数人被陈明的歌声带回了那个贫困的时代。

“穷怕了!”

“我爸小时候还吃过树皮呢。”

“那个年代,家里有缝纫机,可是大户人家了!”

“别说,我小时候真看过露天电影,蚊子叮的厉害。”

.......

一条条弹幕刷过。

忆苦思甜!

正因经历过穷苦的年代,才更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需要为温饱发愁。

吉他声很平淡。

陈明的歌声也很平淡。

但这也是歌曲的魅力!

平淡中见证伟大!

另一边,

童然和杜可可在房间内看着陈明的表演。

忽然间,

杜可可觉得这首歌是写给她的。

她一直都觉得杜平安没出息,不仅留不住妈妈,而且还没钱供自己读艺术类大学。

为此,

她和杜平安吵过很多次。

只不过,

这几年没有回家,基本也没有再吵过了。

就在前几天,童然告诉她把杜平安接到了京都,她一下子慌了神,她不想让她爸知道她在唱歌,更不想让童然知道她家是务农。

虚荣心也好,

好面子也罢。

她不想童然看低她。

很快,

高潮部分换成了女儿的视角,而歌词仿佛是日记本上一页页的字迹,看似潦草,但记载了父亲的一生。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青春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个影子◢

父爱和母爱最大的不同,便是父爱不明显。

很多人的父亲不会写散文诗,甚至连日记都不会写。

更甚至,

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每次开口都带一股浓浓的方言口音,生怕别人听不出他是哪里人。

但就是这个普通的父亲,撑起了整个家。

往往,

父亲不会说爱你,只会在一些时候训斥你,告诫你。

如果他们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忠告,请不要厌烦,因为他们没时间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