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89(2 / 2)

gu903();郭圣通道:“那就快等到了。赵美娘的期望碎了,有杀子之仇,又由爱生恨,王菱再添一臂膀。”

吕雉:“我听说她素有谋略,改日带来让我看看。她还没有拜你为师?”

血亲关系在地府中间歇性的失效,但师生关系是新的利益传承和结合体。

郭圣通道:“她之前说李隆基若是明君,她骂他一顿就去投胎。若是昏君,就拜我为师。”

吕雉点点头,继续看书:“果然聪明。差不多快了,李隆基屡次用兵,阎君们都有些厌烦。”不是该打的仗,打了。打了不该打的仗,还没打赢。

郭圣通调笑道:“镇内有武媚娘,镇外有李昭、太平公主、王菱一行人,这好色之徒要被一群美妇人包围啦。”

“平阳昭公主与此有什么关系?”

“不知道,那日在新开的酒楼中,我听她好像有些不满,嫌李隆基不惜兵力。”

正在这里探讨和期待期间,王菱就带着赵美娘前来拜访。

郭圣通把笔一搁,去地狱外会朋友,听赵美娘如今听从差遣,二人齐心协力准备报复,不由得微微一笑:“我有三策。”

“请赐教。”

“下策是你们整理好李隆基执政期间的诸多弊病,用人的诸般不当,就往武惠妃身上推。”

赵丽妃连连点头,武惠妃是杀太子的元凶。

王菱却摇了摇头:“武氏没有执政,她只能在皇帝耳边推波助澜,听或不听两可,终究是李隆基自己拿主意。”

“那么中策是你们整理资料,我们转送到唐太宗手里,他会教育不肖子孙。”

二人又沉吟了一阵,赵美娘说:“我只想让他不要忘了我,还要后悔杀太子。”

王菱:“我只希望他从死之后,别得一日清闲安宁。他如今有宠妃,有梨园子弟,朝有奸佞,三方哄着他快乐似神仙。”他被快乐包围了。

郭圣通舔舔嘴唇,又道:“帝镇内外有别,物体能进,人不能轻易出入。你们窥见镇中无人时,可以用强弓硬弩射杀他。这是上策,最为舒爽。还有一点,你们对则天皇后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在李隆基一事上,却可以互为臂助。只要当心些,别被她利用了就好。”

“我们能靠近那神秘的地方吗?”

“阎君素来怜惜弱小,也好看热闹。几次让废后和被追封的皇后迁入镇中。汉武卫后如今还能去做生意呢。”

王菱说:“郭夫人惠我良多,我有心拜在您门下,向您求学,不知能否得您垂青?”郭圣通在地府中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有钱,有人,又早早的展露出期待。

王菱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抱团总是比落单更强一些。虽然先帝睿宗曾经让人送了一些财物给自己,但那无用。

郭圣通抚掌微笑:“好啊,随我来拜见师祖。”

……

阎君们让智囊团去探讨这件事的后续、让太史台中选人去人间,做第一手记录。

白发阎君忽然感慨:“我位列阎君将近三千年,坐镇中枢也有近两千年。人情的厚薄真是飘忽不定。前段时间心态不稳,谋划的太深太远,而不是临机应变,虽然对事有利,对修行却不利。请师兄来给我讲了三天的经书才洗脱凡尘。”

商量两位阎君退休之后由谁补位,猫娘子历经磨难,把地府中所有的职务都兢兢业业的干了一遍,已经升任都尉,不多时就能回来。爱拔头发的阎君现在还在乐滋滋的冒充和尚,倒是和尚玄奘有意前来亲身体会地府的法度,现在正在做判官。

“他有足够的修行,也不打算就此传教,或许可以考虑。”

“李勣和狄仁杰现在已经开始入道,两人活的通透,你们要不要再等等,看谁能替补?”李勣是薄葬,比较穷,但他除了吃肉嗦粉和享受音乐看戏之外,没有多少必要的开支。狄仁杰不同,文人的开销总是很大。

