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节(2 / 2)

gu903();凉丝丝的,顿时清醒了。

“来人。”

“主子,有事吩咐?”

知春圆枣推门而入,身后的宫女捧着洗漱的温水等。婉绣含着眼泪珠子擦了擦,“洗漱吧,膳食摆在外面就好了。”

既然是画日落西山园中景,自然就要早早做好准备,抓好那一瞬将它画下。

须知,每一日的景色都是不同的。

奴才们伺候的手脚很快,婉绣洗漱更衣到了凉亭,石桌上的笔画摆好,另一边还支了矮几摆好膳食。

婉绣不慌不忙的用膳,看着这院中偶尔有人路过的景色,心情舒畅起来,午后的昏沉也都解了。

品了花茶,提起笔来。

“这是十二格格送来的颜料,说是用的锦带花。条缀彩霞,很合主子的颜色轻重。”

婉绣点了头,让那颜料放下,她习惯性的画了大致的菱角模样出来。

秋水阁的屋檐,条条垂柳,蜿蜒石板小路,一湾吐着鱼儿的池塘……

婉绣俯身画的认真,秀眉也画上了专注。

静鞭甩响,奴才请安。

笔下描上最后两朵锦带花,婉绣这才抬头,“爷金安。”

“嗯。”

康熙背着手漫不经心地走近来,他垂首看着已有模样的画作,“园中景。”

婉绣点头,她落下笔,“闲来无事,爷今日怎么过来了?”

“散散心,就被奴才引过来了。”

哪个奴才这么胆大包天?

康熙自如的另持一羊毫笔,端看两眼,“你这草色浓了些。”

婉绣收回眼神,她忽觉鼻子发酸,眼皮子眨了两下。

“这是谁调的”

“阿嚏——”

第214章冤家最宜解

婉绣贪凉,受了风寒。

画没有作完,她人就被康熙不分奏说的牵走。

路边的奴才早早背过身低下头,可难得在人前拉扯,这让婉绣很有些羞涩,手下拉动两下,“慢点。”

康熙沉下眉头,“你好好的怎么就凉着了?”

这人,还生气了一样。

婉绣不喜欢得病,毕竟中药调理缓慢,这才让她总是细心呵护自己,免被病疾祸害。她也有发愁,遂叹了口气,“我哪知道。”

“这么多奴才跟着你还不知道!朕看你宠得她们跟小主子似的,结果都是没用的东西!”

这句话太重了!

正如皇上所言,主子极宠她们,却也改不了她们是包衣奴才的事实。知春等人担不得这样玩忽职守的罪名,当即齐齐跪在了秋水阁院前。

婉绣回头看去,放下又被拉了一下。无奈只能转回去,另一手背在身后往上抬了抬,“是我把人赶了出去,后来犯困懒得动才贪了凉。可这样的天受寒,不也是常事么?”

就说太后老人家,身子骨多硬朗的人,三两年总有几回是躺着的。宫里头争风吃醋豁得开的,就喜欢头疼风寒和动胎来叫嚷。

“出宫前,那个方常在,还陈答应不就是凉着了?”

康熙神色莫名,他似乎想笑,“不记得了。”

“也是。”

康熙听她有些醋了,近身低语,“你这人怎么这么不仔细?”

婉绣拉起裙角,脚下快了两步,“慢点。”

无奈只能放缓脚步。

留在院子里的奴才见了,连忙把茶水奉上。他们没想到主子天大亮的时候就回来,顺带的还带了,不对,是被皇上带回来了。

婉绣赶紧吩咐下去,“去备些温水洗漱。”

即便她不觉得什么,但是一国之君因为她染上风寒,难免会被太后怪罪。近身的那些朝臣就算不会参奏,也会愈发的记得她。她靠着恩宠起身,好在娘家争气才不至于摇摇欲坠担惊受怕。如今是儿女当道的时候,她避讳的躲在后面,更不能插脚出来坏了名誉。

进了屋子里,婉绣反而拉住康熙坐下,她亲自伺候着洗漱,又看着康熙喝下热茶。等到姜汤送过来时,婉绣看着来往的二等宫女和澹宁居的人,低头倒了两碗送到康熙的嘴边,“不知道会不会染上,爷快喝一碗。”

“还是叫太医过来吧。”

“不用的,人受寒本来是小事,难免都会有。”婉绣一点都不喜欢吃药看太医,她一口否决,嘴下不慌不忙的安抚,“药再好,那也有三分毒。我今儿早些歇息,捂得暖和些就好了。倒是爷,赶紧把姜汤喝了。您案牍劳形,一身子乏累,更要小心才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