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再写蔷薇 砚丞书 1864 字 2023-08-12

钟时叙不嫌麻烦,大晚上亲自开车把人送到楼下,换来人家一句客气的感谢。

赵兮词上了楼,在门口碰见房东太太。

房东太太看见她,笑着打招呼,“赵小姐这么晚才回来?”

赵兮词拿钥匙开门,“阿姨,过来有事么?”

房东太太说:“哦,隔壁屋的水龙头坏了,我儿子今天不在家,我自己过来瞧瞧,修不好明天再叫维修工,顺便就想问问你这间屋子,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维修的?”

赵兮词进屋开灯,说:“我的屋子都好好的,没什么需要维修的地方。”

“那就好。”屋里灯一亮,房东太太注意到她手腕戴着一只镯子,打量两眼,说:“你戴的这只翡翠真不错。”

赵兮词不懂玉石,但这镯子确实肉眼可见品相不错,“随便在商场买的。”

“商场买的?”房东太太握着她的手端详,“赵小姐你别骗我,就算是商场里那些奢侈品旗舰店也没有这么好的水头,现在整个市场,想要找到这种品相的玉镯也要识得一些门路的。”

这房东太太平时说句话就喜欢浓墨重彩夸张事实,以求诙谐幽默,赵兮词觉得她又犯老毛病,所以不太当一回事。

她付之一笑,“真是在商场买的。”

房东太太以为她遮遮掩掩刻意隐瞒,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但也有点扫兴,“不说就算了。”

晚上洗完澡,赵兮词坐在书桌前,把那只镯子慢慢脱下来。

虽然房东太太的话添油加醋,赵兮词半信半疑,但这样的东西不适合她日常工作的时候戴,不仅怕磕磕碰碰,还怕到时候同事看见,总要好奇打听两句,她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省得麻烦,她随便找了个首饰盒子,把镯子放进去,扔进抽屉。

如果没有会错意,就当那一夜值一只翡翠镯子。

赵兮词这段日子在项目组给欧阳珣当助手打下手,体会到他的十分专业十分严格以外,还有他火爆的脾气。

祝清枝被骂了几次,大概因为抗压能力强悍,习惯挨骂以后,开始皮糙肉厚,面对欧阳珣再大的烈火都不痛不痒。

赵兮词的情况好一些,毕竟也算是她的老本行,经验足够,不怎么出错。

只是在开会讨论方案的时候,几个专业负责人难免意见不合,你方唱罢我上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建筑师注重造型,规划,艺术形象,构筑师提醒要考虑结构,功能和技术等等要素。

两方人马差点打起来。

赵兮词提出,“或者部分设计可以考虑一下参数化,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国内有一些建筑师对于参数化设计一直抱有一定的偏见,觉得这样的设计属于一种运算过程,随时提供变量,而且太过理性,缺乏建筑形态的美感。

毕竟建筑设计最能体现一个建筑师审美水平。

但是赵兮词有不同意见,所谓美学,可以是算法之外的可能性,也可以是算法之内的各种变量,更可以是运算过程中产生意外的美感。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游刃有余,才是更胜一筹。

毕竟建筑设计,是堪称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创作过程。

一个方案设计会议讨论了好多天,越是讨论越是斗志激昂。

不过好在有欧阳珣主持大局,他的脾气大家不服,但是他的本事多数人还是信服的,由他指导的工程一般十拿九稳。

会议由中午开到太阳下山,几个人才从会议室出来,碰巧林见霜跟白满川一起从办公室走出来,两人一路走一路聊,表情严肃,不知道在交接什么工作。

从白满川过来的一路,祝清枝目光直视,趁机还打了声招呼,“白总监。”

白满川停下脚步,对她笑一笑,寒暄道:“听说你们项目组最近很辛苦啊,上个星期还外出踏勘了。”

祝清枝怀里抱着文件,难得表现得和平时的大胆直爽不一样,“还行,没有你们市场部那么忙不过来。”

白满川仍是笑,“那行,我还有事,”他看了赵兮词一眼,说:“你们忙吧”

祝清枝又直勾勾看着他走远,等回过神,直接对上一道冷漠的眼神,她吓一跳,“欧阳工你干什么?”

欧阳珣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说不清是不耐烦还是嫌弃,转身离开之前留下一句语焉不详的话:“小白脸,又骗走一个。”

祝清枝看向林见霜,“林总监,他这是什么意思啊?”

林见霜干巴巴笑了笑,“不要介意,他是这样的,其实现在他已经好很多了,大学那一会脾气更臭。”

赵兮词也起了好奇心,问:“原来你们是大学同学?”

林见霜的笑容微微收了些,“是啊,大学同学。”

说完回办公室去了。

一个初步方案讨论了小半个月才定稿,接下舊shígG獨伽来又要上楼开项目专题会议。

赵兮词进会议室之后,把打印多份的方案书给每位领导逐一分发下去,钟时叙来得稍稍迟,直接从她手里接过文件,拉开座椅落坐。

会议开始时,钟正川起了个开场白,接着才让设计部的人做方案汇报。

赵兮词站起来,一手拿着汇报稿件,先从对项目的思考,引导在座听众进入主题,结合稿件讲述设计步骤,语言精练,再添加一些富有感染力词汇,一番汇报还算顺利。

毕竟不是在给客户做项目提案,所以讲得又精又简。

钟正川听得满意,问会议室里各位有什么建议或问题。

会议室里半天没有吱声,还以为汇报环节能够结束。

结果钟时叙像是刚醒过神来,这下才说话,“你们这次的建筑体量需求太大,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怎么去平衡?怎么融入当地的景观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