“我看狄仁杰可以,但他和则天皇后的关系复杂,情分非浅。”

刘庄道:“那不要紧。自古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以前他食武周爵禄,又一心为李唐和百姓绸缪,只能如此。如今他食的是地府俸禄。让他戴上面具掩去真容,就算位列期间也没关系,不过唐朝的贤相很多,未必非他不可。”

嬴政微微一笑,摇了摇扇子:“谬以。君臣相得可不是用面具能掩去的。”我见到我的旧臣,刘彻见到卫青,都是一眼就能认出来。还有后来那些皇帝,哪一个不是暗暗相认,暗暗的帮忙。良臣不是皇帝失势、不给钱,就立刻割席的混蛋。

刘庄想起自己多年前见到熟人时,赞同的点点头。

“你们两个可真坏,让杨坚带队监察李唐宗室的动向。”“若不如此,怎么好用李姓宗室和唐朝的大臣呢。离开的人太多了,人才总是不够用。”以前担心这一朝的大臣对下一朝的人施加报复,不能秉公行事,后来发现能留下的人中大部分没那么下流。

“我前两天还寻思着,人间的皇帝开科举,能招揽多少当下的人才?怎么就够用呢?后来就想起来了,就无华、有猫、秃子他们四个干的事,搁在人间也就是斥责几句。只要把审查官员的标准放低,人手会很充沛。就像咱们这种犯了错必有惩罚的人,才会觉得人手不够用。”

朱砂痣阎君昏昏欲睡的听了一会:“狄仁杰和武后是不是关系暧昧?”

“嗯?何出此言?”

坦诚的神仙说:“我捡到一本书,上面还有图。写他们二人颠鸾倒凤,配图是一个胖老头和一个胖老太太。叫人去查访,写书的、暗中资助出书的人都趁着事发之前,稍受了一点惩罚就投胎去了。”

这群混蛋干正经事不行,研究钻空子的方式倒是颇有一套。

“哦?你细说说,怎么可能只受一点惩罚呢?”

“化整为零啊。

另一位阎君解释道:“写书的人写完书画了图,却没有刊发,也没给别人看,咱们素有规定,私下里写这种东西,只要不传播就不受罚。他投胎去了,嘱咐兄弟收敛自己的遗物。

他兄弟拾到遗物,就要刊印出版,检查了刻板,在成品出来之前也跑去投胎了,因为还没开始传播,判官审核他在地府行径时,也没看到这一点。

等到刊印出来,另一个人得了嘱托,没有翻阅,收买不识字的鬼拿了钱去办事,把小册子散的到处都是。因其没有自己经手,去投胎前做审查时,只能看到他心虚,细究原委只是受叔父嘱托,叫人到处送人小册子。

抓那几个文盲盘问时,他们只看得懂图,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

刘庄愤而拍桌:“法网恢恢,这帮人总能窥见缝隙!”我以为地府的制度接近完美,可是这帮人还能找到脱罪的方法。

这事儿搁在人间呢,就是几个人完成了一件死罪的事,分别做完一部分然后自杀。可是到了阴间,同样是永远回不来,就觉得轻的多。

正在聊天期间,忽然听见一声龙吟:“嗷~在吗。我带儿女和女婿。”

阎君们就此散会——本来也不用单独开会,就是这会等分析结果。叫最后继位的阎君迎出门去。迎进来一家白衣文士。

长须如丝绦的老者是为首的龙王,千娇百媚的龙女挽着丈夫的手,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矫健的十几岁少年,好奇的左顾右盼。

双方互相见礼。阎君们都道:“恭喜。”

龙王:“女儿改嫁,老妻产子,可谓两大喜事。”

怕老婆的阎君笑道:“龙妃何谈青春与年老,客气的过了,小心被妻子揪掉胡子。”

龙王:“你以为我是你啊。儿啊,来。”

龙女上前拱手:“小女早年不幸,多蒙阎君施以援手。”

“免礼。”

“不必多礼。”

那书生模样的龙王女婿作揖道:“学生柳毅,参见阎君。”

“好,以凡人之身迎娶龙女,妙哉。”

“果是璧人。”

龙王刚出生的小儿子按照年龄顺序上前行礼:“小龙参见阎君。我还没起名呢。”

阎君们又客气了夸他。

小龙好奇的问:“我见殿中觉得熟悉,难道我以前曾来过这里?”

