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我知道,所以我来了。”张仑抹了把脸:“皇上在我来之前跟我说了,让我注意沿海的动静,尤其是倭国、琉球他们那些地方。
吴有为没想到宪宗皇帝还挺有先见之明。
恩,如果有可能,你们最好能像占城那样,将他们都划归到大明的版图里。”万通给了张仑一个艰巨的任务:“将来你们就是为皇上开疆拓士的新一代”
还给他画了个巨大的大饼
吴有为目瞪口呆的看着张仑一脸激动的样子,新说这孩子真好忽悠啊
张仑一进入吴淞营,就跟那里的人打成了一片,谁都没有想到,这么一个公子哥儿,竟然意外的适合军营,一开始大家觉得这是英国公的嫡孙,指不定多心高气傲,目下无尘啥的呢。
结果他进军营第一天,就跟人一起出海打渔去了
回来后还去后厨房跟火头军一起做了一顿饭,晚上跟几个人摔跤,据说还报名要跟着春季的靖海大队伍一起走。
张仑来了没几日,吴有为他们再次见到了一个熟人。
“你怎么来了”吴有为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太监。
“咱家受皇爷所托,监军水军。”年轻的太监有一点神采飞扬,同时更是英气勃发。
一个太监英气勃发,他跟张绅不一样,张绅那是血与火磨练出来的英气,而他则是因为年轻。
所以朝气蓬勃,一个太监朝气蓬勃可不多见。
“我带你去见张绅。”万通板着脸往外走。
对方赶紧跟上:“那咱家就多谢万大人了。”
吴有为也跟着一起走:“你来监军水军”
“是啊咱家也不想的,可是谁让皇爷信任咱家呢咱家一定要好好的给皇爷长脸一番”挥了挥拂尘,对方一脸的干劲。
“汪直啊,你来这边就没就没什么想法儿”吴有为嘴角抽了抽,这派来的人实在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没错儿
来的人是汪直。
他来这边了,那西厂,谁立的
吴有为记得汪直好像没来过南边啊
“当然有了”汪直果然立刻就道:“那琉球,倭寇,咱家看都没必要存在了,再敢来侵扰大明,直接都打杀了就是,琉球有人参与倭寇,就全琉球的人都有怀疑,咱家就不信了,他们还没个家眷亲戚了做倭寇祸及九族,看谁还当倭寇。
吴有为听的大为赞成:“不错,不错汪公公果然有见识”
在历史上,汪直就有点战争狂的意思,早在占城和安南的战争中,他就想攻打安南,吞掉占城了。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他只好将眼光放到了北边。
而这个时空里,汪直的提议,让宪宗皇帝下定决定,将占城化为己用,果然,占城每一年的赋税都十分丰厚,尤其是大明需要的粮食,占城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粮食,简直就是个粮仓
加上那地方其实特产也有很多,大明算是占了个便宜,并且大明在他手上,不到十年,他就“开疆拓土”了
这是多么大的功勋啊
足够他盖过父亲英宗皇帝了。
所以他觉得汪直有点军事才能,加上汪直对那边也很想往,他想成为第二个郑公公。
大明的宦官被文武百官所厌弃,唾骂,可是没有一个人说郑公公的不好
他早在来这边的时候,就打听过了,郑公公已经没了一百多年了,可是到现在,还有说书人在茶楼里说他的事迹。
逢年过节,甚至有人专门去郑公公的祠堂祭祀。
一个没了根儿的人,能做到他那种地步,值了
吴有为一听更是欢喜了:“汪公公好好干,将来您也一定能名垂青史”
心里加了一句:而不是遗臭万年。
汪直的西厂在当时,比东厂动静都大。
就是因为汪直是一个极端主义者,同时他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想好好的经营西厂,证明自己的能力;同时又想像正常人一样,显摆自己的功绩。
这种人在大明内部当然是会影响团结的,但是如果他对外,那就不一样了。
汪直没想到吴佣这个探花郎竟然是这么懂他的一个人,其他人听说了他的话,都不赞同,说他太激进了。
就连司礼监的王忠老公公都说他遇事要多多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蛮干。
皇爷对他的话,也是思考了好几日才会同意他的提议,而吴佣竟然这么快就摆明车马的支持他了。
这让汪直有了一种“知己”的冲动:“真的吗你也这么认为”
因为他们俩是乘坐的马车,万通骑着马在外面走,俩人聊天的声音还挺大,万通听的直撇嘴。
“不错”吴有为兴致勃勃,跟汪直聊了一路,灌输了他不少心灵鸡汤。
等到下车的时候,吴有为又得到了一个忠心耿耿的崇拜者。
张绅看到来人是汪直,也高兴了,他跟汪直是有交情的,他们俩个内宦交接,万通已经跟张仑交接完了,吴有为也将县衙托付给了崔铁牛。
一直到三月份,过完了清明节,上海县的一月二月三月这一季的税银,交了上来,一共二十八万两
这还是一个季度的,一年四个季,一百多万两
万通带着人,护送吴有为跟张绅去了松江府,在那里,张升将松江府去年的税银全都托付给了振威营押送,而上海县这六年来第一个季度的税银,张升也让吴有为带回京“你回京之后不知道什么情况,这么大的功劳难免有人眼红,你带回一个季度的税银,也是让皇上和朝臣们知道知道你的能力和底气,也让你这么多年的辛苦,有个成果。”
张升是为吴有为考虑的人,觉得这样吴有为也算是“衣锦还乡“了,而且吏部在考虑他官职的时候,应该会考量他的政绩。
“好。”吴有为点头:“我带回去。”
他也是这么想的,他是想让宪宗皇帝他们看一看,改革的好处,将来,才有开放的好处。
正文422回京
一行人最后是在松江府启程的,和来的时候差不多,只不过这次他们带着不少金银钱财,走到哪儿,都是重点保护对象。
加上振威营的人,以及押运税银的官兵,浩浩荡荡的走在路上,特别威风
一路往北,正赶上春暖花开的时节,路过的地方气候宜人,风景如画,吴有为感觉好像是放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