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44(2 / 2)

gu903();朱元璋继续看《洪武演义》,除了做了标签的‘登基前夕英俊圆脸大汉的相貌突变’的故事令人愤怒之外,别的倒是还好,随手翻了两页,虽然暗中讥讽自己爱好杀人,和桀纣无异,但写到马皇后的时候却是大力推崇,颇有溢美之词,还写了首诗说她长得像观音,有济世救人的心肠。和历史上朱温的皇后一样。他心说:难怪在洪武年间不敢写,非要到阴间才敢写。要是在人间,不论你把皇后夸成什么样,都是死罪。

马秀英好奇的问:“你笑什么呢?”

之前朱棣对你的相貌一顿乱编,又是额头和下巴都往前凑,又是脸上有代表日月星辰的三十六个麻子,你还生气,发作了几回,怎么换成罗贯中编排就行了。

朱元璋拿给她看:“你要是一觉睡醒,发现身边相貌端正英俊的丈夫,突然变成这副……奇人必有异象的脸,你怎么办?”

马秀英沉吟了一会:“先叫宫女宦官把你拿住,唔,他们可拿不住你,我趁乱先跑了吧。”

朱元璋想了想,这倒是正常反应,现在说起来觉得很好笑:“哈哈哈哈哈哈然后呢?”

“或许你转过身去,我能从背后认出你,大臣可未必认你这张脸,但声音和你说的事情上能认出来,要费一番波折,不会有什么大事。”

“呵,那可未必。”如果皇后都不能一眼认出来,那问题就大了去了。罗贯中本不该写的这么差劲啊。

朱棣凑过来看了一眼:“爹,他写的是逐渐隆起,不是一夜剧变。”

那这就合理了……才怪啊。

朱元璋的眼中暗含杀气,打算一会和他摔跤,别的皇帝的故事,要么是自己生前瞎编,要么是小说家编造的,自己相貌奇异这件事,完全是这个篡位的混蛋儿子编造的。连龙都信了,跑来看我。“你怎么不编你自己长了一副龙脸呢?”

朱棣:“我还活着,不足以取信于人。”

我顶着一张正常的面貌,还有漂亮的大胡子,跟人说我这是龙颜龙须,人们不会信的,满朝文武哪一个不知道我长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别一会了,就现在吧。

“来玩摔跤。朱允炆呢?”

马秀英劝道:“他不愿意出门,你让他在室内躲避,也没什么不可。”

“你别管。或战或退,他总得有个章程。一天天的躲在屋里能有什么出息?”

朱允炆本来在屋里写诗大发感慨,他本来觉得自己性情刚烈,宁死不屈,算是一个大丈夫。但老祖父认为不是,没有当面上去搏斗,就不算硬气。

“我可能得……得率军亲征,平定燕王之乱,祖父才能满意。”

马氏无奈的点点头,她想要离开这里,日夜忧心自己年幼的儿子,又放不下悲伤无助的丈夫。

建文帝被朱元璋强行扯了出来,老祖父还愿意为他最后操点心,让这个本来就练武的小孩,学会什么是普通人之间解决问题的办法——打架。一旦将来离开这里,像汉唐那些皇帝所说,泯然众人,可以有自保的能力。朱棣显然是个好陪练。

仇恨本该驱使人更加勇猛,不应该驻足不前。

朱允炆早就想开了,双方换了跤衣,猛地往上一冲,伸手一抓朱棣的肩膀。

仿佛绣娘的金针穿过薄薄的真丝布料一样简单,他腾空而起,被朱棣揪着腰带拎了拎,放在地上。

朱元璋一看他的表现,气的破口大骂:“老子以为你天天躲在屋里下苦功夫练习,打算来个一鸣惊人,吓住朱棣。你他娘的每天在床上学蛆吗!怕什么,大不了就是一死,你是烧死过的鬼,还怕被他打?跟他拼命。”

朱棣露出了狮子一样萌萌的微笑,他没有暗下黑手,这是成功者的傲慢,也是不需要巩固统治带来的轻松,还因为老爹同样是行家里手,自己暗下黑手会被看出来:“对啊,你小子迟疑什么呢?”

朱允炆也很气,恨自己无能,怎么这一交手还不足一次呼吸的时间,就被放翻在地:“我没有怕!我是真打不过!”

