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1 / 2)

得知消息的杨朔立刻派精兵拦截反叛的士兵,双方在城中拼杀起来。

但不只是城中出现了叛乱,城楼上的底层士兵也同样奋不顾身地与精兵抢夺着城门的机关。

哪怕精兵战力更强,却终究寡不敌众。

城门机关很快失守,城门开启,渡桥落下,数万的慎郡王大军冲了上来。

不管是城中还是城墙上都乱成一团,自然是无人防守阻拦的。

高旗城西城的地利优势荡然无存,慎郡王大军直接从城门就顺顺当当进了城。

“慎郡王大军入城了!”

“慎郡王大军入城了!”

众多叛变的守军欣喜高呼,奔走相告,越发士气高涨,配合着慎郡王的军队,很快让城里的精兵兵败如山倒。

也或者说,精兵们在听闻慎郡王大军入城后,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差距,大多数都果断选择了投降。

杨朔父子见势不妙赶紧带着心腹亲兵往南门逃窜。

然而,很多原本不敢加入反叛的士兵们也有了勇气,他们想在慎郡王那里立功,果断在南门擒住了杨朔父子。

里应外合之下,李洵的军队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就彻底占据了高旗城。

一场本来会很艰难的攻城战,以极小的伤亡代价取得了胜利。

除夕夜,整个高旗城的城门都换上了醒目的蛟龙旗。

李洵实现了他的诺言,成功地接回了整个高旗和数万守军一起过年。

第202章

看到全城都该换了的黄色蛟龙旗,高旗的底层守军们,不管是否参与叛乱,都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意识到自己从此就是慎郡王麾下的兵,所有人脸上都挂上了喜悦的笑容。

新年的太阳照耀在高旗城中时,这座边城终于染上了过年应有的喜气。

李洵说了给他们送年货,自然也没有食言,确定城中所有将官全部被抓住,听命于杨家父子的精兵都进了俘虏大牢,李洵下令把山下的羊群带上来宰杀。

“做顿羊肉面汤,好好犒劳一下大家。”

于是,这个新年的第一顿饭,士兵们就饱餐了一顿有肉有面的美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迎接崭新的一年。

李洵让伍汲将卫钧等人叫了上来。

这个卫钧,是当初留在蕃平帮助伍汲的两千高旗守军之一。

当时有不少的士兵被慎郡王麾下的种种折服,想要归顺,伍汲却没有答应,考验一番后,要求他们回到朝廷的军营,成为情报营的口舌与耳目。

能通过考验的,自然是有些胆识和能力的。

正因为有他们这些内应,这一年多以来,高旗守军对慎郡王麾下的向往才会愈演愈烈,今日的和平演变才能如此顺利地推行。

卫钧作为这些人里能力最突出的一个,便是这股势力的总头领。

这些人一共有十八人,如今来的,却只有十五人。

“情报营第八十七队全体,参见将军!”

卫钧带着人走进将军府厅堂,见到伍汲很是激动,立刻整齐地向伍汲行礼。

伍汲轻咳一声,道:

“郡王亲临,还不快拜见郡王!”

他们一进来就发现了,除了伍汲将军,这厅堂里还坐着一位身穿银甲的年轻将军。

伍将军站着,那位将军却是坐着的。

正疑惑着此人的身份,就听到了这样的话,卫钧等人顿时心头狂跳。

郡王!竟然是慎郡王本人亲自驾临了!

几人罕见有些慌乱,扑通跪了一地。

“郡王……郡王千岁!”

“各位将士辛苦了,都起来吧。这次高旗守军能如此顺利地收编,多亏有你们。”

李洵的语气很亲和。

“听你们伍将军说,你们这支小队有十八人,还有三人何在?”

卫钧作为队长上前汇报:

“禀郡王,其中一人在城墙上煽动士兵,死于杨少将军之手。另外两人都死于起义交战中。”

李洵闻言也很惋惜。

这场收编之战,死伤算是很少的了,却依旧还是有人牺牲。

“他们是立了大功的烈士,本王会优抚他们的家人。”

“多谢郡王恩典。”

李洵知道这次起义便是由这个卫钧组织领导的,有心要重用他,特意多问了几句,得知此人没怎么系统地学过读书识字,认字不多,行军打仗却有几分谋略,便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