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1 / 2)

www.biquxsw.cc,大明第一臣 !

“先生你看啊,咱现在就有四个儿子了,以后还不定有多少……多子多孙多福气,这孩子一多,就不免乱了规矩。咱琢磨着给每个孩子一套字辈,让他们按照这个取名。为了防止重复呢,按照五行相生,运转不息的道理,一直传下去,你看怎么样?”

嘚!

元素周期表要来了,感谢老朱同志对化学事业的贡献。

“主公心思周密,不辞辛劳,臣感佩莫名。”张希孟只能语气干巴,不咸不淡敷衍。

老朱微微一怔,却是不死心道:“先生你看啊,要不咱给你安排一套,或者先生有更好的提出来,咱们两家孩子放在一起,岂不美哉?”

张希孟听到老朱的想法,顿时五体投地,真不愧是你,手伸得够长的。张希孟断然摇头,半点商量都没有。

“主公自然是万子千孙,后代兴旺,用这个办法极好。可臣却没有想过那么多,张家能有一两个孩子,继承香火,也就算我对得起家里的先人了。不会有那么多子孙,也不会出现人名重复的情况,臣只能感谢主公美意了。”

朱元璋眉头深锁,其实放在一起取名,不过是表示两家亲厚,就像他们把祖坟埋在一起一样。张希孟不同意,老朱也没有别的说的。

但是见张希孟没心思多生几个孩子,老朱就不高兴了。

“先生,多子多福,你怎么能不多要几个孩子?莫非,莫非说江提举善妒,不愿意让你纳妾?”

“不是!”

张希孟下意识道:“主公,你千万别跟臣提纳妾的事情,这俩字让我汗毛根儿乍起,我怕!”

朱元璋勃然大怒,“这么说,都是江提举欺负你了?咱,咱让皇后帮你出气!”

“不是,不是那么回事。”张希孟赶快摆手,“主公,臣不能说这事跟江提举没关系,臣,臣只是,只是觉得生个孩子太累了,我这腰疼厉害,没有个几个月,恢复不过来。要是生十个八个的孩子,又要辛苦耕耘,又要抚养长大,还要替他们谋划未来,甚至连名字都要费心思,臣这辈子就毁了,我还想多写点东西,多琢磨点事情。主公,你一定要饶了我!”

朱元璋愕然……这,这话怎么说的!

你瞧瞧咱,每天处理上百件政务,领兵打仗,读书练字,还要关照后妃,咱也没觉得多辛苦啊!

张先生年纪轻轻,怎么会这么虚弱?

“先生,你该好好补养才是!”

张希孟才不听老朱的,“主公,你是天纵圣人,与众不同,臣就是个凡夫俗子,能照顾好自己的小家,顺带着完成主公的嘱托,再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还望主公明察!”

说来说去,你老朱是时间管理大师,可惜我不是,一个夫人就够招架了,再来一两个孩子,估计就是极限了。

要是来个加倍,或者超级加倍,张希孟估计自己会原地爆炸。

老朱愣了好一会儿,才不得不接受,张先生跟自己不是同一种生物的残酷现实。

不过随即老朱意识到另一个问题,假如先生的孩子不多,那他的儿子女儿,当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宝贝啊!

老朱眼珠转了转,暗暗打起了主意。

不过这事现在还不能提,毕竟孩子生下来还要好几个月呢!最好等回了应天,跟皇后仔细商量,拿出个确当办法。

老朱心里的算盘珠噼里啪啦乱响,他又道:“先生,此事不提了,咱在开封停了这么久,也该返回应天。江提举刚刚有了身孕,你是随着咱一起回去,还是稍微等待些时日?”

这一句话,可就让人浮想联翩,当初马皇后怀着身孕,一样辛苦渡江,在陈迪家里,生下了太子朱标。

而江楠有了身孕,就许给了张希孟假期,老朱对张家的第一个孩子,那是垂涎三尺啊!

张希孟暂时还没有看透朱元璋的险恶心思,而是正儿八经沉吟道:“主公却是该返回应天了,中原大局,军务上徐达比较适合,至于政务……”

朱元璋道:“先生有什么人推荐?”

张希孟道:“主公,要说合适,胡惟庸跟杨宪两个人都不错……但要让臣推荐,只怕会推荐汪广洋。”

朱元璋点头,“好,就让汪广洋担任河南布政使。”

一句话,汪广洋就越过了两个强悍的对手,拿到了至关紧要的河南布政使位置。

由于当下大明存在中书省,在中书省又有参知政事。

也就是说,尚书地位贬值了不少。

汪广洋要是在中原干好了,是完全可以直升参政的。

还能说什么啊,跟着张相干,升官快快快。

要是让张相惦记上,那可就不好混了。

伴随着剿匪顺利展开,中原有了恢复的迹象,朱元璋也不愿意过多耽搁时间,他留给了徐达八万人,驻守中原之地。

随后又给冯国用一道旨意,保留了南阳军团,并且让他们驻扎陕州等地,和关中的李思齐对峙,防止他们出潼关,威胁中原。

至于在山东方向,考虑到毛贵的问题,老朱没有安排布政使,而是继续保留山东军团。但是老朱也不能继续让毛贵这样下去。

思前想后,老朱把刘伯温派去了山东,担任提刑按察使。

这还不如直接安排个布政使呢!

刘伯温是什么啊?

他本身学问一流,人品耿直方正,当初在老朱手下,就算是仗义敢言的,又随着汤和组织苗兵,历练了数年,正如一柄神兵利剑,已经打磨完毕,寒光闪闪,杀气腾腾。

要知道自从灭了陈友谅以来,朱元璋一直没有给刘伯温安排位置,只是让他随着宋濂,一起负责翰林院。

不是不想给,而是不敢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