朱元璋这就放心了,比起没能力,更糟糕的是没胆量。

“朱高炽,你来与他摔跤。你们两个一样文弱,正合适。”

朱高炽觉得一点都不合适,建文帝算是一个健康的普通人,自由也学习骑射、刀枪、火器,自己则不然,除了略微会射箭之外都不行。死后虽然不觉得身体沉重,却常常觉得没力气。

徐贞静推他:“你原先体弱,现在沉疴全消,何不试一试。”

皇后们看不得这互相把人往地上摔,满地打滚的场面,各种去花丛中散步闲聊,徐贞静挽着婆母的手:“他们从来没有提起过殉葬的嫔妃去向何处,是漠不关心呢,还是不愿意细想?”其中妃子如何不好说,宫女可能已经改嫁了。

她当然不介意这一件事,只是奇怪于朱棣为什么没有为此生气,可能因为他的宠妃都死在前面?那也不对啊,也没见他去找那些宠妃。汉成帝、唐明皇都曾为了自己的宠妃称臣纳贡,把人弄回来。万岁也没有真当自己是真武大帝转世,平时也在各处烧香拜神,登基称帝后还手抄了几十万字的经卷,大建寺庙道观,那日见鬼魂能御风飞行,看的眼睛都直了。

马秀英悠然道:“只要消息传不到人间,不叫天下人议论,不叫他死后沦为笑谈,也就罢了。带到阴间来伺候他反倒在其次。”朱元璋是见惯了寡妇红杏出墙,读历史书时发现也不少,还有些被新君继承了,要杜绝这个问题。朱棣就简单的多了,他一向标榜自己继承了洪武正统,能不改就不改。朱高炽还没来得及改就死了。

二人走来走去,摘了两篮鲜花。一篮子玫瑰用以制酱烙饼,另一篮子则准备供在佛前以及赏玩。

刘清箐忽然跑过来,拍着壁垒:“明朝的两位小妹妹!过来聊聊,你们的袄裙是怎么做的?”

徐贞静低声问:“这是?”

“宋哲宗刘皇后。”马秀英大步走过去:“怎么了?”

“我想做时新的衣服穿,你瞧,裁缝们做的都不好看。你们穿的虽然简单,看起来却更好看。赵飞燕说袄裙更适合跳胡旋舞,我想试试。”

朱棣虽然偏爱次子,也不能坐视讨厌的侄子揍自己儿子,只好亲自上去把儿子摔一顿,再把侄子摔一顿,再陪着老爹正正经经、认认真真的开始摔跤。

朱高炽坐在旁边慢慢悠悠的削水果,眼前远远的放着一本书,书页上压了两只玉镇纸,好好的翻开了,看一句品咂一会,十分和缓平静,悠闲自在。

“真是能者多劳。”刘彻看的有些手痒,摩拳擦掌:“朱棣,我与你来一场。”

洪武和永乐二帝纠缠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未分出胜负,从抱在一起角力改为抱在一起喘气,两个人脸贴脸的抱在一起抓着对方肩膀,两个人四只脚总有两只在互相绊倒对方。

一听这话乘势分开,拿银牙签吃了朱高炽削出来的一盘水果:“好啊,不知道汉朝的角抵和明朝的摔跤有什么不同。”

互相谈了谈其中的差异,好像没多大区别,运用的技法差不多,规则也差不多,不许咬人、挖眼、踢裆而已。“不如带点彩头,玩起来也更有意思。”

“赌一个陪葬小陶俑?”

朱棣当即答应:“可以。原以为这些陶俑在阴间会活过来服侍君王,没想到啊。幸好我做的小。”他也有百官朝会、仪仗、鼓乐的全套俑人,但只是一尺高。他们之前收拾的时候,还收拾了挺久。各自按照组合装箱,再也没有打开看过。

皇帝、藩王的墓里都有这种陪葬,要把生前的排场保留下来,带到阴间去使用。结果就是集市上有不少陪葬俑流通贩卖。

刘彻大笑:“哈哈哈哈哈只有嬴政做了真人一样高的车马和俑人。亏死了。”生前多花钱,死后没地方放,还舍不得炸毁扔掉,只能摆在这里当做围墙。

他选了一个很健壮的力士俑人,双手之间持有的是木质武器,也可以替换成木质的□□。

明代塑像极精美,即便是小陶俑也比汉朝的细腻精致的多。

“来,你选一个。”

朱元璋对古董不怎么感兴趣,倒是更喜欢汉武帝这些年来收集的书,全都是优中选优的佳作,稍差一点的都丢到炉子里引火烙饼了。他这里不仅有无数思想家的历年佳作,还带有批注,批注的合情合理,看了只觉得酣畅淋漓,甚是舒爽。

