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书山有路勤为径(2 / 2)

好吧,读书。

父子之间相互‘讨教’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除了让叶春秋对于八股和四书五经有了更深的理解,叶春秋搜索光脑的速度居然更快了,任何刁钻问题,不需要费时的搜索,便能立即敏锐的察觉到关键词,而后识海之中心念一动,自己要搜寻的东西便立即映入脑海之中,下一刻叶春秋张嘴脱口而出。

而叶景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家儿子的天才之处,无论是笔帖诗还是八股文,居然没一处难倒叶春秋的,他从中的收获也是不小,有时考较叶春秋,叶春秋的回答可谓精辟,反而令他得到了反思,从中获益匪浅。

被老爹折腾了两天,县里已有人来通报,让叶春秋及早赶去宁波,参加入泮礼。

所谓入泮,其实就是入学的意思,这个学可不是普通的学堂,而是府学和县学,从此之后,自己的名字要进入儒学名册,正式成为一个秀才,官府会给予许多的特权,譬如免一定的税赋,免除徭役,若是成绩最优的廪膳生员,每月还可以从儒学那里领到七斗米作为补助。

以上只是显性的特权,许多隐形的特权也是有的,譬如见官不拜,譬如犯了罪,地方官不得处置,需要先让学官处置,譬如你有了闹事的资格,可以偶尔骂一骂地方官了。甚至你出门在外,离乡背井,不再需要路引,若是嫌路上不安全,甚至你还可以佩剑,总之你是秀才,已经成了大明朝的储备干部,是天之骄子。

入泮礼之后,叶春秋就算是正儿八经的进入了官学,所以叶家对此格外重视,老太爷亲自吩咐准备了马车,本想除了叶三之外,再让一个健仆同去,叶景却是拒绝了,老爹铮铮傲骨啊,叶春秋有时也受不了他这倔强的脾气。

也罢,在第三日的拂晓,叶春秋便出发了,待到正午抵达了县城,这一次终于做了秀才,叶春秋理应去见见自己县试的恩府王县令。

王县令这几日似乎颇为忙碌,叶春秋瞧他瘦了两圈,待叶春秋行了礼,王县令便笑了笑:“春秋很争气嘛,咱们奉化也算是出了神通,本县甚慰。”

接着又寒暄几句,王县令似乎有事要办,显得有些神魂不属,还未喝一盏茶,县里一个书吏匆匆而来,低声向王县令谈论什么,叶春秋坐的远,只依稀听到‘下棋’‘知府’‘布政使司’之类的字眼。

叶春秋倒是识趣,便起身道:“学生要急着赶赴府城,就此告辞。”

“既如此,本县也就不多留了,不过你年纪轻轻,路上可有人照拂吗?”他顿了顿,对书吏道:“取本官的时凭勘合来,暂借春秋一用。”

叶春秋本来对王县令是有些意见的,好歹也是‘高考状元’好吗,而且上一次王县令亲自登门,大家还是挺愉快的,今日却疏忽怠慢了一些,给叶春秋泼了一盆冷水。

可是王县令要借时凭勘合给叶春秋用的时候,一切的不快叶春秋都打消了。时凭勘合是官府使用驿站的凭证,借着这个凭证,可以在大明各州府的驿站歇脚,奉化到宁波有一些距离,途中有两个驿站,正好可以供叶春秋休息。

看来王县令对自己还算不错,看来是真的有事。

叶春秋接过书吏送来的勘合木牌,这牌子沉甸甸的,很不客气的收入囊中,这个时代特权很重要,可以省却无数可能发生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