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则道:“并不是陛下谨慎,而是陛下本来就是这样的指挥风格,善战者无赫赫战功,陛下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场从来不冒过高的风险,但真正打起来,陛下带兵之风相当剽悍,有万夫莫当之勇。以最高效率、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这是陛下的作风,也深深地融入到了我大明军队的风格之中。”
高宁说的话其实是很中肯的,但是年轻的孟青甫却有一些不以为然的样子,他只是觉得高宁这话很狗腿,皇帝不在这里也拍皇帝的马屁,非常不好看。少壮派的军官们是非常骄傲的,他们也受到了大明新派思想的影响,他们崇敬着大明光复皇帝,认可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华夏帝王,但同样将他的位置更多放在了大明第一国民的位置上,而不是事事以他为先。
而高宁这人本身还是李来亨的养子,算是军二代,就让一些靠着自己打拼上来的少壮派军官看不上眼。
有人问苏叔桓道:“苏帅,您认为陛下此招如何呢?”
苏叔桓道:“甚好,若是我指挥,多半也是要做差不多的事情的。六万藩军相较莫卧儿军队的优势没有那么大,赢可以赢,但是一场惨胜,于我大明无益。陛下通过几手调动,能够集结超过十万藩军,引逗莫卧儿军队继续向东,其实就是将地利进一步向我大明引导。待第12集团军抵达,两方就是一对铁钳,可以将奥朗则布一举夹碎。”
连在军中威望最高的苏叔桓也是这么说,便没有人对这个策略再提出一些见解了。
“只是,孟加拉藩军现在里面掺杂着大量的新兵蛋子和归建的预备役,这样的战斗力可以保证吗?”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高宁又道:“难道莫卧儿军队就更好吗?他们军中有相当部分是被抓去打仗的壮丁,现在已经被强迫服役超过一年或数年的时间,加上我们之前的成果,莫卧儿军队的士气其实不高,完全靠奥朗则布的铁腕在维持着。尽管孟加拉藩军相对较为新,但是编制都是老编制,还有大量靠得住的军官士官和老兵,我们的装备水平更不用说,其实这样的一支孟加拉藩军,战斗力还是相对不错的。”
苏叔桓也道:“孟加拉藩军的作战任务其实不重,稳守住阵地,抗衡住莫卧儿军队的攻击,真正击垮敌人的事情,其实是交给12集团军来做的。不过以陛下的性子,八成是要集结孟加拉藩军跟莫卧儿军队正面打对攻的,到时候场面应当会相当好看,我们要多多收集相关的情报,对于我军的改革和战术检讨还是很有帮助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