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到了卫凌风身边,低声说道:我又想起一件事。我在安江城捡到了广冰剑和《天霄金刚诀》。那本《天霄金刚诀》真是难懂,可你似乎看得很轻松。
他拍了一下卫凌风的后背:大师兄,你七岁那年来到了丹医派。七岁之前,你在做什么?
几个月前,楚开容曾经告诫沈尧,说他大师兄不是什么纯良之辈。沈尧当时很生气,还往楚开容的饭里下巴豆,如今,沈尧又重新掂量起楚开容的一番言论。
他忽然听见卫凌风开口:我们临走前,我对你说过,一辈子留在清关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沈尧勾唇笑道:大师兄啊,你别这么严肃。
他揽紧卫凌风的肩膀,宽松的袖摆搭在他身上:我呢,还想到你曾经讲过,你和我前往天下第一庄的路上,哪怕遇到了三脚猫功夫的江湖中人,你也要撩衣跪下,磕头叩首,大喊饶命我最近忽然发现,你根本不用求饶。
卫凌风一边清点着药材,一边回答:也不尽然我曾经跪过。至于磕了几次头,倒是忘记了。忘了也好,左右不是什么光彩事。
沈尧凑近他:跪过?
卫凌风详细阐明:我下跪,求人饶我一命。
沈尧五指收拢,抓紧他的衣衫。
卫凌风的衣服被他扯乱。
于是,卫凌风不再整理药材,而是理了理衣领。沈尧又拽了他一下,再度弄乱他的仪容着装,他干脆不管了,衣衫滑落,他仍然坐得端正笔直。
衣袍搭在卫凌风的手臂上,他肩膀外露,提笔写字。
沈尧一手勾着他,手腕紧贴他的肩头,侃侃而谈:倘若你愿意跟我讲清楚,我随时恭候。你不愿意,那也无妨。你总归是我的大师兄。今日在此立誓,我,沈尧,会一辈子对你好。
卫凌风写字一向规整,纸面干干净净,不染纤尘。
但是,他听完沈尧的话,指间悬笔,墨汁滴到了纸页。
沈尧将他的衣服合拢,安静地趴到了桌边。晨风柔和,吹得他昏昏欲睡。
半梦半醒时,好像有人轻抚他的额头。他束发松散,发带快要滑落,那人还撩起他的头发,动作悄然缓慢,重新把他的发带打了一个结。
他似有所感,念道:师兄?
卫凌风应道:嗯,是我。
临近中午,卫凌风拎着一捆药材,走向了段无痕所在的房间。
沈尧与他同行。两人穿过长廊,沈尧环视四周,惋惜道:大变样了。
昨日,两派对立的高手们,正是在此处激战。
卫凌风和沈尧遇到了几位段家的客卿,大家都是一副愁容惨淡,欲言又止的模样,再加上昨夜的秦淮楼事件,他们想笑都笑不出来。
其中一人还透露道:今日一早,凉州太守那边
沈尧追问:如何?凉州太守怎么了?
那人道:派来了赵都尉。
说起这个赵都尉,沈尧也算略有耳闻。
赵都尉本名赵荣浩,出身于中原的武林世家。他少年立志,报效社稷,未满二十岁,便考取了武选的第一名,但在某次作战时,不幸被敌人伤到了脚踝,从此跛了一只脚。
江湖中人笑他出身赵家,为朝廷效力,却永远无法得到重用,终究意难平。所以,人送外号:赵跛脚和赵难平。
沈尧初听此事,心中却想:江湖人士的嘴,真够损啊。
☆、谣言
沈尧又问:我是你的什么?
黄半夏恭敬道:大哥!
沈尧教导他:一日大哥,终身大哥。今后,你见到了什么好药材,先拿来孝敬大哥,你得到了什么美酒佳肴,先送来给大哥品尝。
黄半夏的目光落在了一旁。
附近一户人家的院门前贴了红艳的?肿郑?芪?词抢涞?羯???簧??Υ蛎?继?患?
沈尧见状,宽慰一句:我也不会亏待你,将来,你若是想成亲了
沈尧正准备表态:我可以帮你牵线搭桥,站在一旁的黄半夏已然急怒攻心:沈尧,你欺人太甚!我尚未娶亲成家,你就开始惦记我媳妇了?
沈尧严肃而责备道:谁惦记你媳妇儿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罚你今日默诵三遍《伤寒杂病论》。
黄半夏出门之前,他的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把沈尧一行人带回药铺。
黄半夏遵循父亲的命令,不敢再与沈尧争执。
沈尧与他勾肩搭背:不是我吹牛,天仙模样的姑娘,我都见过两三回了,心里头没有一点动静。我早就跳出了红尘,看透了无聊的色相。
黄半夏不信:当真?
沈尧点头:那当然是真,不信你问我师兄。
黄半夏好奇地询问:天仙姑娘长什么样呢?
听见这一番对话,许兴修回过头审视沈尧。他心道:沈尧这个小兔崽子,八成是想起了魔教教主云棠。
沈尧却笑道:别提江湖上那些美人了,倘若不能解决瘟疫,我们都得死在安江城。终此一生,踏不出城门。
他双手负后,淡淡地说:可惜了,我还没去过大名鼎鼎的凉州。听说凉州的米粉是第一绝,酒酿是第二绝,秦淮楼的美人是第三绝
黄半夏忽然接话:凉州的第四绝,是剑仙。
沈尧侧过脸,瞥他一眼:安江城离凉州那么近,你可曾去过?
黄半夏略微仰头,似在思索:七岁时,我曾跟随父亲,去过一次凉州。那日,段家正在甄选一批习武的苗子就是那个出过剑仙的段家!
沈尧噗嗤一乐:江湖中人,谁不晓得凉州段家?我虽然是外乡人,可也不是村野莽汉。
凉州乃是朝廷重地,自古富丽繁华,使人流连忘返。待到天黑以后,大街小巷常有游人并行,当街灯火明亮如星盏。
沈尧的师父年轻时,曾在凉州游历一年,亲笔写下一句诗:画楼湖畔春酒暖,细草微风岸花红。
师父很少作诗。但他倾倒于凉州的亭台楼阁,烟柳画桥。
不过在江湖侠士的面前提起凉州,多半就会听闻凉州段家的名号。
传说三十多年前,段家有一位少年剑仙,惊才绝艳。他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擅长一招踏雪无痕,能杀人于无形之中。
沈尧提出新的见解:有没有谁不想活了,就去段家找剑仙!死得快,没痛苦,不遭罪。
黄半夏劝诫他:大哥,你是一个大夫,遇上这种人,你要劝他惜命。
我不会劝,沈尧懒散道,该活的人都能活,该死的人,早晚要死。
他从口袋里掏出匕首,放到了袖中,再一次看向黄半夏,话中有话道:就比如,那天我们在你家药铺谈到了瘟疫,你是如何作答的,还记得吗?你说,我们这帮外乡人妖言惑众,有多远滚多远。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