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1 / 2)

第317章

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无非是时间,而最容易改变的,就是人心。赵长卿可以很肯定地告诉其他人,他如今的心情,已经跟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大不相同了。君臣离心,乃是国之大忌,不过,好在他们还有共同的愿望。

在科莉布索离开之后,赵长卿把何文秀跟李东霖两个叫到了跟前:“这里虽为归墟,但是这里的山河地理跟大宋别无二致,只是有神明的余荫。你们可做好了回去的准备?”

何文秀跟李东霖两个立刻交换了一个神色,道:“圣人的意思,是打下如今雄踞东方的清国?”

赵长卿道:“那是我们的故乡,不是吗?区别也在于,是现在打,还是过两年打。”

何文秀立刻答道:“圣人,臣认为,现在并不是攻打清国的好时机。”

“嗯?”

“东土不比别的地方,那是我们的故乡。打下来容易,要治理,却是需要大量的人手的。”

问题就在这里,如今这船队里面,十五岁以上的男男女女加起来,也才二十万人。这够什么使的?

李东霖立刻道:“哎呀,何大人,这您就太过固执了。那满人再厉害,能比得上会使唤风刃的我朝将士?清国看似强大,可是这些年来,反清复明的事儿可不少呢。什么洪门,什么白莲教,什么红莲教,都是如此。”

李东霖之前想辅佐大公子上位,自然是做了很多功课的。在他原本的计划中,赵廷瑜要强行登位就需要军功,能让人服气的军功。什么样的军功能让船队里的大多数人都闭上嘴呢?自然是攻下清国,还我河山了。

李东霖甚至还道:“启禀圣人,八大海盗王之中,新加坡的邵峰就是明末水师大将之后,而清夫人则是两广人士。根据他们传来的消息,虽然这清人皇帝康熙帝手腕高超,又拿出了永不加赋的名头,很是收买人心,不过,他的儿子们暗中争权夺势,朝中党同伐异,而康熙本人又好名,因此吏治败坏,因此,洪门、白莲教红莲教等江湖门派趁机崛起……”

赵长卿勾起了嘴角,微微一笑,道:“江湖门派?他们真的有治理天下的觉悟吗?”

李东霖立刻闭嘴。

何文秀见状,道:“圣人,臣以为,有您传授的那些术法,再有清夫人、邵峰接应,要驱逐鞑虏并不困难,因此臣听说,那满人为了保证自己的战斗力,一方面把自己的族民跟汉人隔离开来,另一方面,又毁掉了汉人在前朝研制出来的火器,甚至把会制作火器的汉人官员流放边关。这样掩耳盗铃的行为,正是他们缺乏远见之明证。圣人要回返东土,臣并无异议。臣想问的是,圣人会放弃这片蓝宝石之海吗?”

赵长卿微笑道:“你说呢?”

何文秀和李东霖一惊。

显然,这位圣人并没有把自己手里的东西让出去的习惯。

“好了。我记得那个朱海棠对术法的利用很有几分灵性?我要见她。”

听见赵长卿这么说,何文秀立刻反对:“圣人,次女出身微贱……”

赵长卿道:“我要用她在术法上的灵性,跟她的出身有何关系?好了,让教坊司征召她吧。”

秦业听说,立刻领命而去。

按照赵宋王朝的法令,身为君主,赵长卿要召见一个舞姬歌姬之流,根本就不需要得到臣下的允许,而就是跟何文秀这样的大臣,也不过是因为赵长卿在他面前提起了召见贱籍女子所以才反对。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赵长卿不纳这朱海棠为妃妾,臣子根本就不会反对。

毕竟,赵宋王朝的贵族和官员们携美出游本来就是正常的社交活动,就是古板如何文秀,也会去红船散心,更别说他们文官们私底下举行什么文会,让姬人作陪更是惯例。

何文秀会反对,不过是因为赵长卿在他面前提起了要召见一个贱籍女子。而赵长卿会在他面前开口,也不过是因为这个朱海棠如果的确出色的话,日后有可能跟这些臣子们共事因此提早打个预防针而已。

