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心里有事,常凤英面上也不显,嘴上还如常的应付着沈婆婆道:“还好现在是暑假,所以我多带着他们出来走两趟,也不耽搁上课。”
“这倒也是。”沈婆婆对常凤英一家是不是全体出现,其实没那么感兴趣。就是遇上了这么顺口一问罢了。
她眼睛一扫,注意力一下就被地上堆放着的满满当当的货物给吸引住了。
她眼里顿时发出了一阵亮光:“呦,你们这趟带的东西还真不少,是托运的吧不然这么多东西人火车上肯定也不让叫随身带着。
对了,你们看过有丢东西没有,要是没丢,那你们的运气可真是太好了。”
她说着就不由感慨起来:“你们不知道这托运货物里头的水可深了。就是东西丢了,都没地方说理去。吵闹也不管用,最多能给赔点小钱都要念一句阿弥陀佛了。”
“不可能吧,这托运的东西还能给弄丢了”常凤英一听这话顿时就吓了一大跳,心里有些不信,“丢了,还不用赔”
“是啊,这不大可能吧”季宽也听的愣一下。
“沈婆婆,您这是吓唬我们的吗”季展鹏一脸被吓到的样子看沈婆婆。就是季爱珍也没忍住一脸的担忧,都有些难以置信。
而真正对沈婆婆的话深信不疑的,大概就是上辈子早早就出来,其间见识过太多事情的季北北了。
“没事我吓唬你们干什么”
沈婆婆看季家人一副不信自己话的的样子,顿时就激动了:“就早两年,我一个远房的亲戚有一回也是从乡下来省城看病。
那会他们想着难得来一趟,想着多给我带几只活鸡活鸭来,结果你们猜怎样”
第203章牧谨行的建议
“怎样”常凤英、季宽、季爱珍、季展鹏都异口同声的问。
“喝,别说了。就托运了那么一趟,六只鸡鸭硬是变成了三只,还说都没处说理去。”说起这事,沈老妇人显然还是很生气。
不生气可能吗那一次最终被损害的可都是自家的利益。
“不会吧,难道那托运就没个凭证什么的”常凤英等人听的目瞪口呆,发出疑问。
“凭证,凭证有个什么用”
不提起这个还罢了,提起这个沈婆婆更是愤然的:“确实是有个托运单,可是人家就简单的写了鸡鸭,也没写几只。
所以你就是去闹了也没用。还得庆幸,人家好歹能给你留下一半来都算是不错的了。你们不知道,我们这边的还有更倒霉的”
又举例说明了好几个类似更倒霉的例子,沈婆婆最后叹息的道:“其实这样的事多了,你们这一次是运气好。但是,你们这常来常往的,也不知道你们的好运气能有几次
要我说,你们以后倒是宁可每次少带些东西来。只要带的东西别太大,重量也别超过了。能直接随身带着就直接随身带着。
那样就算是要多跑几趟也总比担心到了地方,东西还能不能都是自己的来的强。”
“”
常凤英、季宽、季爱珍和季展鹏早都听的呆了,互相对视的眼睛里都是惊吓:“这上火车随身带着的东西,怎么还有多大多重的限制”
等送走看他们还没收拾好,只能先说定了第二天一早就过来买东西的沈婆婆。
关上门常凤英忧心忡忡的对着季宽,也是对着其他人道:“这火车托运要真是沈阿姨说的这样子,那以后为了更稳妥些,我看我们还是安安分分的多跑几趟吧也别想着一口气能吃成个胖子了。”
他们是今天在部队那边才刚刚知道,原来坐火车带的东西多了,是可以托运的。
知道后常凤英就放在心里暗暗的盘算过,回来要跟季宽商量商量,去火车站多问问火车托运的事情呢。谁曾想现在被沈婆婆这么一说,她心里顿时就没底了。
虽然吧,这一趟他们家确实是又赚了不少的钱。
不止是部队高价收了他们的鲜鱼。就连那些鱼干,牧谨行非要给的价钱,都比自家在省城自己卖出的最高价还高些呢。
加上他们这趟来,部队还另外给的那些七七八八加起来的钱。
算下来她拿到手的钱竟然能有七八千,比他们上一回来省城赚到的多了不少不说,也让自家不知不觉中就一跃成了个万元户。
都说钱是人的胆这话还真不错。
现在只要想到自己的手里一下有了这么多钱,常凤英就有了一种胆子一下就壮了不少。什么也不用怕,底气十足的感觉。
所以当牧谨行跟他们提起,让他们可以考虑这次从省城买三轮自行车回去。然后再在县城里或是租,或是索性买下一个小院子,把家给安到县城去的建议的时候。
她听了牧谨行罗列的那些个好处,立刻就动心了。
第204章不同的意见一
在常凤英看来牧谨行的见识高,提出来的建议更高。
他说:与其继续住在他们老家交通不方便的元宝村。以后每天徒步带着个小拉车出去,只靠着个怎样都还没办法携带太多货,赚不到太多钱的小拉车。
那还不如多花点钱买一辆三轮自行车,把家给安到县城,靠着县城比他们村里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骑着三轮自行车,无论是骑着亲自出去各个村子里收货;还是索性就在县城里弄个固定的收货点,让别人以后能把他们需要的货自己给送上门来都是有大好处的
虽然还是一样的起早摸黑。一样需要累死累活的辛苦,奔波往返于元宝村和各个村里,以及县城、省城之间。
但是显然后一种不仅会让他们更轻松些,发展的余地也更大。
而且三轮自行车能装载的货物量,不用看,那就明显是小拉车的好几倍。货多了,赚的钱还用说么自然也会跟着能多上好几倍。
常凤英一想,可不就是牧谨行说的这样
他们要是真的能照他说的这么干的话,那简直就是一个人至少能顶上两个。
而且常凤英也仔细的盘算过了,觉得要是自家舍得再买一辆女式的自行车。
那全家搬到县城,以后,不仅季爱珍和季展鹏回村里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方便的很,也没那么累之外。
季北北在县城上学也不用再住学校里。也可以每天都回来吃饭睡觉,怎样都比住在学校十几个人一间的寝室里过的舒服多了。
自家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叫孩子们以后过的好,不被人看不起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