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这天,他昏睡了一整个白天,意识回笼后,他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有了点变化。

正要细究,却忽然被一股巨大的力吸进了某个空间,定睛一看,眼前的情景再熟悉不过——那是他的农家乐。

那场火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切都完好无损,连地里蔬菜的高度,都跟他走之前一模一样。

他穿过农家乐的院墙,眼前景物一闪,来到一间客房。

客房里有桌椅,还有床。

好想睡在床上。宋菽刚冒出这个念头,只觉身下一软,他真的趴在了床上。

我回去了?宋菽努力睁开眼,灰扑扑的夯土墙仍围着他。

宋菽也不知自己是梦是醒,他时而回到了农家乐,肆意地穿墙而过,又时而回到家徒四壁的夯土房,身下那张床又在他“放回去试试”的念头中,消失了。

徘徊多时,他才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确身处于夯土房内,而他的农家乐不知为何被装进了一个异次元空间里,他只要闭上眼,便可肆意穿梭其间。所有的植物和死物都随他而来,活物如客人和饲养的猪羊都消失了。里面的植物也不再生长,时间是静止的。

有了床的先例,他试图用意识调动农家乐里的其他东西,如一只水杯,一把椅子,而当他心念一动,它们便毫无意外地出现在他面前。几次试验之后,他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东西装进、或拿出,更有趣的是,农家乐中电子产品里的内容,可直接在他脑中呈现。

比如正在他脑中播放的《延X攻略》,只要一闭眼,便能观看。

宋菽是病人,单独住了一间,倒不怕被发现。他反复地试验把玩他的随身空间,虽然失去了现代便利的生活,但有这样一个金手指似乎也不是坏事。

他本以为自己会守着农家乐独身到老,而现在,老天用一种别样的方式,给了他一个家。

“……大豆还够吃俩月,我打算把刚收的麦子卖掉一部分,换些好的粟种,下月好播种。”宋三娘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宋菽醒后已经两天,刚开始的欣喜过去后,她忍不住将家里的情况与他一一说明。

“前两年收成不好,阿娘跟隔壁村的张富户借了两石粟,如今利滚利,也不知何时能还上。”

“这样下去,怕是要卖地。”

宋菽耐心地听着,三娘小小年纪要操心这么多,想必积攒了诸多压力,全都说出来,心里能好受些。

“阿姐辛苦了。”宋菽说,“只是麦子不用着急卖,我想磨成粉做些吃食,兴许能做点买卖赚些钱帛。”

家里的麦子已经暴晒过,只需用碾子碾去壳,再磨成粉,便可使用。只是面粉做的吃食大都不受欢迎,连累麦子也总卖不出好价钱。

“这能行吗?”宋三娘有些担心。

“阿兄要做什么吃食?”

“蒸…蒸……”七郎扑倒在他盘腿而坐的大腿上,一双大而乌黑的眼睛望着他。

“蒸什么蒸,那劳什子有啥好吃的!”宋六娘板起脸一通训,七郎不明所以,眼泪呼得漫上眼眶。

三娘连忙喝止,可六娘不理,跟宋菽说起三娘被蒸饼铺柳家提亲的事。

这些宋菽早已在半梦半醒间听过,此时说起,他见宋三娘几次想打断,知她虽不愿应承这桩婚事,却也不肯多谈。毕竟是姑娘家,若不是他们家情况特殊,这种事断轮不到她自己做主。

“阿姐不必担忧,这桩婚事的确不妥,推了也好。”宋菽说。

如今他是家中最年长的男人,两位哥哥不在,一家之主的担子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他的身上。若柳家还想动宋三娘的脑筋,多半会找他,他先给三娘表个态,也好叫她安心。

宋菽的表态令三娘松了一口气。

她当初虽然推得坚决,却也知道柳家是个好去处,嫁过去兴许还能帮扶家里一二,只是要她跟那样的人过一辈子,她觉得委屈。

“婚姻是大事,必得找个心意相通的,日后就算有矛盾,也能有商有量。”宋菽说。

三娘立刻红了眼眶,半晌后才道:“四郎出去一回,果真是长大了。”

