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99(1 / 2)

吴道子正在给人画屏风,一只屏风价值万金:“唔?我没承接这活计啊。”

都尉们听说有人要拔自己的花花草草,都叮嘱校尉们,盯紧他们!

帝镇中平淡的很,不论李世民在不在,他的威严在,再加上儿孙们都比较低调内敛,日子过的古井无波。

李亨一向喜欢占卜,有记录称他和祖父事事占卜,其实还不至于。当前的太子依然是李适,怎么说呢,这孩子出生时玄宗见过,觉得丑,自己也见过,不怎么好看。后来的性情好像还行,四平八稳。自从儿子过了五十岁之后,他年年都占卜儿子的寿命,以及大唐国运。

刘邦、杨广和李旦在旁边帮他解这卦。爱算卦的皇帝以前并不精通周易,现在嘛,李亨的屋里摆满了各种占卜的书籍,认真学习,仔细做笔记,十几年时光眨眼而过。

武曌则不同,她自己修了小小的净室,里面两张桌子,左边供奉三清,右边供奉三世佛。每天都去拜一拜,祈祷一番,至于是否有效嘛,其实不抱什么期待,只是习惯而已。今天也是一样,摆上净水和水果拜了拜,安安静静的看了一会经书。就自己起来把供佛的净水喝了,把橘子也拿了出去,分给众人。

李治兴冲冲的回家来,手里拎了一包书:“媚娘,人间的小说写得越来越好了。”

人间有一本小说大火,沈既济的《枕中记》,也称黄粱梦。卢生自叹贫困,倒是拿给他一个瓷枕头让他睡。在梦中娶了清河崔氏的女儿,中了进士,在玄宗一朝做了高官,出将入相,大破戎虏(没错就是针对玄宗时期的军事实力)。

回来担任丞相,又被人诬陷下狱,差点自杀被老婆劝住,涉事的人都被杀了,只有他和中人(宦官)交好,得以幸免于难。生了五个孩子嫁娶高门,享尽了荣华富贵。

一辈子两次流放,一再当上宰相,显赫非常。妻妾都是天下第一的美色,到了八十岁时久病不愈,经历了一番病痛折磨终于去世,去世的一瞬间醒来,店家的黄粱米饭尚未蒸熟。

“武帝,拿一本看。”

刘彻伸手接过:“好。多少钱?”

“送你。”李治买了一沓好几本,自己夫妻留一本,剩下的都分发出去了。他在书店看了这本书之后感慨良多,就觉得这本书说的那里是人世无常,要说大梦初醒……帝镇里这些皇帝才真是黄粱一梦啊。生前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不怕什么报应。却没想到一个皇帝最大的报应,就是见到他爹……对我来说是见到祖宗。

武媚娘欣然站在门口翻书,长长的一卷书。写的公正规矩,用的是颜体,颜真卿还没到地府,他的字体先传了下来。在看其中的故事,怅然若有所得:“崔氏女是梦中人物。九郎确是真的,是我三生有幸。”

独孤贵妃本来在旁边清理一颗镂空玉雕香囊,听到这里微微低头,心说又开始了!

李治难掩笑意:“媚娘也觉得人生如梦么?”买书的本意不是这个,就没什么目的,无论谁看到有趣的小说都会买回来分赠众人。

“那是自然。”

李隆基还在河边烧砖,砖的用量已经计划好了,需要都烧出来再开始挖沟,要不然烧砖要好几日才能出一炉,只能往前铺两步水渠,岂不是别人家不论有人没人都用上了,只有自己家用不到嘛。假借砍柴的名义在树林里偷偷练剑。

他也想过直接烧制陶管,直接把河水引到自己家门口,但太难了。

独孤贵妃在帝镇生活的第三年,终于听到自己入土为安的消息,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陪葬品——此前她除了棺椁中的首饰之外,身无长物,那些格外的金簪玉搔头、手镯项链戒指都是别人送的!

衣服是拿了绢自己做的。顺手又给皇帝做了两件新衣服,适合帝镇生活的衣服。

“恭喜恭喜,你终于下葬了。”“哈哈哈哈。”

“多谢列祖列宗!”

皇帝们到帝镇时都没下葬,要停灵七日,还得在七日后选良辰吉日,拖一个月也是有的。但在拖延期间,都会把陪葬品先放进去,或是早已准备好陵墓,只等自己死了就去。她却在宫中停灵三年,传说中皇帝常常去探望她。三层棺椁密封的很好,木炭石灰和香料也可以吸收水汽,宫中用冰也不惜多少,但独孤贵妃还是担心自己的尸体会变丑。

