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母看着一再沉默的梅苒若,知道这事也不急于这一时,至于电话里的那些情况,她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会做出那些伤人、害人的事情来。
她挽住梅苒若的胳膊,很温柔地说道,“没关系,你什么时候想和妈妈说了,就和妈妈说,妈妈这些天都在呢,走吧,我们先去小叔家吃饭。”
然而,梅苒若却很僵硬地抽出胳膊,有点意味深长地说道,“不用,我吃过了。”
“吃过了?”梅母很疑惑,他们回来的时候也不算晚,小叔子家里都还没生火呢,而且他们家这边的厨房,她也去看过了,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想也想的到,应该有好多年没有开火了。
她很清楚,家里的老太太不要指望她会生火做饭,至于女儿,看那个情况应该也是个不会做饭的,所以女儿嘴里所说的吃过了,不会是在跟她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吧。
梅母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也不去深想女儿话里的含义,“瞎说,你上哪儿吃啊,这个傻孩子。”
梅苒若深深地看了梅母一眼,很清楚梅母误会了,她确实已经吃过了,老太太不待见她,除了逢年过节,老太太会收敛一些,她们是一向不会在同一张桌上吃饭的,很多时候都是小叔把饭送过来的,只是今天她饿的早,就先泡面吃了。
“走啦,走啦,不要让大家都等,明天妈妈把厨房收拾出来,再给你做好多好吃的,好吗!”梅母拽着梅苒若央求着,明明是母女,可此刻她的行为却像是女儿一般,其实她也是想借此亲近亲近。
这时,梅若朝也蹦下椅子,把热水袋放到床上,跑过来拉起梅苒若的手说道,“姐姐,去吃饭。”
梅苒若捏着热乎乎的小手,看着两双啥也不懂又很渴求的眼睛,深深地叹出一口气,心里有一丝莫名的触动和酸楚,看在他们的面子上,算了,算了,一会儿忍着吧,尽量不要让老太太再打起来。
梅母和梅若朝很满意地拖着梅苒若下了楼,梅苒若站在楼梯上就看见楼下大大的客厅里有一个男人正在整理一箱一箱的物品。
男人好像有所感应,他直起身躯朝他们的方向看去,一眼就看到漂亮又乖巧的女儿站在妻儿身后,他喊了一声,“若若。”
梅苒若没有应道,就像先前看到妈妈一样,看到爸爸她也不知该怎么喊出口,此刻她的内心有很多道不明的情绪,也有很多欣喜。
梅父对于梅苒若没有回应并没有很在意,也不向梅母那样敏感,他正向走下来的梅母抱怨着,“阿钰,你一回来就抱着儿子上去看女儿,把我和一堆搁在这里,咋弄啊,这送谁的,送谁的,好歹给我个谱吧。”
梅父还有些烦躁地踢了踢那堆箱子。
“呵呵。”梅母笑了两声,“给你啥谱啊,这是我要带的吗?”她看着打包好的箱子早就被梅父拆开,里面的东西也拿了出来搁了一地,就头疼,也心烦。
早前她就说过不要买那么多,不要买那么多,一家送一点就行了,可梅父买起来一点节制都没有,要不是航空有行李管制要求,估计梅父就想把整个梧凤的东西都搬回来吧,还说什么,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不给亲戚们带点东西说不过去吧,典型地要面子。
梅父看见梅母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连忙上前搂住,讨好地笑道,“怨我,都怨我,是我要带的,可我带的大部分都是若若爱吃的啊,这又是冬天,好放。”
“行啦,行啦,先去吃饭,回来再整。”梅母娇嗔地轻拍了一下搂在她肩上的胳膊。
“好嘞。”梅父总算放心下来,梅母心里一般都有成算,总比他这种无头苍蝇要快多了,他抱起梅若朝,爽朗地笑道,“走,我们去小叔家吃饭。”
梅叔家就在隔壁,出门是一个大场子,两家连在一起,走上五六步就到了。
其实,早年梅爷爷还在,梅叔还没结婚时,大家都挤在一间四间的小平房,梅父结婚后有了孩子,就觉得挤在一起很不方便,提出在老屋的基础上加盖一层,或者在旁边的空地上建上一屋也很不错,梅爷爷也欣然同意。
可惜的是,梅老太太一向不待见梅父这一家,直接不同意,理由很简单,家中没有多余的闲钱,还跟梅爷爷大吵了起来。
梅父从小就很清楚,自家老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再加上因为此事父母吵起来,让他心里很不好受,最后毅然决然地南下经商。
后来过了两三年,梅叔结婚,梅老太太倒是大方,在老屋旁边要给梅叔盖一屋,而梅爷爷认为不能厚此薄彼,要盖就一起盖,在老屋的基础上加盖一层给梅父留着,可是梅老太太死活不同意。
远在南下的梅父梅母知道后就表示盖不盖都无所谓了,反正老太太一向偏心没有啥底线的,但当时梅爷爷突然硬气了一会,要盖就一起盖,要么就都别盖了,为此两个快百岁的老人又打了起来,在当时的村里是一项美味的谈资,还谈起了陈年旧事。
到最后,不知是老太太服了气,还是梅爷爷真刚了起来,不仅把老屋修建,还在老屋的基础上加盖一层,全部留给梅父,那时梅婶嫁进来后,还曾怪怨老两口偏心,啥好的都留给老大,老大又不常来回来住,除了老太太住在一楼,空着都是空着。
梅苒若跟在梅父、梅母身后,缓缓踏进小叔家的堂屋,先入眼前的是堂屋正中间摆上了一张大大的圆桌,桌面上已经布好一些饭菜,只见主位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夹着筷子在菜盘里拨来拨去、挑挑拣拣,看到他们进来,也只是抬眼瞄了一下。
梅苒若斜视扫过,拖开斜下方的一张椅子,椅子刮在地上刺啦刺啦的声响就如同她此刻的心情,烦躁和郁闷,她坐下后跷起二郎腿,双手环抱在胸,冷眼旁观父母和叔婶之间的寒暄。
“哥,嫂,来了,赶紧坐,赶紧坐。”梅婶从厨房端着菜走了过来,看见大伯一家就赶紧招呼着。
“弟妹,太劳烦了,劳累你做这么一大桌子菜。”梅母连忙接过梅婶手中的几盘菜并客气地说道。
“劳累啥,就几盘家乡菜,你和大哥在外这几年一定是念着紧吧。”
“可不是嘛,我和你大哥就好这口。”梅母也是手艺人,开餐厅的,把家乡菜也搬到了南越,但不知为什么做出来的口味始终差那么一点,不如老家的正宗,大概是受地理环境位置的影响,一个南方,一个北方,是会有点不一样。
“哥,要不来点。”梅叔从房里拿出来一瓶酒向他哥问道。
“不了,刚回来,还要好多东西要整理呢。”梅父摆了摆手,并顺手把怀里的梅若朝放到梅苒若左边的椅子上。
“那行,年三十咱兄弟俩再好好喝。”梅叔也不多说,把那瓶酒放到旁边的案桌上。
“大伯,大大,姐姐,小朝朝。”正在准备碗筷的梅若溪看到来人也一一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