宋菽心里一慌,但很快稳住。自己与原主果然有些不同,幸好他离家多时,还能蒙混过去。

第二天一早,不少人就见宋阿南担着麦子,往村西公用的石磨而去,后头还跟着宋六娘。

村里前年闹水患,去年闹蝗灾,今年好容易有个好收成,大家欣喜之余,却也拿不定主意。

麦子价贱,若换成其他粮食,肯定吃不了多久。

如果拿它来还去年借的粮,同样是杯水车薪。而且现在还了,手里没有存粮,若是下一季的粟米收成不好,怕是又会饿死人。

但若不还,利滚利起来,也让人吃不消。

更别说常年征兵使各家都少了壮劳力,纵有田地,十之五六也是荒在那儿的。

为了这些,大伙儿都是愁白了头。

“我四阿兄说要做吃食卖!”宋六娘快人快语,她跟着宋阿南来磨面,没两句就把宋菽的打算说出去了。

围观的村民们大都摇头。

要说面粉做的吃食,面饼子是最普遍的,可那死面做的东西不止硬,吃多了还不消化。汤饼是不错,但县里已经有几处摊子在卖,赚不了多少。

另外,就是柳家饼铺的蒸饼了。这东西用的是酸浆酵发的发面,里面包着肉馅,倒是能卖个好价。

只是有肉的东西精贵,一般人家也就逢祭祖祭神的时候才舍得买,用作祭品,祭祀完后尝个鲜。就算是有钱人家也不会多吃,吃多了会发疮,不如用这钱去买些稻米。

大家七嘴八舌发表着意见,宋六娘不服,她坚持阿兄说能赚就能赚,可人家问她究竟要做什么,她却又说不出了。

有人觉得这一屋小孩在胡闹,不如踏踏实实种地,便走了。

但也有人觉得,宋菽回来时虽然落魄,但好歹是出过远门的,眼界跟他们这种最远只到过县城的不好比,没准真从外面带回什么新奇的吃食呢?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闹,还有人主动帮着宋阿南磨面,一担麦子很快就磨完了。宋阿南担着面粉往回走,宋六娘跟她的小伙伴们神侃,还有一些人好奇宋菽的打算,干脆跟来看看。

到了宋家门前,只见东屋已经炊烟袅袅,宋菽没见着,只有宋三娘挡在门外。

“我们四郎从南方带回了新鲜的吃食,这会儿正在做,做好了定给乡亲们尝个鲜,只是现下都先回去吧。”

三娘这番话是宋菽教的,她不遮不掩,直言有新东西,可却不给他们看。这些跟来的村民本就是抱着好奇心的,这么一听,心更痒了。

可三娘不为所动,阿南虽担着面,脚步却很灵活,三两下闪进门里,三娘和六娘把门一关,挡住了一众好奇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宋菽要做什么呢?猜猜看wwwwww

注:作者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查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面以糟发胀者,能发病发疮(症)。”这里的糟指的是酒酵和酸浆酵,然而找不到具体是什么样的症状,以及为何如此,古代好几本医书中都认为面粉有微毒(还有认为北方的面粉无毒,南方的有毒,也是很迷),作者不懂医不太明白缘由,但既然医书里这么写,肯定是有缘故的,所以还是用了酸浆酵发面能发疮的设定。如果有懂行的读者大大,能不能给科普一下呀?(???ω???)?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3章第三桶金

这天相河村村民聊的最多的,就是宋菽那神秘的从南方带回的吃食。

消息很快传遍了村里上下,就连临村都有不少人听说了,甚至还来相河村的亲戚处打探。有人好奇,有人不屑,七嘴八舌什么言论都有。

而宋家一概不知,阿南几人在宋菽的带领下忙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