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今日林蔚然穿的是裤装胡服,她观察着,眼前的这一片水田整得已经完全达到了插秧前的要求。
此时的林蔚然还不知道她丈夫竟给她请来了皇帝这一尊大佛。
她没有像其他佃户一样已经挽起裤腿下到了水田,而是站在旁边,准备给他们做一次插秧的示范。
她伸手取来一把稻秧,“咱们插秧,稻秧以三到五株为一撮最好,多了冗赘浪费,少了会致使最后稻谷的产量达不到预期。”
“接着便是秧苗插入水田泥里的深度,以它们能站稳为基准,过深不利于它们生根发生:浅了站不住吃不进泥的话,也不利于生长发育,甚至会飘浮于水面上造成死亡。还有每一撮秧苗之间的间隔以略小于半尺为好。”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做示范,所有的佃户都知道林蔚然是他们佃主虞国公府的大少奶奶。
而此刻,这位大少奶奶竟然教他们种地。她虽然只是站在岸上做指导,实际没有下到水田里,但这样已经足够了。
一时间,这些佃户的心里都胀得满满的,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自己一个人就能将整片的水田给插满秧苗。
宫衡更是张大了嘴,他真没想到他大嫂还能做到这份上。
宫炀看到那么多人都崇拜地看着他们大嫂,忍不住说道,“大嫂真厉害。”
宫衡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纠正自家弟弟的这个说法,种地而已,称不上厉害吧不过看着这新式的耕种模式,最终只能抓了抓头,这样的大嫂,似乎真的挺厉害的
此时,一位满脸沟壑的老者领着几个农户过来了,“你们这样是不行的,自古以来都没这样子种地的。真是胡闹”
林蔚然看了过去。
宫衡第一个不服,他大嫂厉不厉害暂且不说,但他们国公府的人就是不能如此被人蹬鼻子上脸。
“喂,你是什么人哪,怎么随随便便就否定别人”
那老者看着这些田地,一副痛心疾首地道,“你们这些食肉糜膏腴的贵人,哪里懂得种地了可不要瞎折腾了。”
文皓上前一步,低声向林蔚然解释,“大少奶奶,这位老叟是百花山这一片庄户人家中最会种地的老人,姓卫,人称卫神农。这一带的田地出现什么问题,农人们都是向他请教着来解决的,所以这一带的农人在种地方面都很听他的话。”
林蔚然眨了眨眼,卫神农这雅号意义太大了,他担得起吗
第105章
“大少奶奶,需要将这些人轰走吗”文皓请示。他着实气恼,今儿是他们插秧第一天,他们挑在这时候来找茬,岂不是触他们国公府的霉头吗
林蔚然摇头,“不必,且看看再说。”如果这些人是来找茬的话,他们强硬轰走反而落人口舌。如果不是,那就听听这些人想说什么。反正他们想说什么就说呗,最后结果都不会有改变的。
“人挪活树挪死,好好的苗你们非得拔了再种。”卫神农看着一扎成一垛垛的好秧苗,一脸的可惜。
宫衡跳脚,“这是我们的地,想怎么种就怎么种,关你什么事啊”
今天大哥二哥都不在,今天来百花山庄子这边的,不是女眷就是孩子,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他们。但他所受到的所有教导里,又没有应付这种场面的经验,这卫神农要是青壮年也就罢了,偏偏找茬的是个老农,这可咋整
卫神农道,“你们这些人哪会种地啊,不要再糟蹋这些种子这些地来为你们国公府做戏。你们知不知道你这样做,会耽误佃农们的收成的”
林蔚然觉得有些奇怪,不是说古代等级森严吗怎么这卫神农一介农民,就敢来挑衅他们国公府了
似是看出林蔚然的疑惑,文皓轻声解释,“他们卫家男丁众多,伺候地也精心,每亩地的产量都能达到四百斤粮食。这些年,靠着卫神农会种地的招牌,卫家卖种子,给人解决地里田间的问题,通过这些攒了不少家底,然后都买了地。恰好,卫家的地就紧挨着咱们国公府,喏,就是那一片。”
林蔚然看了旁边卫家的地一眼,根粗苗壮,苗与苗之间疏间得当,已经长出三片叶子了,确实比别人家的苗要好上一些。
难怪呢,这卫老头敢跑到国公府这边来指手划脚的,原来他们新的耕种模式有可能砸了人家的饭碗妨碍到了他们卫家的利益了。
既是利益之争,那便好办了。
“老人家,你还知道这地是咱们国公府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这片地的主人呢。人家抬举你尊称你一句卫神农,你不会就信以为真了吧”林蔚然最烦这种人了,打着大义凛然的旗号,却满肚子的自私小算盘。
见到说话的人是林蔚然一个女人,他哼了一句,“果真是唯女儿与小人不可养也。”
然后又一脸鄙夷,“所以说你们这些吃着民膏民脂的贵人哪懂得民生艰难尽糟蹋地了”
养你养得起吗你宫衡就要上前。
三总管冯咏拦着宫衡,前面的两句就算了,有他们这些管事下人在呢,哪能让主子们打着赤膊上阵呢,“卫老爹,这地还没种出来呢,你怎敢笃定咱们国公府种不好地呢再说,即使耽误了收成也是我们国公府的事,与你有什么相干的”
卫神农仍旧坚持己见,“祖祖辈辈都没有这样种地的,你们这样子瞎搞不会有好果子的。”
就在这时,泰昌帝带着宫令箴到了,还从司农寺导禾署召了两人一同前来,毕竟这新的耕种模式是与导禾署相关的,需要他们跟进。
巧了,这次来的人竟是导禾署四丞之一的沈导禾丞以及十监事之一的姜监事。
上次林蔚然讨要不同种类的稻谷种子,宫令箴走了一趟导禾署,正是他们两位帮忙找的稻种。
泰昌帝穿着赭黄色常服,宫令箴随侍一旁,其余人落后于他们二人。
冯咏无意见见到宫令箴,一惊,就要出声,却被宫令箴摇头阻止了。
他们一行人站在外围静静地看着。
因为要插秧了,这一片开插的水田周围都扔了一些秧垛子。
泰昌帝蹲下身,动手解开了绑着的稻草,取了一撮秧苗细细一看。
“你们也都看看。”
沈导禾丞也抓起一把秧苗看了,“皇老爷,这些秧苗育得真好,根壮苗直,春耕播种也才一个月这样,微臣很少有长得这么好的。”言语之间难掩惊异。
这厢,对于卫神农的固执,林蔚然啼笑皆非,这才哪到哪啊,无土栽培还没出来呢,“卫老爹,这世间,种地的方法千千万万,远超你的所知所想,你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就否定一些新事物。”
卫神农听见她讽刺自己无知,气得吹胡子瞪眼,“大少奶奶,老叟种了一辈子的地了,老叟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你们就听老叟一劝,别瞎折腾地了。老叟看不得这个呀。”
林蔚然懒得和他瞎扯皮,决定用一些事实来让他清醒清醒,于是她直接问道,“卫老爹,且问你一句,你们种植一亩地,以往需要多少稻种”
“十五斤左右。”老农回答的语气略傲然,他家种子好,发芽率高,所以周围的人都愿意买他家的种子。要知道别处,这一亩地要播个二十斤种子呢,有时不够还得再补。
“我这插满一亩地,每亩秧苗的播种量是七十斤左右,只需优质稻种五斤左右。”
卫神农瞪大了眼,“五斤不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