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藏剑窟前(2 / 2)

“一些往事,不值一提,以后有时间再和你说。”许蔷疲倦的摆手。

王启鼻尖闻到一丝血腥味,他关心道:“师父,你受伤了?”

“没事,小伤。”许蔷摆手,“你的伤怎么样了?”

“还好,经脉在不断的恢复,就是丹药没多少了。右手还是有些不利索,总感觉使不上力。”王启说道。

“我看看。”许蔷伸手握住王启的手,渡过一丝灵力。

片刻后,许蔷收回手,说道:“你的手没多大问题,山内的药师都能够治好,到时候我带你去。你治疗经脉的药用完了?”

“快了。”

许蔷伸出手,将几个瓷瓶放在王启面前:“我刚从宋师那回来,这是你的药。”

王启顿时感到感动无比,谁说NPC就是程序?对自己这么好,就像是活生生的人一样好吧!

看着王启收起药,许蔷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月亮:“开山门收徒仪式,会在三天后举行。明天我带你去找药师,治疗好手臂后,你就留在这边吧,这些剑痕,对你的修行有很大裨益。”

王启点点头,然后接着问道:“师父,这些剑痕说起来,也算是无价之宝,为何没有几个人来看?”

“他们看不出来,能看出来的,又看不上。”许蔷说道,“回去吧,明天我来找你。”

王启点头,起身离开。

走出去好远,转头一看,许蔷抬头看着月亮,不知道在想什么。

十几道身影,在王启离开,依次来到这里。

许蔷收回目光,淡淡说道:“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杨青后退一步,他本来就没有要说的,只是被几个师兄拉来了而已,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许蔷发火的时候,阻拦一二。想到这里,他不由得轻笑一声,阻拦一二?

许蔷真要挥剑砍人,他能帮着挡两剑才差不多。

“师妹,开山门的时间定在何时?”一个老者问道。

“三日后。”

“此次收徒,预计多少名额?”

“开叩心路,有多少算多少,能够走完的,入斩妖阁,出来的,全都收下。”

“什么?开叩心路斩妖阁?名额不限制?”老者吃惊道。

许蔷微微点头。

众人顿时急切起来。

“叩心路和斩妖阁已经不知多少年没有开过了,三日时间准备,有些仓促啊。”杨青皱眉说道。

“什么叩心路斩妖阁都是其次,名额不受限,我反对!”一个老者说道。

藏剑窟前,除了许蔷,也就中年模样的杨青算得上年轻人了,剩下的,都是老头老太太。

许蔷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看着其他人:“还有多少人反对?”

“师妹,在山下人眼中,我环方剑场,是剑道圣地,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更是过于强大,成为了他们头顶的利剑!”一老妪沉声说道。

“倘若我们大张旗鼓的收徒,那么秦君主会怎么想?以往收徒,他们都会派出军队,防止那些落选之人生事,三日后我们不限制名额,那么这些军队,会不会成为针对我们?”

杨青也忍不住开口:“师妹,你要想仔细了!我们环方剑场,已经强到让人忌惮了。此次收徒,那些想要拜入我们剑场之人,哪一个背后会简单?秦帝会坐视不理?”

众人七嘴八舌的表达着自己反对的意思,许蔷面不改色,只是安静的听着。

“说完了?”等众人都阐述完自己的意见后,许蔷淡淡问道。

众人没有开口,只是看着许蔷,等待许蔷给出自己的理由。

“若是没有别的理由,那就三日后按我说的办。”

众人错愕,许蔷居然不给出理由。

杨青眉头紧紧皱起,最后他叹气一声。他足够了解自己的师妹,许蔷这种态度,就是意味着众人说的弊端,不够!

思考片刻后,杨青缓缓开口:“师妹,环方山不安生了,倘若环方剑场如此收徒,那么极有可能造成,三十九剑仙杀一人的景象重现!”

许蔷看了一眼杨青,缓缓说道:“环方山以环方剑场的名字行走世间,距今百年之久。这意味着,目前来说,环方山内,剑修的道理最硬。”

“可是,你若执意如此,那么很有可能挑起剑道一脉,与其他道脉的矛盾!大家收徒都是招收二三十个,甚至几个,我们一次性收徒,就是不限名额,他们会怎么想?”杨青不由自主的抬高音量。

“那么,倒是三十九剑仙杀人重现,可能是三十九仙人围杀剑仙!”

许蔷轻声说道:“你们说的,我都明白。”

“那你为何还要如此?”

“你们都知道,我最近在外,都是去解决某位远古剑仙留下的封印。”许蔷轻声说道。

众人点头,此事他们知晓,甚至不久前,杨青出山帮忙镇压大奇宁城封印,而且许蔷特意归山,请出一柄仙剑。

“这次外出,我看到了......”许蔷声音顿了顿,眼中浮现出茫然,和对未知的忌惮。

这抹眼中情绪,被众人清晰收入眼底。

“看到了什么?”一老者沉声问道。

“大道崩塌,法则混乱。”许蔷沉声开口。

“当真?”众人大惊。

许蔷沉默着,默认此事。

“如此,只是,三日后收徒,未免有些过早了?”一老者轻声问道。

“不算早了。倘若其他道脉有意见,或者不服,那就让环方山以后,只是环方剑场也未尝不可!”许蔷眼中闪过厉色。

山风吹过,众人皆是不寒而栗。

不是因为许蔷的话,而是许蔷话中透露的,对她所看到的忌惮!

为了应对未来到来的大道崩塌,法则混乱,许蔷将会不择手段,也要保住环方山。

哪怕以后,环方山内只有剑道,或者剑道盖过其他道脉,也在所不惜。

“千年以来,环方山内百道和睦共处,将不复也。”一老者眼中不知是喜是忧,起身离开此处。

其他人也是纷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