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9(2 / 2)

石宏大到底没憋住,拉着于良吉带着何管家就到了一号实验大棚的地方,那两份草莓生长旺盛。

“你给我俩说说,这到底有什么玄机”这草莓都送出去了,如今也到了京城了,也不知道上头的人是什么个意思过两日估计送礼的人就该回来了。

“玄机就在草莓上”于良吉亲自摘了两个,一个给了何管家,另一个直接喂给了石宏大。

草莓一入口,石宏大就条件反射的咬了一口,一股淡淡的牛奶味儿,还有就是草莓的酸味少了许多,竟然是甜味占据了这颗草莓的主味道

怎么可能是甜的呢

众所周知,草莓是酸甜的,能有淡淡的牛奶味儿都是因为于良吉发明了牛奶草莓,没有牛奶草莓之前,草莓可是以酸味占据了主味道,甜味是副味道,后来加了牛奶的味道,还以为是极限了,结果现在颠覆了石宏大的认知

竟然是甜味占了主要味,牛奶味儿其二,酸味反而是末位,还不是很爽,淡淡的酸。

“好吃吧”于良吉自己也吃了一个,果然味道好。

这种甜草莓,前世最初他只是个设想,后来他在实验大棚里种植过,为的是处理那些多余的甜菜渣,味道十分好,还没等推广,他就穿越了。

也不知道最后导师将他的实验成果给了谁,因为在离开大棚之前,他将实验材料都邮寄到了导师的电子信箱里了。

“好吃”石宏大的眼睛一亮,这味道,果然是非比寻常,就好像是专门用蜜水浇灌长成的一样。

可是他知道,这绝对没有浇灌蜜水,甚至连水都没有浇过,只凭借自然雨水和发酵稀释过的牛奶浇灌。

却没想到味道这么好

“这个、这个肯定能让那两位喜欢”何管家眼睛都亮了:“不,应该说,所有人都会喜欢这个口味的草莓”

“你是怎么办到的啊”石宏大吃惊之余也有些疑惑,这是怎么种成的啊

“秘诀就是我放在东西在土里。”于良吉告诉他们俩甜菜渣的妙用,这东西是含糖的,草莓苗本身吸收的就是土壤里的养分,糖量也随之进入草莓苗本身,加上牛奶,两样东西稀释了草莓本身的酸,而牛奶是动物产生的,不宜被吸收,所以牛奶味道淡淡的,甜味却是凝结在了草莓果子里,吃起来,自然是甘甜中带着牛奶香,还有一点轻哦酸。

“今年冬天我打算让大家都试一试这种新鲜的种植方式”于良吉很是有把握的一挥手:“没有了牛奶草莓,我们还有甜草莓”

石宏大点头:“嗯,你永远都有好东西给大家分享。”

下午,石宏大就拎着甜草莓,跟在于良吉身后去拜访了老村长。

如今十八里铺的金桔已经长得很好了,因为控制得当,一般都是腊月和正月里结果成熟,平日里大家都压枝增加金桔的数量,还有蟠桃,今年也长势良好,只是不能立刻就能结果买卖。

还需要两三年时间,还有就是黑李子。

十八里铺已经从蔬菜转移到水果上面了。

毕竟外头种蔬菜的人多了,菜也就不怎么值钱,还是水果好,这东西北地永远都缺。

尤其是冬天,水果更是能卖上价钱

“你们来就来,还送什么礼呀”老村长见到他们俩就笑了,来就来呗都这么熟悉了,还送礼

饭饭小说论坛紫凝雪手打,转载请注明

369张家亲事

“这可不是来送礼的,这可是来跟您老打商量的。”于良吉坐下之后,就给老村长递了一颗草莓:“您尝尝”

老村长不明所以,这草莓现在也不是啥稀罕货,怎么就让于良吉亲自带了来,还让他吃

不过还是张口吃了一个。

味道真的不错

竟然比往常的都要甜上那么五分

“这是”老村长的眼睛亮了。

“这是新甜草莓。”于良吉得意洋洋的宣布:“今年咱们就种它了”

“好”老村长立刻就开心了,自从牛奶草莓配方公布之后,十八里铺的牛奶草莓就没了优势,如今这新甜草莓又来了,终于可以在草莓这东西上再一次占上风。

因为十八里铺能卖的也就小番茄和草莓,金桔是要在春节前后买卖最合适,黑李子也是冬天腊月正月里卖的最好,平日并不会结果。

所以除了青菜和西瓜,香瓜外,冬日里竟然就剩下小番茄一个了,这次再加上新甜草莓

草莓这东西好啊,一年四季都能种,而且销量不错,哪怕便宜点,也是一样北地的水果。

老村长又高兴的吃了好几个新甜草莓。

七月中,送礼进京的人没回来,但是写了信回来,因新皇登基,这会试又隆重了些,他们在骑尉府等着两位先生的考试成绩。

“等等也好。”于良吉想到好几年没见面的林杰和洪泽涛,也怪想念的。

“那给他们写个回信,顺便捎点东西过去吧,这么些人人吃马嚼的,京城东西又贵。”石宏大提笔写回信:“再给捎过去一些银票。”

出门在外,银子必不可少。

“拿五千两过去,也给两位先生预备下,中了的话,可是要赏报信人。”这些年十八里铺赏给报信人的酬劳是越来越多了,一开始一个红包,十两银子,现在大家手里头都有钱了,一个红包二十两。

拿着都沉甸甸的

这边刚送走送信的人,那边就有官差来报喜了,于兴怀他们那一茬考试,因为皇帝禅位,加上新帝登基,就给延后发布榜单了,但是新帝登基之后,这种延后的工作就要开始重新捡起来。

所以明明是四月末的考试,如今都七月中了,才开始发布榜单。

“恭喜于兴怀童生,中本年杏榜第一名”来的官差到了侯府大门口就敲起了铜锣,顺便大声宣扬了一番。

“第一名”于良吉站在那里都傻眼了。

石宏大倒是笑着让人给了红包赏钱,今天要不是来通报,他都把考试的事情给忘了

春耕的时候,大家都关注禅位的事儿,加上俩人在野,消息并不灵通,而所有的密探系统,瞬间动作开来,各个地方关于禅位的看法都一一汇集整理,传到京城去。

到了六月又是禅位大典又是登基大典,整个天下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那里,就连于良吉自己都忘了,孩子考试的成绩还没下来呢

现在一听,于兴怀考了第一

杏榜第一名,案首

“第一名,案首”石宏大也没想到,于兴怀这小家伙不挺聪明。

而武试的第一名,同样出自十八里铺,竟然是巴家的巴甲,那个跟于良吉同岁的孩子

剩下的那些同窗,也都前五十名之内,听说老大的一个榜单上,“十八里铺”这四个字多次频繁出现。

十八里铺又长脸了

以前还能说是考中,如今他们可以有了“文武双案首”

十八里铺大热天的排起了流水席,各种瓜果蔬菜,大鱼大肉的只管往上搬,黄大厨从淘米开始就一直笑容满面,都快成了弥勒佛了,而前头跟人打招呼的于良吉,嘴角都快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