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9(2 / 2)

因为日本王室太穷了。

穷的到现在,连后柏原王的葬礼都没举办:因为没钱

当初后土御”能下葬,还是因为汪直跟张仑者后柏原王可怜,借了他不少钱,才举办的葬礼,现在后柏原王也没个儿子,怎么借钱谁还

加上谁要继承王位,得连后柏原王的债务也要一同继承,谁乐意啊

日本国现在谁说了算,看不出来么,当了日本国王,指不定也”无疾而终”了呢。所以人都不傻,都不当,但是联合上书,祈求宗主国给解决此事。

随后,宪宗皇帝就”勉为其难”的将自己的二皇子,封为日本国王,因为二皇子尚未成亲,去日本天高路远,允许其母

纪淑妃跟随。

且派遥五百内监、一百宫女随行。

又因为二皇子为人温文尔雅特允许汪直和张仑他们帮二皇子稳定局势后再归朝。众大臣顿时哗然。

日本国可比占城大多了

这一个给了亲弟弟,一个给了亲儿子,皇上想干什么不管皇帝想干什么他都已经干成了。二皇子这些日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

“先生,父皇为何要选我去日本那里那么“二皇子很是沮丧,他觉得自己自小不被父皇重视,现在是不是父皇连看他都不想看了就把他打发到了天涯海角去这辈子都回不了国。

“怎么会”吴有为兴致勃勃的道:“殿下,这可是好事:要不是你太子哥哥不能离开京中,恐怕你父皇都想将日本给他了,不过你太子哥哥说你生性仁厚,比较适合那里,便推荐了你,而不是三皇子。”

几位皇子年纪相近,太子殿下现在已经长成,宪宗皇帝不得不为其他的儿子考虑考虑。有这种好事儿,当然是优先儿子们了。太子殿下就向宪宗皇帝推荐了二皇子。

因为二皇子性格好,人也随和,日本国现在已经被大明牢牢地掌控了,在汪直和张仑的高压政策下,已经没什么人可以反抗了,他们也反抗不了。

沿海也有一一些家里的次子、三子等跟着去那边闯荡,赚钱,因为日本百废待

助多少

男丁几乎都被打没了。

正好沿海那边都是男多女少。

有了对比才知道珍惜,俩活阎王之后,来一个温和的君主,是很能安顿人心的,再加上被派遣去日本的几乎都是能臣干吏,他们在这边还要熬资历,但是到了那里,直接就是高官了。

当然,他们需要退出大明国籍,改为日本属国的国籍。同样的,能去的几乎都是次子、三子。

”是吗”二皇子很是疑惑:“可是那里那么

“远什么呀臣在上海县的时候,每年都要去两次,离的很近的,甚至都能看到彼此。”吴有为道:“没您想的那么远,

就隔了一片海而已,您想啊,要是太远的话,皇上怎么可能允许纪淑妃娘娘跟您起去呢”

其实吴有为也不知道为什么,宪宗皇帝要纪淑妃跟着去。

想不明白的还有万贞儿,她去了毓德宫:以为纪淑妃会很沮丧,谁知道纪淑妃竟然很高兴:“皇爷能让二皇子去,是对他的看重,但是他还没成家,臣妾也是担心的,跟着去就不一样了,那里也有王宫的,后宫的事情,臣妾也能帮帮他,等他娶妻生子了,臣妾也能含饴

纪淑妃点不高兴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兴致勃勃的开始收拾的东西了。

“你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万贞儿不解了。

“姐姐,不瞒您说,皇爷的眼中,除了您之外,其他的都是时新鲜,我也不例外,与其在宫中熬到老死,不如早早的

跟着儿子去外面过。“纪嫣然笑的很云淡风轻:“自从十年前,皇爷就再也没宠幸过我了

在这宫里,跟守活寡有什么两样

与其这样过日子,不如跟儿子去海外,那里是儿子的地盘,她就是王太后

“你想开了就好。“万贞儿知道后宫女子的苦楚,所以她能照拂的尽量照拂到,不让她们的日子太难过。只是生活物质上享受的再好,也无法弥补心灵上的遗憾。

皇爷注定了无法分给她们一丝关注,尽管万贞儿再贤患,这么多年被独宠下来,也不想放手了。所以她就拼命的用物质补偿她们。

这也让后宫的女子们服气了,因为万贞儿真的很适合当一个皇贵妃。以前王皇后管理后宫的时候:她们的日子,可没这么好过。

每日都要早起请安不说,动不动就要被训斥一顿,王皇后这个人,她被关了禁闭都没几个人给她真心实意的求情。话说,王家其实还想尚公主的,但是早早的就被万通给剔除了。当初要不是王家搞小动作:凤阳公主能早产

现在这位公主倒是好了不少,因为万贞儿将一些皇庄送来的菜,都优先清宁宫和坤宁宫。

清宁宫是因为有周太后在。

坤宁宫别看王皇后被禁足,却没吃什么苦头,因为管理后宫的是万皇贵妃。也因为如此,周太后越发满意万贞儿了。

二皇子要在过了年二月份南行,走到上海正好赶上出海的时间。所以现在开始准备迁宫搬家。同时,吴明德考中了举。

“不错,不错ot吴有为大喜:“以后再考中进士,就能入仕了。”吴明德已经长大了:看着自己的父亲笑的特别俊朗:“嗯”

或许是因为从小被吴有为养大:他长相倒不像他的亲生父亲吴俊,更像是已经逝去多年的了的吴老太爷。吴有为这具身体的亲生父亲。

开祠堂祭祖,告诉亡者这个好消息,又有人送来贺礼恭喜。

吴家低调惯了,就没开席庆祝,吴明德又去学校里头学习,因为他还要会试。这会儿吴家也并不张扬。

十一月戊子,按照历史上的记载,这一日,宪宗皇帝将会”取太仓银三分之一入内库”,但是现在却相反,宪宗皇帝取了“三分之一内库银子“放到了国库里,因为库里的银子不少,宪宗皇帝又想着将兄弟和儿子分出去,这就需要户部给远赴

藩国的王爷们预备好搬家的银子。

幸好这么多年下来,大明全境,最低的是县城,都铺满了水泥大道,来往车辆频繁,以及邮政系统的存在,物流的畅通,让天下的物品都流动了起来:百姓们也富裕了。

就连皇帝都大方了,宪宗皇帝的这一举动,得到了朝廷中的一致赞赏。

太子殿下听说了,都从慈庆宫的钱库里提出了三万两银子,一万两捐给了户部的国库,一万两给了自己的亲叔叔占城王送去,另一万两,则给了自己的亲弟弟,二皇子,未来的日本王。

众臣们再次赞扬,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是个大方的皇帝,太子也不差。

宪宗皇帝又实行了一次仁政,他用内库的银子,设置了官员们的奖金,官员们的俸禄是太祖皇帝定的,他不好更改,

于是就在奖金上多给点,而且给的是白花花的银子,而不是粮食。

而且这银子给的明目张胆,官员们拿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