“或许你前生常在这里来往。”

这是柳毅传的柳毅,又不全是。

龙女的婚姻虽然不和睦,也没有像小说里那样被虐待,只是在荒野中散心时遇到了柳毅,见他相貌好,人又老实,就请他去洞庭湖送信。叔父钱塘君虽然脾气暴躁,也没吃了龙女的婆家全家,打了一顿逼着离婚了事。柳毅本来仰慕龙女,奈何钱塘君说‘如可,则俱在云霄;如不可,则皆夷粪壤。’这话太难听,就坚决不同意婚事,话也撂的太狠了,后悔也没办法。龙君只好到地府来要阎君帮忙,全家幻化成富户,把女儿重新嫁给柳毅。

柳毅娶她之前就知道冒名卢氏的未婚妻是龙女,不敢再错失良机而已。

在此期间,阎君替他们写了阴间的户籍,戴在身上可以遮掩龙气,以免被人间的修行人识出真身。

稍稍客气了一阵,智囊团来回报,龙王一家各自去阴间游玩。

智囊团现在已经学聪明了,不再预料太久远的事,每年提交一份评级,遇到突发事件再调整评级。只要赶在糟糕的事情发生之前提出来,就不算不准。

李隆基的评级被下调,对唐朝的预期也下调。

皇帝一旦昏聩,就会忠奸不辩,用贪婪狡诈但善于哄皇帝开心的大臣,然后就能毁了一切。

帝镇中也是这么想的……

如同冰戏,滑出去就停不住。

李旦:“我好像又有点危险。”

【人间】

李隆基杀完儿子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仍有大臣提出疑点,他爱的黄幡绰——词曲作者、参军戏演员,为人正直极其擅长现场抓哏,皇帝爱他爱的哪天不看就不开心——也在和张野狐演参军戏时隐晦的劝解皇帝。

再联想到武惠妃的得意,大臣们对于立储的争议。

李隆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叫了几个善于在戏台上扮鬼,走起路来飘飘忽忽、又有口技的演员,穿上太子和皇子的衣服,在晚间围绕着武惠妃的寝室外,盘旋哀泣一番。

第259章

【人间】

戏台上需要鬼,后世成为魂旦,现在还没分生旦净末,但在梨园子弟排演的歌舞中,有扮演男鬼女鬼的剧情。关于鬼神的故事有很多,男鬼或刚烈勇猛或愚蠢,女鬼则多是娇柔可怜,还有僧道捉鬼的故事,两教都创造了不少。鬼怪的小故事无数,这些东西排演成剧目,演员总要演的像鬼才好,

三个伶人是男子,技艺非凡(技艺不好的皇帝记不住),平时丑角也演得,贵公子也演得,壮士也演得好。还会诸般口技,除了男声女声外,就连飞禽走兽,风雨雷电都学的极像。

皇帝亲自给他们指点了一番,没说原因,也没说帷帐里面睡的是谁。

但优伶和奸臣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家的心思,不用细想也能猜出来。坊市间无人不知三庶人的冤屈,衣服虽然是太子和皇子的常服而非礼服,不会显出身份,但左右一看,看是三个人,又要披着头发闹鬼,就懂了。

