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王氏微窘,她揪着袖口抬眼看去。若不是因为得宠和同行,她哪里敢自称一声妹妹?即便宫人曾有流言说她是第二个德妃,只可惜是第二个,到的时候晚了,所以才差了彼此的富贵地位。可她是谨慎人,不敢讲这些话听进耳里,“娘娘说笑了,妹妹蒲柳之姿,在宫中不过平平。”
“皇上喜欢你,自然就有你的长处,莫要太谦谨了。”
王氏赧然,微微一笑,“只是生了好时机,又赖于父母不算丑陋而已。”
生了好时机。
婉绣没想到这个王氏这么通透,也难怪成了那个汉人推崇的嫔妃了。说起来,自己却是自愧不如。毕竟在历史长河中,她也曾为自己的汉人而骄傲过。
不过还好,心中的大志却近在眼前。
“等到了府上,你也不必顾着我,好好地和家人团圆即可。”
“谢娘娘。”
仪仗长长的蜿蜒在江南水乡,次日午时便到了王氏的家中。她作为宫中的贵人,带着随行伴驾的荣誉,受到了府中上下以及王氏九族的跪拜。
府中早已被翻新僻静出来,九族皆跪拜在门前街旁,为首的还有当地的巡抚等官员。
乌雅威武这一支从了军,族里人因为忌讳,亲近的几支也是配合的有半数从军。年轻的官员都是办事累功的时候,所以看着王氏一族领首的一众官服,婉绣在心里数了数,再对比后不由得扯了下嘴角。
汉人多,氏族齐心,果真不敢比。
婉绣想到低调的王氏,眼下掩住忧色。
王氏的嫂子李氏是当家夫人,她带着人给婉绣行礼。这人心思通透,说了几句就察觉了意思,请到院落后就跪安了。
王府只住两日,婉绣没有乱走动,只是夕阳西下时康熙过来了。
“既是出了宫,可有想好要做什么?”康熙提着长袍坐在了堂上,他打量着摆设精致的屋内。
婉绣端着茶,悠闲自在,“爷肯让我出去?”
指尖敲了敲桌。
“小时候我就爱去教堂,还有码头。”婉绣说来甚是怀念,她以前日日夜夜的念着,可惜出来后她反而无所谓了。
康熙闻言直摇头,他想念其字,又改了改道,“你阿玛提及家中就夸你,你家弟也很是推崇,朕总觉得言过其实。”
婉绣莞尔,若是平常人,谁会没日没夜的和家里弟弟科普大清不过世界一个角落的认知。阿玛虽然只是偶尔旁听,徒当故事。可是时至今日,他也明白其中的道理。
也不知道是他们做了什么,所以引得康熙这样开怀。
“我也是好奇而已,史书茶楼里说大清地境无疆,夷人说海上可数月不见土地人烟,可见自己不过其中一隅。”想到以前天真烂漫的岁月,还有曾阅过的古人丈量半生后的地图,婉绣欣悦不已,“越是得知,便越知自己井底之蛙,微不足道。”
这是一种好奇心,也是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向往。
婉绣眼里的喜色是真心地,也曾无数次的出现在自己身上。康熙深有体会,遂抚着指上玉扳指笑道,“那就收拾收拾。”
收拾?
婉绣心中一动,直视着他,“去哪?”
“游山玩水。”
第192章微服私访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遑论是一国天子,金口玉言。
康熙次日,起身见了诸位当地官臣。赖于那些动弹不得而格外多嘴的花草们,婉绣纵然不动身也难逃耳难。
那些政务要事,婉绣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轻快自在的叫人将收拢的箱笼又修整了一下,既然是微服私访出巡去,那行李自然是要轻便简洁的为妙。
作为贴身宫女,知春自然也十分清楚,甚至是惊喜万分的准备起来。
婉绣本来还不觉什么,只是使唤了两下嘴,却见知春前前后后的跑动。一张脸蛋尽是喜色的在眼前走过,什么都要亲力亲为。
心里莫名的有些欢喜。
婉绣捻起了一颗糖酥,这是江南的小食,在宫中不曾见过。好在口味不腻,放在嘴里抿了一口微微的甜。
“你这么高兴做什么?”婉绣支着脑袋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出门玩耍的人是她呢。
知夏鼓着脸,不高兴道,“主子出宫,带的人少,知春自然高兴。”
不过有些人是不高兴了。
婉绣将糖酥狠狠地抿了一口,眼看着那张苦瓜似的脸,而后被逗得直笑,“呆瓜,那我就依你的话,带知春去。”
“主子!”
“谢主子恩典!”
知春抱着披风,扭身喜滋滋的谢了恩。
她这一谢恩,可算是定了话了。知夏见此,气的一把将她怀里的披风抢过,“哼!”
“诶,你回来!”
“你们欺负好人,我不回来!”
知夏气势汹汹的收拾起了行李,眼看着她那副架势,知春倒有些看不过来软口相劝,“主子,奴才这回就不去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