上一个比较著名的不让妃子下葬的人是高家的神经病,但没有人提起来做对比。

又是一年初夏,忽然看到非其时的祭文从天而降。自从大历十二年诛元载之后,到大历十四年五月,李豫驾崩期间,朝中安稳富裕,他是明主,难得一见的那个级别。

李豫对朝中没什么牵挂,太子其实不错,只是不如别人可人疼。看他也认真守孝,吃不放油盐和奶酪的野菜羹,又有心劝阻,可惜李适听不见。守孝的规格虽然是礼法,但是吧,总感觉孝期还没结束这儿子就要饿傻了,他当年就觉得自己要饿死,虽然也为了父亲去世而伤心,可有时候饿的眼睛都绿了,就……格外真诚的希望父亲长寿。

他还有最后七天时间,在人间做最后的告别。李豫没看后妃,反而去把大臣们仔细的看了看,郭子仪实在是难得,去见一身道人装扮的李泌,李泌又在山里隐居,正在打坐诵经。

“我要走了,将来不知能否相会。”

李泌微微一动,彻底闭上眼睛:“陛下?”

李豫反倒吓了一跳:“你能看到我?”都说儿女有感应,武将最敏感,我拍了儿女和郭子仪好几下,他都没反应。

李泌点点头:“隐约能感觉到是陛下。陛下是灵魂出窍迷路了,还是……”去世了?

李豫:“你这是……真的成仙了?”太厉害了吧!吾之子房!

入世为名相,出世就成仙。

别人一件事都做不好,他二者可以兼顾:“李适还需要你辅佐。为了大唐江山,你多多费心。”

李泌平静的稽首:“陛下安心,多年后我再去探望陛下。一腔正气可以行走于阴间,陛下不必担心。”有些人借古讽今,写小说说阴间有点点黑暗,有钱可以买通判官。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过。不是那么回事。

李豫没看过。他也不担心。

都尉接他离开人间,过鬼门时,李豫平静的打听鬼门:“鬼门如何修建?”

“这……”

“这是机密?那罢了。这分明是个井口。”一个又大又黑又圆的坑,怎么看都是个井口。要叫深潭也行,唯独不是门。

人间对称呼很看重。仅在诗经中,那公马、母马、青色的马、黑色的马、生孩子的马、骟马……都有专门的一个字来指代。李豫虽然没有强迫症,也难免问几句,这要是个方的深井,都可以称为门。

都尉:“将近两千多年前就这么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太年轻了。

李豫又问:“我不住在帝陵中,也可以和祖宗团聚吗?”有点期待!我这么优秀,认真努力从不懈怠,我俭朴,勤政,让国家富裕起来,太宗会对我有什么评价么?或许当局者迷,或许他可以告诉我,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早点把元载贬了?不该放任他,我以为他能改过,像他年轻时那样。元载啊,经历三朝,居然晚节不保。

“到了地方之后,你能见到历代皇帝。”不知道这位皇帝的谥号是什么,不过人间现在还不错,鬼差们迷失多年的假期在近年来又神秘出现这件事,就能证实。

明君是多么可贵,简直是人世间的珍宝。是阴间的休假之神。

李豫本想去拜访阎君,但阎君早知道会有这种申请,早就隔空谢绝了。

到了帝镇之后,举目观看,道路尽头有石碑,靠近这些唐风彩绘大房的是一些竹楼木屋,或是砖瓦小房子,看起来还行,在平民百姓中算是中等殷实人家。细看那庭院中堆积的珍玩器具,全是古董!

他虽然不是很爱古董,也微微惊讶。

“李豫?”

“是我。”

李世民恰好在家凭栏写书,颇为欣赏的点点头:“你很好。”生前执政很优秀,抑制了宦官,抓住了军权,轻徭役减赋税还让国库充裕。

现在一看,中年模样,心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站在路上不见惊惶或畏惧的神色,处之泰然荣宠不惊,心中坦荡的满腔正气,像我!

“哥哥!!!”李倓从房顶上一跃而下,飞奔过来一把抱住李豫。“阿耶快出来!!哥哥来了!”

李豫在他跑过来的时候,刚开始有些警惕,摆了个防御的姿势,认清楚是兄弟之后,大喜过望,一把抱住他……转了个圈才泄力,高兴的抱着他:“好哇!你也在这里真是太好了!哥哥给你追封为皇帝,还给你娶了公主之女,怎么样?过的还好吗?听说她很温柔贤惠,性格很好,仰慕英雄,与你最相称。你怎么在房顶上?”

李亨慢吞吞的拎着镰刀从田里走出来:“我的儿你来了。阿耶去年收的麦子,让独孤煮给你吃。”

独孤贵妃也来拜见丈夫,感动的哭了。

李豫安慰了一会,看弟弟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好像有话要说:“弟弟,你好像有事要说?咱们兄弟何必拘礼”

李倓:“不是我拘礼,你们重逢不易。哥哥请看,这是我给你盖的房子!则天皇后亲自指挥。”

武曌愉快的点点头:“你们都是好孩子。”

李渊高高兴兴的站出来:“我们举办个宴会吧。”

众人都答应。李豫的晚节保住了,盖棺定论他是个好皇帝,值得庆贺!!

