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小平太又不是什么不知事的楞头青,连连说是自己打扰了。然后和这位沟口金右卫门一番长谈,他小归小到很有求知欲,对于东国的大小事情,方物地理都很有兴趣。拉着小平太问东问西的。
当他听说小平太曾伴随着山内义胜与上杉政虎并肩作战,数百人击破一万八千人防守的小田原城堡时更是激动的不能自己,彷佛他就置身于现场一样。
又听闻了后北条氏遭受重创,被拆分成十余万石的数家大名。他也感叹了一句:强梁霸道终覆灭,好似风中尘土扬。
至于海道以来沿途的风物他也从父亲口中知道不少,倒是和小平太能互相交流攀谈起来。对于海道的霸主,骏河的巨人,东国有力的大名主今川义元也颇为推崇。对于今川氏治理国家的法律和手腕也啧啧称赞。
一番交流下来,小平太发现这个十二三岁的金右卫门是个挺好的年轻人,以后会有出息的。
第二天小平太和阿吉告辞离开,金右卫门还招呼他们回南信浓的时候再来一趟,他会和父亲介绍自己的新朋友。
而从沟口金右卫门这小平太也终于弄清楚了,哪是什么旧臣作乱或者守护反攻啊。在织田信秀死后,联络维系织田信长与家臣的平手政秀又死谏织田信长。尾张的那古野众和末森众最后的缓冲消失,织田信长和织田信胜终于撕破脸刀兵相向,双方在稻生原已经你来我往好几天了。
尾张下四郡守护代的谱代旧臣柴田氏和林佐渡守家都支持织田信胜,结果末森织田方的势力高涨,已经稳稳压过清须织田方的织田信长了。
甚至连握有部分尊卑大义的信秀正室土田夫人也已经进入了末森城,摆明了要帮助自己的小儿子杀死同样也是自己亲生的大儿子。根本就想不通这位土田夫人的想法,手心手背都是肉,居然也能下得去刀子。
她这一到末森城,也就瞬间成为了守护代旧臣们的旗帜,我们都是按着织田信长亲妈的意思来杀织田信长的,我们都很无辜的呀。人家亲妈要杀儿子,我们也很绝望啊。总不能不听吧,谁让人家是老主公织田信秀的正室大老婆呢。
他们这一面亲妈大旗竖起来,弄的织田信长措手不及。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甚至连一些以前他从小玩到大的玩伴都弃他而去,反而投靠了织田信胜。毫无办法的织田信长只能火急火燎的四处上大街抓壮丁,就这样二千多人才将将凑齐,信胜方却是四千人稳坐钓鱼台。
地方上的地侍国人也纷纷站队,相当大部分的地头蛇已经嗅到了织田信长败亡的气味,原本就摇摆或者不坚定的野心分子已经全部齐刷刷的开始向织田信胜献殷勤。
如所有人可见的,尾张国内越来越多的势力开始倒向末森织田方了,这场兄弟内乱估计很快就要分出结果,织田家的当主估计要换人了。
这种想法普遍蔓延在尾张国内,小平太也找到中村乡了。
第90章.4.因缘际会识太合
疾行了一天,小平太觉得自己把自己的木曾小驮马带着真的是太明智了。连阿吉这个山沟里跑大的孩子都累的够呛,小平太心想这两年不干农活,身体都胖起来了,体力有点跟不上了。看来啥时候需要锻炼一下了,战国时代别的技能可以忽略,这跑路技能可一定要点满啊。
而且由于战事,虽然不怕路上会出现什么山贼劫匪,可是双方的抓人大队都派人沿街抓男人以壮军势。小平太已经吃过一次亏了,怎么可能再吃第二次,还是带着阿吉走乡村间的小路。那可是七绕八绕的,也就是因为尾张就那么大,认准了东南西北,再乱走也走不太偏。
等到太阳西斜,两个人还带一匹马累的死去活来的才终于摸到了中村乡木下村,打听来打听去找到一个还算规整的院子。
啪啪一敲门,是一个老太太开的门。小平太很大声很慢的问:“阿姆,小一郎家是不是这儿?”
