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誓与观音争业绩(8)(2 / 2)

写完一封奏折后,他很快又复刻照抄了一份,然后派人再次摘了十八颗石榴果,分成两份,一份九颗,外带着两份一样的奏折,命人赶紧往京城那送。

太上皇和新帝一人一份。

他如今这巡盐御史的位置,坐的可谓是十分不自在,既跟太上皇不肯全面放权,与新帝间依旧明争暗斗有关,也与他不好明确站位,支持某一位有关。

五年前他被派来时,太上皇还没有退位,所以在世人看来,他是妥妥的太上皇那个派系的,扬州府这边的地头蛇甄家,不但老太太曾哺育过太上皇,还有一个女儿贵为贵太妃,也是妥妥的太上皇派系,而他妻子贾敏背后的娘家荣国府贾氏,更是太上皇的铁杆附庸者。

这些个因素叠加在一起,他说自己跟太上皇不是一条心,也得有人信啊。

新帝登基后,因为太上皇健在的缘故并没啥实权,更不敢大肆罢黜太上皇的班底,安排自己人上位,所以他这巡盐御史才没三年一任,一直做到如今。

但明眼人都知道,太上皇已经日暮西山,也许还能撑上三五年,但不可能一直撑下去,只要不出意外,日后这天下终究还是新帝的,那些现在与新帝作对,甚至为难过新帝的,恐怕很难不被秋后算账,但现在就投靠新帝,也有很大的风险,太上皇可容不得有人背叛。

总之他们父子两人的矛盾冲突,弄的

再加上皇帝没钱也难差饿官。

所以巡盐御史这肥差,太上皇不愿意放弃,新帝那边又拼命的想要争取。

两边他还都不能得罪,只能脚踩两只船,一边将应该交给国家的盐税全数通过户部,递交给新帝,一边又将盐商们私底下送的银子全部都交给太上皇。

希望两不得罪,可实际他的这番操作,就如走钢丝般,随时有可能翻车。

别的巡盐御史都快撑死了,他则因为既要应付太上皇,又要满足新帝,别说捞银子了,有时还得自己贴点,免得盐商贿赂银子太少,满足不了太上皇。

真真是命吊绳子上,赔本做官。

太上皇和新帝不一定不知情,兴许两人都心知肚明,但这个本身不贪,还把弄来的银子都给他们送去了的巡盐御史,不比那些自己吃饱喝足,再给他们弄银子的巡盐御史,好上个千百倍嘛。

不赚钱,偶尔还倒贴银子上班的下属,哪个老板不喜欢,不愿意先用着。

换一个,即便听话或更有能力。

但万一再把盐政弄乱了。

到时候得不偿失。

所以新帝在自己没能彻底掌权之前应该不会去动他这个巡盐御史,太上皇那边也清楚盐税对国家的重要性,再怎么换巡盐御史,也不好把盐税都截流。

故而还不如就这么着。

反倒形成了相对稳定平衡的局面。

此后林如海不管有什么消息,都得弄上两份,分别给太上皇和新帝送去。

真真一视同仁,雨露均沾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