三年来,朱海棠的日子并不好过。当然,不是她没有本事,事实上,她是教坊司里公认的术法行首。可问题是,教坊司里的诸位行首,她们学习才艺,原本是陪那些客人寻欢作乐哄客人们开心的。跟客人们泼茶斗诗,那是浪漫,可跟客人们比拼术法?那是什么鬼?因此,这三年来,来朱海棠这边的,多是武将,因为比拼术法,其实就是比拼战斗力。而跟武将们混得久了,自然,登门的文官就少了。

赵宋王朝重文轻武的传统由来已久,即便这三年来向朱海棠讨教术法的人不少,让朱海棠的腰包变得鼓鼓的,论战斗力,朱海棠在教坊司也是首屈一指的,可论地位,朱海棠却是教坊司诸位行首之末。

这三年来,朱海棠过得实在是压抑。

郡公府宣召的教旨送到朱海棠的船上的时候,朱海棠正在待客,刚听到的时候,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又有人捉弄她,不想,那为首的内侍进来的时候,她的客人们先推开了几案拜了下去。

朱海棠这才知道,自己差一点错过了一个大机会。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换了衣服,拿着令牌来到郡公府的后门,然后,跪在了沁芳小筑的台阶下。

第318章

看着趴在台阶下的朱海棠,秦业有点不高兴。虽然自唐朝以来,狎妓出游就是上流社会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甚至可以被称为文化。但是,在秦业看来,朱海棠这种人,伺候官员就已经是够抬举她了,哪里配在圣人跟前伺候?

在某些方面,秦业也是相当固执的,因此,他私底下试探出赵长卿的意思时候,就把这件事情揽了过去。

“阶下可是教坊司歌姬江氏?”

“正是。”

朱海棠的本姓江,入了贱籍之后,怕让先人蒙羞,因此舍了原本的姓氏,朱海棠的朱字,其实是她晋升一等之后另取的,并不是她真正的姓氏。此刻,被秦业叫破了自己的本姓,跪伏在那里的朱海棠就更加惭愧了,甚至有一种被扒了衣服一样的羞耻感。

“好了,杂家也不多废话了,因为你在术法之上很有几分天分,故而把你召入公府。只是以你的身份,也不够在圣人跟前伺候。以后,你就呆在如意馆不要随意走动。如意馆里有书,你可以翻阅,但是不得传授他人不得带出公府。你可听明白了吗?”

“是,公公。”

秦业再度看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走了。

等秦业的脚步声远去,朱海棠才迟疑着,抬起了头,慢慢起身。

一个侍女模样的人走到她身前,道:“江娘子,我带你去你的房间。”

“是,多谢这位姐姐。”朱海棠迟疑了一下,道:“我,我出身微贱,之前跟那位大人也从无往来。为何那位大人……”

“好了,江娘子,你既然进了府,便是公府的姬人,过去的事儿,请你都忘了吧。如今公府正在修含凉殿,事儿多。日后在府里,莫要随处走动。”

朱海棠立刻意识到,这郡公府里的人对郡公的称呼已然变了。虽然变的只是对郡公一人的称呼,但是这里头的意义可大为不同。要知道,圣人,在唐朝就已经是对君王的敬称了。

对于朱海棠这种新人来说,修建含凉殿完全可以说是意外的大事,可是对于郡公府上上下下的人来说,却是必须。

其实早在三年前,他们就想为赵长卿建一座含凉殿,毕竟,为他们带来长生的希望的,不正是他们的郡公吗?可谁想到,郡公竟然忽然昏迷不醒!伴随着大公子的权力大增,郡公府难免出现了大权旁落的情况,也使得很多东西都无法调度,含凉殿修建计划就只能搁置。

如今,他们的郡公不但醒来了,还被证实,乃是天上的太阳真君!区区一座含凉殿算什么?!等打下了东土,重建大明宫都不是事儿!

gu903();更别说,相关的木料,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准备好了,那些建木、香樟木等名贵木料已经阴干了三年,正是好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