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精锐装备(1 / 2)

而经过这一系列的军事改革,目前的清州水师也改名为大明西南军区,海军清州舰队了。

所以之前的什么清州水师陆战营,昱州水师陆战营这种称呼就不确切了。

以目前南燕兮所领导的这三千名陆战军士兵来说,当前的编制是大明西南军区,陆战军第三营,营指挥使便是王清道。

本来,陆战三营正急速行军追击溃逃的敌人。

那里想到这小茶山上竟然还有一支不怕死的叛军在埋伏着。

经过了起初的慌乱之后,精锐的陆战军士兵们迅速稳住阵脚并开始反击。

而这一反击,两军这么一交火,陆战军火力强悍的优势便迅速体现了出来。

尤其是,小茶山埋伏的叛军本想拉进与敌人对射的距离,以保证能够做到突然袭击,并抵消自己手中枪械性能落后的劣势。

可没想到这么一打,反倒把陆战军火力猛的优势给体现出来了。

尤其是,自大军改之后,这精锐的陆战军还是第一次参加实战,每个战士心里都别这股劲儿呢。

眼见敌人竟敢突然袭击,迅速找寻掩体,对着下茶山就是一顿火力覆盖。

“砰砰砰...砰砰砰...”

与原先和叛军交过手的清州巡防总营守备总营,火力完全提升了一个量级。

这一下,该山上的一千叛军炮灰蒙了,怎么山下这群身穿银白铠甲,蓝白色内衬的水兵,这么能打。

双方只进行了一波对射就被完全压制了下来,几乎就抬不了头。

最要紧的是,这帮水兵不仅枪械优良,还有各式的轻型火炮加持。

其中有四种小炮极为难缠,给叛军造成了巨大伤亡。

首先第一种,叫做十五式手炮,其前身是南燕兮从记忆中大明武备志中回忆的明朝飞礞炮。

后来经过这几年来的不断演化,尤其是这个异世界独有的火器天赋和被南燕兮误打误撞激活的工业革命的双方加持之下。

这种飞礞炮早已是脱胎换骨,现在的它更像是后世现代中,接近于掷弹筒的单兵小炮,口径一寸半。

每个士兵都能背一个这种小炮兵携带三到五枚小炮弹,提供必要的单兵支援火力。

虽然射程不远,只有一百五十步,差不多两百米多一些。

威力也不大,杀伤半径只有三四步远,按照明制一步等于一点六米来算,杀伤半径也就是五六米。

但胜在其极为轻便,人手一支不占编制,谁都能抬手给对面来上两发。

目前在明军装备的这个飞礞炮,由于其口径是一寸半,也就是一点五寸。

所以被军械局依照其口径的大小,命名为大明十五式手炮。

是目前明军士兵们最最喜欢的一种单兵小炮。

其次,还有一种三四人就能携带的曲射小炮,离远了看就像是十五式手炮的放大版一样。

这个,和十五式手炮的出身差不多,也是由南燕兮最早提供的虎尊炮图纸进行改良升级的最新样式,类似于后世现代的小口径迫击炮。

其最最要命的地方在于,这种炮的炮弹是从炮口装填的,击发更是简单,是以炮弹滑入炮管的惯性进行击发。

其内部结构简单,重量轻便,射击角度极大,弹道几近垂直,很多叛军躲在掩体之后都能被炸到。

它的炮弹就像是从天上直着掉下来一般,让人根本无法躲避。

射程比十五式手炮远数倍,威力更是比它大很多,口径两寸。

十五式手炮受限于炮弹的轻便轻后坐力的特点,其威力几乎只能杀伤软目标,对掩体的伤害并不大。

可这个新式虎尊炮可不同,一般的土木石结构掩体,只要不是非常坚固的那种,基本都能摧毁。

其在明军中的正式型号,也是由军械局根据这虎尊炮口径进行命名的,叫做大明二零式前线支援炮。

它一般是由五名明军战士组成的前线火力小组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