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2(2 / 2)

埋完了地雷,还去兵工厂说了说,让他们不要加班加点的做工,万一出危险呢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兵工厂的人听话了,都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继续他们的两个时辰的工作时间。

因为打了个胜仗,士气高涨,民众也安心,结果这一日,下了一阵的雨,幸好盖城墙的时候,因为考虑到沿海风雨多,便早早的就预备了防雨的夹墙道,里头跟个长廊一样,还有嘹望用的小孔,可以用掷弹筒的小长条形犹如墙垛的地方。

外面电闪雷鸣,有人担心地雷是否能不受天气影响,另一个道:“前些日子不也下雨了么后来地雷不也炸了”

众人一听,可不是么

只是这次的雨,比前几日的大了一些,且电闪雷鸣的轰隆隆,众人无聊了往外看看,天地间一片哗啦啦啊。

过了许久才停了雨,众人刚上了城头舒口气,却发现不好了

城下不知何时,来了好大一一群人,看那样子就不是好人,因为他们一个个都举着兵器呢

再往远处看去,不少雷区都被爆了

“敌袭敌袭”城楼上的战鼓被敲响,且四面城楼的战鼓都被敲响了。

原来,刚才打雷下雨的时候,人家就摸到了上海县,只是上海县那偏僻的地方都被放了地雷,海盗和倭寇,谁认识字儿呀纵有那么认识几个字的,也没有认识简笔字的呀。

打雷的声音太大,遮掩住了爆炸声,加上外面闪电,人眼看过去都是花的好么。

好不容易,这帮人用人命填过了雷区,到了城下,结果雨停了。

天上虽然还阴沉沉的,但是没有了雨幕的遮掩,他们立刻就暴露在了上海县四周的空地上。

这次来的人很杂,南边清一色的都是倭寇,东西两边是海盗,北边是倭寇和海盗参半。

四个城门都紧闭着呢,且有不少热武器在,倒是没人惊慌失措。

副将让人急报吴有为,让他赶紧安排人手,或是躲起来,或是看看能不能有危险的时候,找个方向突围

他们这点人守城,对方可是有上千人,那架势,恨不得踏平上海县。

吴有为却坚持回道:“让他们放心大胆的打,区区一千人而已,上次一百多人,一个照面,不也没了么”

这口气,这气魄,顿时让前来传信的人军心大定,一抱拳跑回去跟他们说了,并且自加了一句:“吴大人决定与城池共存亡”

在他看来,不给自己找后路,就是要与城池共存亡了。

屈原之所以名流千古,不就是因为他的土大夫情怀么

楚国没有了,他投江自尽了,大明又是一个讲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朝代,吴有为的举动,让众军士们敬佩不已,同时决定跟大人一样守好上海县城。

当兵是为了什么

纵然都战死“了,也要拼光对面的敌人,当身后的妇孺百姓能活的好好的

在这一刻,军心空前凝聚。

在敌人过来的时候,城头的大炮先开火了,只不过他们距离很近,这大炮大的已经是他们后面的人了,前面的人已经到了牌坊那里。

这次没人去珍惜牌坊了,反正大人说了,牌坊等死物不必在乎,丢手榴弹丢的那叫一个欢快啊

这实战就是跟平时训练不一样,丢出去一炸一大片。

上面守城的人丢的欢乐,下面进攻的人就郁闷了。

明军什么时候战斗力这么高了而且这火炮的射程是不是太短了点儿还有,这是什么新式武器吗怎么一一炸一大片,这边的人就跟韭菜似的,一个爆炸过后就倒了

后面的人虽然说能及时补上,可越补上人越少,最后到了护城河跨桥那里,就剩下小猫两三只了。

这么几个人,能干啥

大门都推不开好么

在他们过了护城河的跨桥后,就不再有炸弹下来了,就在过来的人沾沾自喜的时候,上面响起了火枪的声音。

大明这个时候的火枪还不是太先进,多数人手里头还是火铳,而吴有为设计的火枪只有那么几千把,万通给带走了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给了吴淞营那边,再有三分之一才用来守城。

一面城墙上,也就二百来支。

另有四个角楼里有几十支在。

不过就算是这么少,也够了,因为能完好无损走到城门口的真的没有几个啊

这些枪手们急了。

平时哪有这么好的活靶子都是一些死物,虽然也去过塞外,可那地方地广人稀的,练手的机会太少了,这次可不能错过。

于是一个个卯足了劲儿的开枪,你一下我一下的,下面一共才几个敌人

一轮过后,全都倒下了。

四门都差不多,一阵震天响,爆炸声过后就是炒豆子一样的声音,吴有为听的真切,他知道这是火枪的动静,可是这动静就一波,然后就没动静了。

“怎么没动静了”吴有为想了想,忍不住了:“我去看看。”

“大人,大人”管家拉着他:“别一个人去呀,带着人,带着人去。”

“这个时候了,我带谁呀”吴有为扯回自己的衣袖子:“我去看看就回来,城头上那么多人呢。”

那么多官兵还保护不了他一个人

管家急得直跺脚:“那也不能一个人去,小的跟你一一起去。”

结果一出门,锦衣卫的人都在门口站着呢,一个个肃穆萧杀的样子,还挺吓人。

“正好你们在呢,走,去看看啥情况”吴有为一个招呼,锦衣卫的人就跟上了,管家仗着人多,也大着胆子跟了过去。

外头已经安静了,但是街道上没有人,皆因都躲在家里,求神拜佛的让那些该死的都死掉吧。

吴有为带着人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