“是这儿没错,你是?”那个老太太一脸疑问。
“几年前我在上野行商的时候和小一郎认识,他现在在家吗?”那个妇女把小平太两人放进院子来。
一番交谈,才知道这位就是小一郎的母亲阿中,才四十岁而已,常年的劳作让他看起来有些苍老。
至于这家里的男人,小平太早就听小一郎说过了,父亲刚死没多久,哥哥也负气出走了。虽然多少还有那么一块田地,也有一间遮风避雨的屋子。可小一郎也不是那种坐吃山空的人,不然也不会边做小生意边游历东国了。
至于当下小一郎的人嘛,因为这份还算温饱的家业,被登记在了织田信长的军役帐上,已经披挂着去参战了。毕竟这时候织田信长也到了急眼的时候,连路上的行人都要抓,何况是累代侍奉织田氏的足轻众小一郎呢。
小平太大略想通了情状,喝着阿中递上来的热水,看到阿中身边只有一个小女孩,就问她小一郎的兄长怎么也被征召去当足轻了,一家里不应该兄弟同去的啊。?毕竟还没到最后生死存亡的时刻啊,名主们多少会为自己的军役众们保留一丝元气,等内战打完了还要靠军役众往外打烂仗呢。
阿中听了小平太的问话,默默的叹了一口气:“藤吉郎他呀,前年就做了步兵,如今也一起参阵了。”
小平太听完之后一阵恍惚,整个人都不淡定了,“藤吉郎,藤吉郎,尾张中村乡木下村藤吉郎,木下藤吉郎啊!”从轻声细语到近乎嘶吼,把阿中身边的小女孩吓的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小平太知道失态了,赶紧抱歉,从行李里拿出一包砂糖用手指蘸着送到小女孩的嘴边。那个小女孩本来哇哇大哭,突然吃到了糖,哭也不哭了,吮着手指,带着满脸的眼泪水看着小平太。
小平太让小女孩把手伸出来,然后从纸包里倒出砂糖,也给阿中倒了些,砂糖此时大多是暗黄色或暗红色的块状物或颗粒状物体。像后世里那种雪白的细粉白砂糖还没有或者极其稀少,黄糖红糖才是主流。
砂糖主要是甘蔗榨汁的产物,但它并不是以奢侈品的身份进入日本地区的,它是以药材的身份进入日本的。说来也好笑,因为砂糖暗色的缘故,与中医所说的以形补形大概有点关系,暗红色的砂糖和血的颜色有点类似,所以砂糖被认为是补血的一种有效药材。
而且由于时代的局限,当下很多日本人饭都吃不饱。而部分能消费得起砂糖的社会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也不都是营养充足的,如果因为受伤或者生病而被医生认为需要调养身体,补充气血,那么砂糖就会登场。偏偏砂糖含糖量可不低,如果一天十碗八碗红糖水下肚,还不运动一直躺着休息,这人肯定见天儿的长胖啊。而能长胖不就证明身体被补充的很好,所以砂糖补血的功效就在日本给坐实了。由于效果挺好,进口量也就大大增加,价格也就不算昂贵,但也不是什么一个钱吃一串的便宜货。
阿吉也假装不想要,小平太心想你都这么大了,还喜欢甜食啊(古代甜这个味道确实贫民很难获取,蜂蜜也不是那么易得的东西,含糖类高的作物亚热带,热带比较多,日本大部分地区明显不存在这个种植含糖类作物的条件)。又给阿吉也倒了一些,小姑娘此时已经舔完手了,安静的看着小平太。那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多半的目光都汇聚在那一小纸包砂糖上。
小平太笑着说:“糖虽然好吃,可不能多吃哦。”然后把一小包砂糖都交给了阿中,阿中又用手指捻了些给她。小女孩就安静的坐在阿中旁边,不再发声了。
小平太则详细询问了小一郎的父亲是不是叫竹阿弥,藤吉郎的父亲是不是弥右卫门,这两个人原本是不是都属于织田信秀的足轻众,他们是不是有个姐姐叫阿智已经嫁人了。
阿中以为这些都是小一郎告诉小平太的,点头称是。没什么好隐瞒的。毕竟这些都是和尚头顶的跳蚤———明白的事。两个死鬼老公骨灰盒子都凉了,小一郎又和小平太是朋友,普通的家庭情况介绍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事。
小平太也和阿中说了些自己的事,说自己不过是这两年才提拔的武士,以前也是一个四处跑腿的喽啰,这样才和小一郎在上野偶遇。
