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9(2 / 2)

正说着热闹的时候,突然,外面天黑了

“怎么回事”宪宗皇帝立刻站了起来。

就听外面“哐哐哐”的声响,万通立刻就站在了宪宗皇帝的殿前丹陛下,抽出绣春刀:“护驾”

“天狗食日了”

众臣面面相觑,柏珍脸色铁青

明史记载:六月癸丑朔,日有食之。

而在莫灵山庄,吴有为正在跟尚铭在书房里喝茶吃点心。

尚公公是来聊天的,顺便取取经,因为他建了个养老院,专门养老公们的地方。

“养老院”吴有为嘴角抽了抽:“专门给那些老公们养老送终的地方”

“是的。“尚公公点头:“宦官有人养,老公们,就不行了。”

宦官,就是宫内阉割的人,通常称为公公,也有叫太监的,但是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宦官都能叫太监。

因为太监也是一种官职,要一步步的晋升,才能成为宦官,中国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

到了明朝有“净军”一词,是指由宦官组成的军队。

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

而太监老了会去哪里

一般情况下,皇帝不会让老太监们留在宫里,更不能死在宫里了。

如果看见不能干活了,太监要么自动告老,要么被安排出宫。

出宫前,通常讲点人性的会发放一些遣散费。

等这些太监出了宫门,那真是两眼一描黑,不知道去哪里。

这也是大部分太监走的路。

当然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有钱有权的太监多半在外面收了养子。

养子有良心的话,会派辆马车来接一下,保他安详晚年。

要是再有钱有权一点,像清末的小德张、李莲英,都有私宅。还有唐朝的大太监们,上班就回自己的私宅住。

他们退休就简单了,回到私宅享清福就是。

不过古代社会还是有人文关怀的。

为了让这些太监安度晚年,专门设置了行业公会,给太监们安排晚年生活。

当然这个公会是需要交钱的,这就是为什么太监们都拼命捞钱的原因之一。没钱的呢

那怎么办

也有收容机构,政府或者是太监行会设有太监养老处,挂的牌子多是寺庙、祠等等,比如清朝有一个褒忠护国祠,专门收留太监。

吴有为觉得尚铭现在有慈善家的意思了,他好好发展下去,会成为一个大善人。

以往他做慈善,还真没见过老公们。

俩人商量了一下,吴有为借鉴后世的那些养老院,给出了几个主意,等尚铭要走的时候,他拦住了尚铭。

“公公如此大义,有为赞助您一千两。”吴有为拿了一千两银票给他:“好好安顿老公们。

“探花郎给的给的安家银子。”尚铭激动不已:“您放心,咱家一定全花在老公们的身上”

刚说完,天就黑了

俩人目瞪口呆了一下,纷纷往外跑,尚铭尚公公惊的连银票都没拿

天,上的日头都黑了,柏香儿在生产,外头哐哐哐的时候,她一惊,加上外面天黑了,产房里头虽然也有烛火,可到底是天暗了。

她一害怕,一使劲儿生

“哇”的一声,婴儿啼哭响起,外面也全部黑了下来。

竟然是日全食嘿

柏香儿一激动,得,孩子生是生下来了,自己也大出血了。

可惜,所有人都忙着日食的事情,产婆让人下药止血,太医不能进去,只能在外面凭借产婆的描述开方子。

幸好煎药及时,柏香儿虽然产后大出血,没死了,只是以后生育会有些困难。

因为日食,后宫之中也乱了一阵子,一直到重新见到日头,后宫众人才没惊慌,这才发现,柏香儿生了

柏香儿生了个男孩儿,皇子,皇长子

周太后一听说是个男孩儿,以前想啊,盼啊,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有了个皇孙,她反而不高兴了:“知道了,下去吧”

连赏都没赏下去。

众人一想,也是,在日食的时候,全黑的时候出生的皇子,这也太不吉利了吧

后宫中人都是趋吉避凶的,皇太后什么意思大家都看着呢。

太后没赏赐,王皇后也不敢越过太后去,所以王皇后也没给赏赐,如今后宫有名分的女子不多见,妃位上的依然只有万妃和柏妃。

能跟太后和皇后说上话的也就她们俩了,可是万妃还坐在昭德宫里保胎呢。

王皇后之下,就是她跟柏妃,现在王皇后也不赏赐,万妃昭德宫也没动静,众人都静悄悄的

前朝正因为日食的事情,而乱成了一团,很快,宪宗皇帝就召见了钦天监的人。

从监正到属官,五官灵台郎也都召见了。

结果他们也没能说出个子午卯酉,宪宗皇帝只好烦心的让他们退下。

这个时候,怀恩太监过来了:“皇爷,柏妃娘娘生了,是位皇子”

柏珍就在旁边执勤,听到之后,咧嘴一笑,随后笑容就凝固在了脸上。

因为宪宗皇帝只是摆了摆手:“知道了。”

既没有赏赐,也没有高兴的笑容,只是板着脸,就跟听见一阵风似的,这是个什么意思

怀恩太监一看宪宗皇帝这态度,也不敢说什么,就乖乖站在一边,当他的近身内侍。

万通看了看宪宗皇帝,瞅了瞅怀恩太监。

今日因为日食,大家都在朝中忙了许久,甚至晚饭都是吃的素菜。

吴有为在莫灵山庄跟尚铭面面相觑:“这是日食”

每次日食,朝中都有所动荡,要么皇帝自责,要么大臣自责,真是让吴有为理解不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