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站在一个小县城停留,这儿已经是满目荒凉的景象,只是高天的云,耳畔的养叫声,让人莫名有一丝留恋。
在这儿,当地文物部门给我们提供了十二头骆驼。除了拖人,其他都用了托运饮用水和食物。
按照我们的计划,原来想借用几辆沙漠车或者吉普车,但当地的向导说我们要去的地方不适合车辆行走,乘车反而是累赘。
我们打听过,上个月,二大爷曾经在这个县城短暂停留,至于去了什么地方,却没有打听到。
我们去美国的这段时间,孟教授和冷晓曦根据二大爷留下的线索,已经找到了千年艳冢的大体方位,孟教授保留了一副手绘的地图,我们所有的行动路线,都要按照地图路线行走。
向导六十来岁,头发花白,脸色红润,气色不错。
猴子跟他打招呼,老向导用不熟练的汉语答复,看起来老人精神很好,性格也很好,容易跟人相处。
猴子问:“大爷您怎么称呼”
向导答:“叫我阿扎提就行。”
猴子说:“您气色真好。”
“那是太阳晒的。”阿扎提老爷子说道。
我忍不住大笑起来,阿扎提望我一眼,说:“这小哥眼熟的很。”
“是吗”我说道:“我可没来过大新疆。”
“我也没去过大北京。”阿扎提笑着说:“我觉得你跟电视上那个唱歌的很像。”
说笑一阵,很快拉进了距离,阿扎提给我们讲解骑骆驼注意事项,给我们唱新疆民歌,逗得冷晓曦和林小雅眉开眼笑。
其他几名考古队员围着孟教授研究地图,看起来极为认真,相比而言,冷晓曦就没他们那么严肃。其实地图就是冷晓曦画的,她不参加也说的过去。
接待我们的官方人员送我们出了县城,给我指了指路途,然后驱车离开。
前方越行越荒凉,起初还能看见一些绿色,胡杨林,骆驼刺,再到后来,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植被,在金色的沙丘上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一天来的沙漠,大家兴致颇高,冷晓曦和林小雅比赛似的不停照相,猴子满脸惊喜,眼睛里都反射着金色的阳光。
阿扎提不紧不慢在前面领路,我回头望了望,除了老爷子自带一匹骆驼,一共十二匹,都装载食物和水,大概是半个月的量。
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半个月之内完成这次探寻之旅,到就近的地方补充水源,听阿扎提老爷子说只能寻找河流。沙漠里地下水太深,而且不容易找到。
猴子最关心的是带了什么武器,其实当地有关部门只给了一只步枪防身,聊胜于无吧,起码遇到野狼群也能开枪吓唬一番。
直到三天之后,大家终于感受到沙漠的严酷。风一来,沙子打在脸上隐隐作痛,虽然都戴着防风眼镜,也依然能感受到沙漠的威力。阳光更是厉害,简直如同火炉,喝再多的水都不管用。
这天晚上,个个精疲力尽,选了一块略微平缓的沙丘,支起帐篷,大家吃饱喝够就各自睡下。
夜半时分,忽然传来几声凄厉的叫声
,,;手机阅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