三人互相一商量,都用脚尖点地走出苦练多年的鬼步,双肩一沉,双手一垂,脖子放松往下耷拉着脑袋,翻着白眼看人。仨人之中有一个打散了长长的黑发,把整个脸都挡住了,走着走着忽然停下,原地旋转起来,竟分不出前胸后背,转动的平滑流畅,像陀螺一样。配上月光、无风的夜、远处的鸟叫蛙鸣,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李隆基都打了个冷颤。高力士在旁边给他披上大氅,一言不发的静静站在旁边。以前皇帝的任何行动都有史官跟随记录,今天格外不同,皇帝换了便装,高力士悄悄的安排了这件事。

李隆基登上高台遥望,心中思绪万千,除了王氏之外,他所有的妃子都单纯可爱,尤其是武氏,和她的姑祖母一点都不像,她似乎全无心机,活泼灿烂又很快乐,真实,单纯,毫不掩饰。

一直以来,他都偏爱武惠妃和她所生的儿女们,但她好像没那么好。太子谋反或许是李唐难以避免的一件事,我也干过两次。绝不会立武氏子做太子,这一点大臣们说的没错,李义府错了。果如他们所言,太子是被武惠妃构陷,他怎么会穿着甲胄入宫呢?章怀太子的故事他没听过?如果不是武惠妃构陷,他仅着甲胄却没有带兵马,也不是冲着朕前来,又怎么能算是谋反呢?今日,试她一试。

高力士始终谨慎且一言不发的跟在皇帝身后,如影随形。

三个优伶做足了准备,其中一人嘴里学着风声,风声先是很小,随后是狂风,呼啸的狂风如泣如诉。

夏末的天气依然炎热,宫中又很安全,窗子没有关上,夜风穿过房屋才舒服。

第二个人加入其中,学起了猿啼。平日里听猿啼有些烦躁刺耳,要听应在三峡中听,乘船而过时,听两侧悬崖上的古猿鸣叫不止,那声音哀切,草木生长在悬崖绝壁上,猿猴攀爬其中,声音在空旷的峡谷中回响。站在船头向上看,天有涯,向下看,水流汹涌。风浪之可怕,让人们开凿乐山大佛想要镇压水浪。

第三个人则卷着舌尖,含含糊糊的喊着:“冤…冤杀我也…”

他们仨听见女人的惊呼声,又看到远处的高将军晃了晃灯笼,示意他们撤退,就鱼贯而走。

武惠妃惊惧万分,偏要佯装无事,第二天精神有些飘忽不定,还能撑着若无其事的谈笑,承欢侍宴。

因其心虚,不敢告诉皇帝。

李隆基把花鸟使新选进宫的民间美人搁在旁边,看都没看。

和宠妃共眠一夜,她始终什么都没说。这才确认,其中必然是爱妃捣鬼,正常情况下,倘若她问心无愧,一定会哭哭啼啼和皇帝说自己见鬼了好怕怕。以前看见月下花影中有个白猫串过去,她没看清是猫,都会受惊缠着自己。看公孙大娘剑器舞,都觉得寒光惊人。

他最讨厌有城府的女人,心里若能藏得住事,就令人不愉。

过了几日,见惠妃神色稍安,李隆基心中有种受骗的屈辱,又让那三个人在武惠妃窗口外徘徊了一刻。

武惠妃正在失眠,忽然又听到一阵阵狂乱呼啸的风声,还有一些凄厉的,宫中绝对听不见的鬼哭,猛然睁眼,透过帷帐看到远远的窗口外站着一个看不清面目的人,这人脚不沾地的飘走了,随即又出现了一个人。人类走路都有起伏,这样平滑的移动,似漂浮似无骨的行动,好像只有鬼才能做到。

她悚然坐了起来,薄绫子抹胸已经被冷汗湿透:“李瑛!太子!你想要什么?你们三个关系最好,李琼又勇武……”她解释的气短无力。

伶人:???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事涉皇家隐私,真的很怕死,高将军说不会死人,皇上不怕这事传出去。那也不成啊,乱说话会容易死人的。

他们仨什么都不说,只是半哭半笑的退场了。

回去整整齐齐的跪下:“圣人,她,她问太子想要什么。”

gu903();