三间屋子放的书和古董,还有一间屋子里,一层层的架子摆满了陶俑,以汉朝的为主,还有历朝历代的珍品,一看做工就不是汉朝的东西,是唐朝的胖娘们。

“都是下棋、斗剑、蹴鞠、摔跤时赢来的。还有送的礼物。”刘彻随意一指:“这对磁州窑乌金釉刻花胆瓶里装的是历代箭簇,上至春秋战国时期,下至明初。”

箭簇,就是箭头。历代的箭头根据冶炼技术、针对目标不同,形状也多种多样。不只是宽窄薄厚的区别,有些专门用以破甲、有些用以杀马,有些则是箭头后面还带一个月牙形尖儿朝外的小铲。

朱棣眼睛都亮了,这种东西虽然没有意义,但非常好玩:“赌这个,恐怕武帝舍不得。”

刘彻含笑点头:“你是知道的。”他随手伸到胆瓶里,指尖捏出两枚箭簇,一个又尖又细,几乎和箭杆的粗细一样,另一个则是窝窝头切片的样子,箭头是个弧形。

朱棣接在手里仔细看了看,准确的指出了此物的年代和用途:“我说的对不对?”

刘彻:“不错。”随手掏出一个大金盘,抱着胆瓶抖了抖,哗啦一下倒出来一大盘子的箭簇。都挺新的,有些虽然槽口带血迹,却闪闪发亮,一点老化的痕迹都没有。

朱棣很少赏玩古物:“这三棱簇,两翼簇,应当是秦汉时的东西。人间见不到这种,不带锈的好东西。看起来真不一样。”

刘彻拈起矛形簇:“这是战国的。”收集这些东西,不仅为了武器的变迁,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历年来冶炼技术的变化,排列整齐,从色泽上一眼便知。

朱棣抓起一枚元朝的箭簇:“女真人至今还用这种。”

恋恋不舍的看了好一会,才去选□□的小俑人。正在慢悠悠的看着,忽然脸色变了:“这是什么?”

一个小小的汉俑,跪坐在地上,上半张脸没什么问题,嘴巴却像是鸟嘴,嘴巴和下巴连在一起,看起来怪怪的。

朱棣大怒:“这是按照我爹的画像做的?这是何意?”

刘彻也是一怔,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这陶俑做出来时,你的祖辈们还不知道在何处呢!”

朱棣坚决不信这种话:“此物栩栩如新,究竟是汉代的还是新做的难以分辨。莫非汉武帝你故意为之,取笑于我?”

从一开始突然过去找我摔跤,就不对劲。

是故意引我来此,看到这件东西?

刘彻本来想给他讲讲古代文化,一看他这副表情,心下暗暗恼怒,你以为我汉武帝会骗人取乐?那是我们高祖会干的事。“等我赢了就给你讲。”

“你若是输了呢”

刘彻冷笑一声:“朕从没输过。”

朱棣:“秦砖汉瓦具成焦土,谁能不输?”目前为止我还没输!“就赌这件!”

刘彻越发怒火中烧:“说得好,好一句大彻大悟得三摩地的话。凡事总有成住坏空,你且等着。”

朱棣也不好把话说得太满:“你可要拿笔记下来,三五百年等不着明朝覆灭,你别忘了。”

刘彻冷笑:“我连活带死一千五百年,没见过三五百年不灭的朝代。”

朱元璋正在客厅里熟门熟路的看书,他常常在这里看刘彻的珍藏,看了二十多年,还没看完。“汉武帝,朱棣,你们因何争吵??”

刘彻傲然道:“你儿子不认得古物,只知道多疑。”

“真稀奇。”汉武帝居然能说别人多疑,古代一个武帝,一个武后,多疑莫过于如是。

朱元璋心说以你我父子两代人的多疑,要远远的超过汉武帝。这就不要比较了,攀比不好。

二人这次交手时,各自带着怒气,奋勇迅捷。

身量相差不多,朱棣虽然更胖一些,现在却没有体重上的优势,还要顾及自己揣在怀里的胡子不能甩出来。

汉武帝没有那么长的大胡子,头颈轻便的多。

这次摔跤不用裁判,在地上拿竹竿画了个直径一丈的大圈,出圈者输,除双足之外身上任何地方触地者输。简单方便。

朱棣的技巧力气虽然都很强,奈何刘彻修炼多年,一千五百年的功夫不是白费的。

平时藏起来不愿意用,今天一生气,化体内积攒的阴气为重量,轻飘飘的鬼体顿时足有三百斤中。

朱棣心说不妙,这是遭了暗算了,试图按照素未谋面的张三丰张真人的太极拳来以巧化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