阿中听说小平太的身份后也没多想,她眼里的武士大多没有把她这种乡下妇女当一回事的。很多武士趾高气扬,恨不得鼻孔朝天冒气,哪里像小平太这样平易近人的。她想当然地以为小平太就是个二三十贯文年俸的低级武士,说是武士,倒不如说是杂兵头子到更恰当。所以她也没多少敬畏之心,嘻嘻哈哈的和小平太扯了一阵家常。
至于小平太本人,一边继续和阿中扯闲篇,一边惊喜于原来真的要认识未来的太合丰臣秀吉了呀。而且还和大和大纳言结下了友谊,实在是太幸运了。
扯完了闲话,阿中煮了些萝卜饭几人吃饱了以后,就在阿中家暂住一晚。问明了稻生原所在,第二日小平太就带着阿吉,急匆匆的赶去。
毕竟战国第一出头之人丰臣秀吉是我当年哥们的亲大哥啊。
第91章.5.平凡无奇藤吉郎
这回知道了具体的路径,也有了充足的干粮凉水,小平太和阿吉走的就不甚急,慢悠悠的赶到稻生原,四处打听了一番,你别看二千人不到的营地。找一个人也和大海捞针差不多,东问西问,或是不知所云,或是答非所问。
小平太又不够高,如果一米八就好了,那绝对鹤立鸡群,随便瞅两眼,什么人看不到啊。可惜自己只有一米四,实在是不够看,急的跳脚也没用。
小平太只好在营地里慢慢地问,越看这个营地越不对劲,整个营地布置不整齐,士气不高昂,士兵不勇锐,将帅无节制。
到处都是一幅刚刚兵败,愁云惨淡的样子。
小平太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一名盔甲鲜亮的武士,赶紧上去询问。那人打量了一眼小平太,看小平太又矮又小,相貌平平,满口烂牙,笑的也有些卑微,估摸着是外乡的农民来找亲戚。很不耐烦的告诉小平太中村乡的士兵在某处?,马鞭随意一指就走了。
小平太反正是习惯了被人颐指气使了,毕竟前十九年多都是给人当牛做马为奴为婢的(有部为奴二十年蛮好看的),阿吉到有些生气,问小平太那么高的家门,那么重的武名为何不报出来吓吓他。小平太拉着他,边走边说:“祖先的高贵和虚无的名声有什么用,自身的强大才能横行于世,出门在外,有时候忍让一些可以避免太多麻烦,回家我教你读《孟子》,你不能出我这个门啥也不明白。”
阿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孟子》是什么?”“当然是教你做人的道理的书啊,讲的都是先圣的智慧之言。”小平太用一种慈父的眼神看着阿吉,让阿吉突然抽了一个冷子。
小平太和阿吉有说有笑的按着那个武士所指的方向找去,终于找到中村乡士兵所在的那一片区域,略看了看就发现了小一郎。
小平太高兴挥动着手的大叫:“小一郎,小一郎!”
正和人说话的小一郎猛然听到有人叫自己,一回头,看到小平太,也很高兴的快步走来。“小平太呀,你怎么到尾张来了呀,最近混的咋样啊”
小一郎过来牵着小平太的手,招呼他席地而坐,面前的篝火上正煮着热茶,小一郎给小平太取了一碗,小平太喝了一半递给了阿吉。
“你怎么到尾张来找我啊,现在可不是个好时候,这是你弟弟?”小一郎待两个人坐好喝完了茶。
“正好要去近江,所以过来看你一趟,这是我的小跟班阿吉。”拍了拍阿吉的脑壳。“快叫阿叔好。”阿吉很顺从的叫了一声。
小一郎听了阿吉一声叔叔,摸了摸口袋,估计是想找个什么小玩意送个阿吉当作见面礼的。可是发现自己也没带啥出来,总不能随便给阿吉几个钱了事吧。
小平太看出了小一郎的意思,“咱俩客套个啥,昨晚你母亲招待了我们好一顿饱饭,已经感激不尽啦,哈哈哈哈哈。”小平太让阿吉去再倒一碗茶来,把饭团也递给他,走了半天,阿吉早就饿了。
看小平太这么说,小一郎也就不客套什么了,随口就问起小平太的近况,前后后后说了许多事情,从上洛买官到关东出阵,得知小平太为上杉政虎赏赐八王子五千贯文所领而后推辞的事情,不由得赞叹,小平太真是人杰,举国无类的的智勇之士。
小平太也问起了小一郎最近混的咋样,反正小平太是自己兄弟朋友,也没啥好丢人的,小一郎就如实说和小平太分别之后只能先回家务农,打理田地。
现在尾张内讧了,小一郎此时算织田信长的半个足轻众,什么叫半个呢,就是理论上他哥哥藤吉郎已经做了常备的足轻,本着一家男丁不能都上阵的原则(真打起来,是个男人就要上),小一郎不能再上了,可是信长兵力不足,于是瞎鸡儿乱命。小一郎就这样也被任命为足轻头,带着十几个农兵参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