李渊等李隆基女装等了很久:“你扮杨玉环,让杨玉环扮成唐玄宗,你俩演参军戏。”

一定非常好笑。

乐队里也算上李隆基,知道他偷偷拿玉笛在竹林中吹奏,以乐抒情,那叫一个哀婉凄惨。

李豫悄悄询问父亲:“沈氏究竟在何处,是死是活。”

李亨:“我怎么知道……”

第274章

李豫左手娇妻右手兄弟,也没忘了找找失踪的太子生母沈珍珠。当初被安禄山逼得逃出京城时,事发仓促,慌忙出行,身边跟上谁就带着一起,,谁也不敢耽误片刻等待或是派人去寻找,被落在京城中的权贵没跟上被杀的不少。那时候谁能活下来,不仅看住址距离皇帝进不进,更要看当时是否在皇帝、太子附近。距离越近,生存几率越大。

玄宗的女儿霍国公主被当众掏心,李豫的妹妹和政公主也连儿子都没顾上,自己和丈夫带着没人帮忙的姐姐走了几百里山路逃难,一个从人都没有。沈珍珠也是一样,那年事发时公主都丢了好几个,王侯之子也没了一些,文官殒命,又何况是备受皇帝冷落的太子的很受皇帝喜欢的太子之子的妾室呢?沈氏当时不尊贵。

仓皇逃窜绝非虚言,不被称为丢盔卸甲,只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穿铠甲。

第一次反攻洛阳时,在大牢里找到了沈氏。可当时正在行军,没法带上女眷,谁也没想到打回来的洛阳还能再丢,沈氏就彻底消失了。

李豫继位之后找了她很多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连和沈氏一同关押过的贵妇、服侍沈氏的宫人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他也曾求助于鬼神,依然无效。坚持找人并非为了感情,为的是太子的母亲不能神秘失踪。到阴间之后,给他的接风宴还在筹备,李隆基还在拒绝女装——他可以接受参军戏,但女装不行!李豫先问这件事。

李亨听说过沈氏失踪的事,但从没想起来为他打听。

祖先建议他写信询问阎君。

这种打听下落的事情很容易,只要有理有据,阎君不忙,问什么都可以查。

李世民:“包括王羲之的住址。”这就是王羲之搬家两次都没能躲开的原因。

长孙无病温柔的告诉他小窍门说:“还活着的人,或是在地府生活的鬼,都能查到。只有下地狱和去投胎查不到。”

譬如我的哥哥,我就当他是因为雉奴负心,后期不忍听闻武曌篡位的消息,愤然去投胎了——这很合理哦,或许不是真相,却能让人心里好过一些。

李豫微微叹气,他刚刚要去见阎君,一个是初来乍到理应拜访当地君王,另一个就是为了问问沈氏的下落。“好。”传说人的生老病死福禄都被鬼神所掌控,阎君查查账簿就能知道她现在何地。如果可以的话,应该托梦让李适知道他母亲的下落。是尸骨就安葬,若还活着……不论她有什么遭遇,她现在都已经是皇太后,理应安享晚年。

大唐的太后,生死未卜,尸骨无存,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没有送信一说,自己在家里写了信烧化了,一张纸飘飘荡荡直奔阎君殿而去。

这无需查证,让都尉感应一下她在哪里即可。

如果感应不到,再去人间感应一番。

都尉叫来一个伶俐过人的校尉:“你小子每每以奇谋巧思戏耍同袍,你今日若能找到人间新天子的母亲沈氏珍珠,我就服你。不但请你饮酒,还引荐你认识我妹妹。”

几十名都尉本来在看书、看各种书、写小说、对弈、品茶、画画、占卜、打坐……总而言之,待诏,一听这话,纷纷看了过去,就想知道知道还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找人方式。

校尉裴明礼,机智的无与伦比,从收废品起家,改行做了二手商贩,积攒家产无数。又在京城外买了一片荒芜不能耕种的瓦硕场,嫌雇人收石头太费钱,就竖起高杆,挂上筐,公开宣称谁能把石头扔进去就给谁一大笔钱。闲人应者如云,都去搏运气,扔石头这种事当然就地取材,很快把地里的石头全都捡干净堆成一大堆。只剩下遍地荒草。

裴明礼算了算,拔草一笔钱,买肥又一笔钱,这样太不划算了,就让附近的牧羊人来此放羊。羊吃草能连根拔起,吃的干干净净,又留下大量羊粪。他转手在变得肥沃的土地里种水果,一车一车拉到京城里去卖。后来改种蜀葵,蜀葵嫩芽能吃、开花能观赏能做染料、能入药,种花的同时又养了蜂蜜。他事迹最终传到唐玄宗耳朵里,李隆基:这人是个人才。最终官居九卿之一的太常卿。

gu903();裴明礼笑道:“都尉,不用您请我喝酒,我请您和令妹,若能赏光,叫小子蓬荜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